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环境规划院程亮、陈瑾、林民松:协同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助力减污降碳
环境规划院程亮、陈瑾、林民松:协同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助力减污降碳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
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控制,通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简称“三化”),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未来一段时期提升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十三五”以来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十三五”期间,修订发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创新性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多措并举推进工业、生活、农业领域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水平大幅提升。
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持续推进,工业固废污染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国家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发布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督促矿山企业减少各类矿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贮存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尾矿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陆续修订发布,工业固废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加强。2020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相较于2017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有效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节能降碳。
生活垃圾分类初见成效,焚烧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分类”系统。全国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结构明显优化,垃圾焚烧比例明显增加,原生垃圾填埋占比大幅降低,有效减少了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恶臭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在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厂超过500座,焚烧设施处理能力58万吨/日,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约45%,初步形成了新增处理能力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发展格局。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进展。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型农业加速发展,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截至2020年底,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比2015年分别提高了15个百分点和45个百分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有序开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7%。全国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截至2020年底,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利用率明显提升。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减污降碳具有良好协同效应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实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于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我国固体废物种类杂、存量多、产量大、毒性强,据统计,目前各类固体废物累积堆存量约600亿—700亿吨,年产生量超过100亿吨,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固体废物长期占地堆存和粗放利用,通过大气、水体和土壤等迁移转化形成污染叠加,造成严重的复合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安全。“十四五”时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协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控战,广泛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绿色工艺、清洁生产、产品生态设计,大幅降低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从源头实现固体废物减量。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固体废物资源化可以替代原生矿产资源,有效降低原生资源开采引发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优化固体废物处理结构,减少固体废物填埋比例,加快消纳存量增量固体废物,可以降低占地堆存带来的二次污染风险,有效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举措。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核心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协同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不仅能有效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还可以促进资源和能源节约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节能降碳的作用。在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方面,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减少生活源固体废物产生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增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利于减少原生材料开采和使用,强化秸秆、畜禽粪污等能源化利用能够替代化石能源。据相关研究和测算,每回收利用1万吨废旧物资,可节约自然资源4.12万吨,节约能源1.4万吨标准煤,减少3.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十三五”期间,我国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短流程”炼钢工艺与以天然铁矿石为主要原料的“长流程”炼钢工艺相比,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8亿吨。在无害化处理方面,以生活垃圾处理为例,减少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比例,通过热能回收发电代替化石燃料,具有控制甲烷排放和代替发电的双重碳减排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垃圾焚烧发电替代无沼气回收设施的露天填埋方式,有明显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每吨垃圾焚烧发电可以减少0.11吨二氧化碳排放。
以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建议
以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为着力点,推动生产生活绿色低碳转型。《方案》将温室气体减排和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在固体废物产生环节,强调工业、生活、农业、建筑业领域全面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一是推行工业绿色生产。依法实施“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研究将碳排放控制纳入清洁生产审核,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改造,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源头减少固体废物产生。二是全面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全社会反对浪费行动,推广“光盘行动”。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推广可循环绿色包装应用,推动包装印刷减量化,减少印刷面积和颜色种类。三是促进农业绿色化生产。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适度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渔光一体、鱼菜共生等多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模式,推进渔船渔机节能减排。四是推进城乡建设协同增效。优化城镇布局,合理控制城镇建筑总规模,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材,提高绿色建筑比例,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以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促进资源能源节约高效利用。《方案》重点关注固体废物资源化降碳效益,回收利用固体废物蕴藏的丰富金属资源、生物质资源等,标本兼治推进各类固体废物减污降碳协同任务。一是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原料化、能源化利用。推动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冶炼渣等工业固体废物在提取有价组分、生产建材、筑路、生态修复、土壤治理等领域的资源化利用。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加强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二是强化生活源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加强推广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合理利用厨余垃圾生产生物柴油、沼气、土壤改良剂等产品。推进园林废弃物、污水处理厂污泥等低值有机废物的统筹协同处置利用,大幅减少有机垃圾填埋处置。三是深入推进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升秸秆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五化”利用水平,强化秸秆焚烧管控。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农村发展生物质能。四是促进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在推行建筑垃圾分类的基础上,鼓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制品在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中应用。推动在土方平衡、林业用土、环境治理等领域大量利用经处理后的建筑垃圾。
以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为关键点,协同减排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方案》主要聚焦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提升和处理结构优化,通过持续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建设,减少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协同推进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和碳减排工作。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上,加强生活垃圾焚烧设施规划布局,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鼓励建设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开展既有焚烧设施提标改造,加快应用现代垃圾焚烧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完善污染物处理配套设施,协同促进污染减排与能耗降低,实现生活垃圾焚烧过程环保低碳。在生活垃圾填埋处理上,逐步减少原生垃圾填埋,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具备焚烧处理能力的县城应不再规划和新建原生垃圾填埋设施,提升既有生活垃圾填埋设施运营管理水平,实施既有填埋设施升级改造,协同开展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处理、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和收集利用、恶臭控制等措施,推动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收集和利用设施建设,实现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和温室气体减排协同增效。
-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省下达指标 河北定州印发节能减排实施方案!2022-07-14
-
团标《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发布!2022-07-04
-
团标《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发布!2022-07-04
-
28家!海南省2021年度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2022-07-04
-
海南省:关于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的倡议书2022-06-27
-
生态环境部:调整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任务2022-06-09
-
山东省化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22-05-10
-
山东省钢铁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22-05-10
-
福建:关于做好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2022-05-07
-
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2022-04-26
-
《山东省化工行业建设项目 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2022-04-25
-
北京2022年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相关工作的通知2022-04-15
-
欧洲废弃物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综述及更新2022-04-13
-
上海市:关于调整本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相关排放因子数值的通知2022-02-22
-
安徽省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和核查第三方机构管理暂行办法20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