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咸水酿甘露 缺水城市如何向海洋“要水喝”?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22-05-27 11:00:02
热度:

咸水酿甘露 缺水城市如何向海洋“要水喝”?记者留意到,5月20日,《天津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在政府官网发布。文件明确,到2025年,天津海水淡化水年供水量将达到1

记者留意到,5月20日,《天津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在政府官网发布。

文件明确,到2025年,天津海水淡化水年供水量将达到1亿立方米。未来,这里将形成国家级海水淡化产业集群,建设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使海水淡化水成为京津冀地区的应急战略水源。

不到两个月内,这已是天津出台的第二份聚焦“海水淡化”的重磅文件。

在今年4月,天津市发改委、规划资源局和水务局联合印发《天津市促进海水淡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培育壮大“千亿”海水淡化产业的宏伟目标。方案中同样提出,要将海水淡化水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水资源战略储备。

为缺水的城市用水提供重要补充,向海洋这个广袤无垠的“水库”要水喝,成为沿海缺水地区的共同选择。对此,天津有何具体行动举措?而放眼全国,各地又有哪些进展?

“55个沿海地级以上城市中,有51个为缺水城市,12个海岛县全部为缺水县,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视线回到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联合自然资源部印发《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相关负责人在解读这一行动计划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沿海11个省(区、市)创造了55%的国内生产总值,水资源总量却仅占全国的27%,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而有着海河水系润泽、坐拥京津冀“海上门户”之称的天津,与许多北方城市一样,实属资源型缺水城市。

记者查阅天津市水务部门公布的数据看到,在天津,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仅有100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0;供水主要依靠引江、引滦外调水源保障,城市供水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时至今日,75%的北京人、95%以上的天津人喝上“南水”。跨地域、跨流域,千里而来的“他方之水”,在滚滚涌流中述说水的宝贵与来之不易。

可以说,喝水问题是解决了,可缺水问题却依然存在。

天津作为华北地区的特大城市,无论人口规模还是工业、农业需水规模,“远水”显然不足以“解近渴”。

在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李琳梅看来,“从长远发展来看,大力发展以海水淡化为代表的水资源转化技术,将其作为新水源并推动规模化应用,对于因地制宜精准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流域水安全、水平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未雨绸缪、向海水要淡水,尽管坐落在北方,天津却成为我国最早开展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地区之一。

在最新出台的《天津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这样描述,“从‘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来看,天津在海水淡化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产业培育和政策引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与沿海其他省市相比,天津海水淡化创新资源集聚、产业特色突出、技术应用全面、发展需求迫切,综合实力全国领先,为“十四五”时期海水淡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起步早、实力强背后,源于天津海水淡化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其不仅拥有众多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型企业,以及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更是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膜材料研发等多项技术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此外,天津拥有一批从事海水淡化装备制造、综合利用等企业和机构,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齐全;也是国内唯一海水淡化三大主流技术均得到应用的地区,工程规模居全国前列。

梳理不难发现,近年来,天津不断强化政策引导支持,持续围绕海水淡化“谋篇布局”。

今年1月,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天津市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若干规定》,这是全国首部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海水淡化作为重要内容,陆续列入《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供水规划(2020—2035年)》等多个市级规划。

这些顶层设计无不为天津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出了清晰又明确的“路线图”。

“以应用场景为牵引,以培育壮大自主海水淡化产业为主线,以自主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为龙头,吸引国内外优势资源集聚,构建海水淡化全产业链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体制机制和政策瓶颈,推动海水淡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是《天津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天津模式”愿景。

围绕这一目标,天津将建设全国海水淡化技术创新高地、装备制造基地,形成国家级海水淡化产业集群,创建全国海水淡化示范城市。

在产业链条上,将培育海水淡化自主技术和装备制造知名品牌,形成1至2家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和工程总包龙头企业;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到55万吨/日,海水淡化水年供水量达到1亿立方米左右,海水淡化实际产能利用率超过60%。

针对技术创新,将集中突破海水淡化“卡脖子”技术装备,提升海水淡化综合技术实力。

此外,《规划》提出,将大力发展壮大天津海水淡化膜产业规模,在滨海新区建成北方地区海水淡化膜制造基地。

记者在另一份《天津市促进海水淡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看到,其对产业发展有着更详细的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海水淡化产业创新中心和全国海水淡化产业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产业集聚优势初显,形成“千亿元”水产业。

值得关注的是,这份方案中鼓励水电联产“以电补水”,即2025年年底前,天津对执行两部制电价的海水淡化企业用电免收基本电费,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水淡化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一揽子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鼓励政策措施,为做大做强海水淡化产业,铺就了“金光大道”。

持续推动海水淡化水进入市政供水体系,在“十四五”的规划中,天津提出,将加大海水淡化工程产品水对市政供水管网的供应量,纳入天津市供水体系并列入年度供水计划。

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天津市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也进一步明确,逐步提高海水淡化水在水资源中的配置比例,将海水淡化水作为滨海新区、宁河区等区域的补充水源。

瞄准需求端发力,丰富应用场景,天津鼓励具备条件的海水淡化企业与自来水企业合作运营,大力推进海水淡化水“点对点”方式直供重点工业企业。

记者留意到,“调蓄海水淡化水作为京津冀地区应急战略水源”,也在“十四五”规划中十分显眼。

《规划》强调,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保障区域供水安全为重点,将海水淡化水作为京津冀地区应急战略储备水源。开展海水淡化远距离输送研究,必要时可为京冀地区应急供水。

国家层面发布的《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

记者在今年5月初最新发布的《2020-2021海水淡化年度报告》中看到,来自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的调研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国内已建成日产淡化水百吨级以上海水淡化顶目182个,产能达到225.3万立方米/日。这份报告也揭示出,目前已建成海水淡化项目在工业领域的用途占比将近88%。

作为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海水淡化技术的国家之一,我国具备规模化发展的技术条件和产业基础。也因此,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各地不断蓄力前行。

不久前,山东青岛出台《青岛市海水淡化项目建设奖补政策实施细则(试行)》,对符合条件的海岛海水淡化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20%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对符合条件的非海岛海水淡化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10%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与天津相似需要“远水解渴”的青岛,截至2021年4月,其百发海水淡化项目已有1亿吨的淡化海水并入市政供水,且占高峰日供水量的一成。

而依托百发和董家口两座十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青岛市海水淡化项目总规模达30万立方米/日,占全国总规模约18%,累计供水相当于14个西湖,有效缓解了青岛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眼下,浙江、山东、河北等多个沿海省份都在加快发展海水淡化,多地出台指导综合利用的规划方案,从政策、技术上给予支持。曾在北京的首钢搬到唐山曹妃甸后,新建的海水淡化项目不但提供自身生产生活用水,未来还计划扩大产能,为北京等周边地区供水。

“随着技术进步、应用规模扩大和运维水平提高,海水淡化成本明显降低,并且与长距离调水相比,海水淡化具有投资少、不淹地、不移民等优势,具有更好的经济性。”提起海水淡化的优势,李琳梅如数家珍。

也是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身为全国政协委员李琳梅提交了一份关于将海水淡化作为新水源纳入国家水网工程的提案。提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增加部门经常性项目预算等方式,给予海水淡化事业长期稳定支持,以提高战略支撑服务能力。

按照国家的规划部署,“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探索实施海水淡化水向非沿海地区输配;建设4—6个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形成典型模式推广应用。

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随着政策标准体系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大规模应用工程落地以及社会主体参与度提升,海水淡化发展将呈现上升向好的态势,沿海城市“守着大海喊渴”的局面将得以改观。

凝望蔚蓝深处,拥抱那片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