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那曲草原破坏:生态屏障保护刻不容缓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22-04-15 09:00:03
热度:

那曲草原破坏:生态屏障保护刻不容缓3月末的藏北草原,广袤而荒凉。在渺无人烟的荒原上穿行,藏地十三大神山之首——念青唐古拉山脉绵延不绝,偶有点点牛羊一闪而过。几个小时后,全国最年轻、

3月末的藏北草原,广袤而荒凉。

在渺无人烟的荒原上穿行,藏地十三大神山之首——念青唐古拉山脉绵延不绝,偶有点点牛羊一闪而过。几个小时后,全国最年轻、海拔最高的地级市——那曲便出现在无垠草原之上。

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那曲地区撤地设市,成为西藏第六个地级市,原那曲县改为色尼区,此行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

那曲位于藏北羌塘高原腹地,海拔4500米—6000米,是长江、怒江、拉萨河、易贡藏布等大江大河的源头,素有“江河源”之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然而,在高原条件和地理位置作用下,它生于风雪,严寒干旱,是西藏气候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又十分脆弱。

脆弱之地平添风波。

2022年4月,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西藏自治区发现,那曲市色尼区砂石开采活动管控不力,违法违规问题突出,对高寒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1

这里是“江河源” 这里脆弱到没有树

羌塘高远,那曲辽阔。

那曲素有“羌塘聚宝盆”之称,共有草原面积4.475亿亩,占西藏自治区草地面积的近四成。

绵延的草场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成群的藏羚羊悠闲漫步,淡褐色的绒毛细密丰厚,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公羊伫立时姿态优美,利剑般的细角映衬着雪山;小羊眼睛圆圆,耳朵茸茸,尾巴小小,无愧“高原精灵”之称。

“高原精灵”藏羚羊。王珊摄

由于终年低温,只有高寒草原能生长在这里。晴朗天气下,大地依旧封冻,树木根系无法穿透厚厚的冻土获取养分。即使存活,也会在大风季节被连根刮起。只有城区可见精心养护的树木。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追忆自己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援藏期间的经历时曾说,那曲生态恶劣,种不活一棵树。他指出,西藏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经济时要注重生态保护,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正因如此,以高寒草甸、草原为主的那曲草原作为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作用愈发突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那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研究人员告诉记者,那曲草原上株高仅3-5厘米的小小蒿草生长密集,地下根系发达,密集交织的根茎结成具有弹性的草毡层,将地表覆盖的严严实实,宛如牦牛身上厚厚的皮毛,预防并抵抗着土地沙漠化。

无垠的藏北草原。王珊摄

高寒干旱,那曲草原却并不平静。除传统畜牧业之外,近年来无序开采的声音在这里响起。

6年前,西藏大学法学毕业生崔刚强在写论文时调研发现,那曲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不合理;未批先占、未审先批侵占草原的违法行为普遍存在。

当时的草原监管站相关负责人表示,草原执法部门将依法查处各类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重点查处几起非法征占、未审先批的案件,切实保护草原生态资源。

6年过去,“切实保护”这四个字似未收到成效。

2

西北风最高达12级 风沙中的现场调查

3月30日,天气晴,西北风阵风最高达到12级。

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那曲恰逢每年这里最艰苦的干旱大风季节,期间大风扬沙,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一半。

西藏流传着一句俗语“远在阿里,苦在那曲”。当地的描述则更为生动:“风刮石头跑,满山不长草,一步三喘气,四季穿皮袄”。

这一天,记者跟随督察组在一片风沙弥漫中登上海拔4600米以上的中建交通建设工程(西藏)有限公司1号砂石料场(以下简称“1号砂石料场”),体会到的不只是“风刮石头跑”,而是“风刮着人跑”。

督察人员在风沙中检查1号砂石料场。王珊摄

督察组调查发现,以这一点位为代表的多家砂石料场未落实矿产资源法以及《西藏自治区砂石料矿产资源开采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无证开采,非法开采,共涉及草原面积46.8万平方米。

更让人震惊的是,1号砂石料场数罪在身,不仅没有合法手续,还长期肆意野蛮开采、越界开采、超量开采。现场检查时,督察人员询问砂石料场负责人:“开采初期是否有在场区周围设定界桩,为何现在没看到?”

负责人答:“估计在开采过程中没注意破坏了。”

戏剧的是,1号砂石料场超量开采区域涉及当地村民所属的一家有着正规合法手续的采石场,经村民多方交涉阻挠仍一意孤行,我行我素。

卫星影像图显示, 1号砂石料场越界开采问题突出。

这时强风扑过,混合着沙石打在每个人的身上、脸上,一张嘴就是一口沙。有些大块的石子被吹起,不偏不倚敲在后脑勺上,一阵生疼。

督察发现,1号砂石料场未进行开挖边坡设计,对山体进行野蛮开挖作业,形成一个高差达70米的巨大垂直剖面,对后期恢复治理造成很大难度。

在现场,督察人员指着“遍体鳞伤”的裸露山体问道:“这种开采方式规范吗?会对草原造成多大的破坏清楚吗?”

负责人反问:“不是很理想,但现在不是进入恢复期了吗?”

这显然对“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认识不到位,而所谓的“进入恢复期”,也是直到此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西藏后才准备实施生态修复治理,现场并未看到恢复痕迹。

督察人员顶着大风,将整个砂石场的生态破坏情况一一摸清:大量剥离废石随意堆弃在山坡上,压占并破坏草地;部分剥离的草皮层随意堆放,没有做到规范养护,基本丧失移植恢复价值。

离开现场时,又一阵强风吹过。没有任何覆盖的地表再一次风沙四起,无数曾经在作业区留下的白色不明垃圾被裹挟着、飘荡着,吹向远方。

3

那曲草原野蛮“撕裂”会造成什么后果?

巧合的是,恰在督察组在那曲草原进行现场调查的同一天,2000多公里外的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

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西藏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草原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提供生产资料的重要作用。那曲草原作为青藏高原上重要的“江河源”,水资源涵养任务重大,是西藏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排头兵、主战场。

那曲草原历经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形成的草毡,能够适应当地寒冷的气候环境,但野蛮开采像一把刀子一样将草毡割裂,撕开。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副教授、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会员尚占环指出,当高寒地区地表像牦牛毛一样的草毡层剥离消失,到了冬季,裸露的土层和沙石会完全暴露在外,在高原大风中逐渐尘暴化,从而丧失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学术界将这种退化现象形象地命名为“黑土滩”。

那曲属于高海拔寒冷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土壤疏松,牧草生长期短。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草场的生物群落结构逐渐简单,趋于单一化,生态系统更加敏感脆弱。因此,高海拔地带的草地生态系统一旦遭受到破坏将很难恢复,甚至会导致草场生态失衡。

高寒草甸可以说是我国最优良的草原之一,如果都退化成为“黑土滩”,整个青藏高原将面临沙漠化。上述研究人员表示。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牵一发而动全身。研究证实,受地形俯冲效应影响,青藏高原、西北高原的尘暴可以将沙运送到东部低海拔地区。

2020年8月,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赴西藏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4

高寒之地气象万千 全力守护刻不容缓

山草相依,水草相连。

伫立风雪万年,那曲在发展中打开了通往现代世界的入口。传统牧区正经历着观念的巨大更新。

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重要指示清晰地点出了美丽西藏建设的重大使命,色尼区有关单位无序开采破坏草原的问题也许只是个例,但它留给那曲乃至西藏的思考和警示却很多。

这背后,不重视有之,不清楚亦有之。下沉督察时,“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理解不够深刻,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是那曲干部袒露的心声。

然而,曾经普遍存在的问题,过去司空见惯的做法,在坚持保护优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区域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的新发展阶段下,已毫无侥幸空间。

“那曲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不能满足群众对宜居环境的期许和向往。那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痛定思痛,接下来要找准那曲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该做的贡献、该尽的职责,开展一切工作都要与生态文明建设对标对表。”那曲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翻阅2021年那曲市政府工作报告时,记者看到,“严格林地、草原征占审核审批,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等违法行为”已经被作为接下来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同时,高寒市造林科研工作也取得一定进展,为那曲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藏北草原是当今世界上为数很少的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虽然自然条件严酷,但因人口稀少,人为干扰弱,其雄浑壮阔令每一个到访者印象深刻。

在此次下沉督察过程中,由于高寒缺氧,工作强度大,每一位组员都在雪域之巅承受着身心的极致考验。有的血压飙升至180mmHg,有的被诊断为心肌缺血;还有在长途奔袭遇到爆胎,与车祸擦肩而过,迎着风霜雨雪查看点位……每一位组员都为推动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们说,再过几个月,就到了高原植被生长期,那曲草原的黄金时节,来了。

届时,这里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茵茵绿草间点缀着小花,蔚蓝天空中白云飘荡、雄鹰自由飞翔,碧蓝的湖水荡漾,天水一色。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驴、藏雪豹等高原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成群结队,悠然自得。

自然的神性与动物的灵性在这里交织,生机无限,气象万千。哪能容得下破坏?

怡然吃草的藏野驴。王珊摄

这是一片风中的草原,它默然伫立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是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到达的苦寒之地。有人说,藏北草原的风,吹不到我们身边;留给它的,只有无垠的旷野。

实际上,这里对全国乃至整个东南亚气候系统起着稳定和调节的重要作用,其安危与我们密切相关。当我们江南氤氲的烟雨中走过小桥流水时,当我们大汗淋漓后喝着清冽的江水时,当我们在四季变换中看花开花落时……藏北草原的“风”,就以这样的形式拂过每一个人面前。

林草兴则生态兴。全力保护,倾心守护,用心爱护,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