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梅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22-02-28 11:02:04
热度:

梅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生态文明建设 减污降碳 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网讯:广东省梅州市政府印发《梅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梅州市将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产业转型升级

生态文明建设 减污降碳 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气网讯:广东省梅州市政府印发《梅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梅州市将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产业转型升级,低碳行动等工作,以实现生态质量稳步提升,生态体制持续完善等目标。详情如下:

梅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

前 言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梅州是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位于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三区四带”中南方丘陵山地带的核心区,5个县(市)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是粤北重要生态屏障。历届市委市政府均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省首个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连续42年保持全省首位。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起步时期,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为推动梅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着力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生态发展区先行示范市,奋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根据《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编制了《梅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及形势分析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十三五”时期,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绿色转型发展,高质量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结构绿色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三次产业比为20.3∶30.4∶49.3,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高到23.5%和16.6%,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52.6%。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全面提升,2020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82.4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3%。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成效显著。

绿色生态空间持续优化。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合理确定“三条”红线。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积极开展广东南岭山区韩江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申报,持续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在粤北地区率先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5%,居全省第一。开工建设广东首个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省级绿色矿山39个,完成垦造水田面积约2.5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平方公里。开展“两美”行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获评“美丽山水城市”,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大气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先行,2020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6%,高于全省均值95.5%,标况AQI达标率(97.5%)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第一名,是全省AQI达标率最高、臭氧浓度最低的城市之一。碧水保卫战取得新进展,国考、省考主要江河水质达标率从2016年的80%提高到2020年100%,韩江入选全国“最美家乡河”;完成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工作,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00%达标。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土壤污染防治“双90%”目标。

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振兴出新出彩,90%以上村庄建成干净整洁村,349个省定贫困村基本建成新农村示范村,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村庄保洁覆盖率均达100%。全面加快城镇污水垃圾治理,截至2020年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达到49万吨、镇级设施达到13.74万吨;建成垃圾转运站205座,已建成投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个,垃圾处理能力显著增强。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初步建立了全市固体废物风险源数据库,推动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断优化提升稳步推进城镇环境面貌提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5年16.7平方米提升至2020年17.13平方米。

生态文明制度持续完善。修订实施《梅州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印发《梅州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梅州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梅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等制度方案,组建了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责任追究沟通协作机制,为梅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依据和指引。发布“梅指数”(梅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设立“红黑榜”,政务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工作取得了飞跃式发展。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考核,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增至8%以上,环境信息公开率维持在100%。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广泛传播,生活垃圾分类等绿色生活行为习惯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选择。组建了市生态环保志愿者总队以及8个县(市、区)支队,加强生态环境知识科学普及,引导全社会学习了解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知识,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激发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截至2020年底,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比例以及有关产品政府绿色采购比例均实现100%,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4%,城区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20%以上。

“十三五”时期,虽然梅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但同时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电力、建材等传统资源型产业仍是梅州的支柱性产业,技术先进、知识密集、附加值大和带动性强的先进制造业份额占比相对较少。二是城市建设对生态空间造成挤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局部地区存在生态空间受挤占、湿地退化等问题。三是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经济发展基础仍较薄弱,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投入力度不足,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仍未补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尚不健全,多部门联合监管和信息共享机制不够顺畅,基层监管能力薄弱,对“互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应用不足。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梅州同全国全省一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既面临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一、发展机遇

老区苏区振兴发展迎来新机遇。梅州是全国重点革命老区、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老区苏区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2012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2021初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为梅州加快生态文明振兴带来重大机遇。

低碳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国际场合宣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是政治任务也是责任担当,梅州须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换增长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

“双区驱动”带来的历史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十四五”期间,随着梅龙高铁开通,梅州至广、深等发达城市仅需90分钟。梅州要充分发挥生态禀赋优势,以打造“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和“后花园”“康养地”“体验场”为突破口,与大湾区形成大农场、大花园对接大城市新模式。

“一核一带一区”区域格局引领。积极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深化与沿海经济带合作,共谱“山海协作”新篇章。立足梅州自身优势,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换道超车”。着力探索一条生态、生产双提升的生态富民之路,推动实现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二、面临挑战

发展方式转型难度较大。“十三五”期末,梅州产业结构一产比重偏大,占20.3%;二产比重偏小,从“十二五”期末的36.8%下降到30.4%,且多为资源型、配套型产业,烟草、电力、建材占六成以上,缺乏先进制造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仅占全省的0.45%,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仅0.37%,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受疫情和“十三五”中后期高能耗项目持续投产的影响,单位GDP能耗上升2.15%。由于区位条件的限制以及投资硬环境设施建设的滞后,以及粤北重要生态功能屏障区的功能定位,梅州市建设用地规模总体有限。在传统行业占比大和有限的土地等要素资源约束下,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是对梅州市的一个考验。

面临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双重压力。梅州是生态发展功能区,经济发展基础总体仍较薄弱,支柱产业多属于要素和资源依赖型产业,受环保容量、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较大,制造业扩张发展受到较大限制。作为岭南重要生态屏障,不仅受到生态红线、环境容量、土地占补平衡等制约,而且要完成逐年趋紧的节能减排任务。因此,面临着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的双重压力,既要扩大经济总量又要提升环境质量的双重任务,既要勇于变革又要防范风险的双重挑战,这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环保基础设施短板突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和无害化处理有待改进。污水管网建设存在短板,污水收集率偏低。由于缺乏运行保障机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治污效能差。大气VOCs治理基础仍较薄弱,治理率有待提升。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打破与建设生态文明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着力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走出一条与“一核一带”地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争当生态发展区建设先行示范市。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既按照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对各领域、各区域、各生态要素保护和治理进行统筹安排,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科技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充分调动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格落实政府、企业和公众责任,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形成多方参与的长效机制。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展望2035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基本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基本建成美丽梅州。

到2025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清晰合理,生态环境更加美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初步建立,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深度融合的绿色发展格局持续夯实,为建设美丽梅州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立较为完善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城市开发、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布局更加合理,生态安全更加牢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产业转型加快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传统优势产业绿色转型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科研经费投入明显加大,生态科技创新水平上新台阶,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进一步健全,现代工业新体系基本形成,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能力明显增强。

低碳行动深入开展。积极对标国家与省碳达峰核算指标体系,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实施碳达峰行动,积极探索低碳发展行动路线,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有效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稳步提升,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进一步完善落实,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幅提高全社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质量稳步提升。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处于全省前列。大气环境质量继续领跑先行,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加快补齐,万里碧道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生态文化格局基本形成。推进生态品质生活,建设维护美丽家园。加强生态文化软实力建设,强化宣传引导,提高梅州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荣辱感。其中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50%以上,城区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持续上升。

生态体制持续完善。持续完善生态文明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制度保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和损害赔偿制度,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

表1梅州市“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指标

第三章 聚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努力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第一节 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

积极主动作为,加强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部署,科学制定梅州市碳排放达峰实施方案,推动各县(市、区)制定并落实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升节能减碳工作力度,促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较大幅度下降。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合理调控油气消费,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推进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强化节能低碳增效行动。加快推广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清洁生产技术等关键领域低碳技术应用,探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高效太阳能利用、风光能源利用互补等技术应用。优化推动适合梅州特定状况的绿色技术目录、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清单。在提升节能管理能力、节能降碳重点工程、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等方面加大力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

深入开展低碳试点示范。鼓励企业参与碳交易试点,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中的作用。鼓励县区级开展温室气体清单试点,逐步扩大县区级清单编制工作范围,完善温室气体相关统计和核算工作基础并探索推动部门间数据的互通互联。推动城市、城镇、乡村、社区、园区、公共机构、建筑物等开展一系列、多层次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示范项目,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第二节 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持续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指导目录和生态主体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格执行能耗、用地、环保、安全、质量等标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倒逼作用,综合利用经济手段推动落后低端企业主动退出市场。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禁止新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加强对火力发电、水泥等高耗能产业和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推进节能示范企业(单位)建设。构建多元化的清洁生产技术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相关技术和咨询服务。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绿色转型。加快电力、建材等产业绿色化改造,推动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发展,促进工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力争至2025年,五大传统优势产业总产值达到1100亿元。

加快培育新兴特色产业。以大文旅、互联网、体育三大新兴特色产业为重点,走新产业新业态引领发展之路。深挖文化底蕴,对接创新创意资源,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同步发展。重点推动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力争大文旅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积极推动互联网产业全链条发展,力争到2025年,互联网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持续推动体育产业多元发展,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以上。

重点突破发展大健康产业。依托梅州生态、长寿、富硒等生态禀赋优势,加快健康中医、健康医疗、健康养生、功能食品等产业发展,建设粤闽赣重要的医疗康养高地、全国知名的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基地、职业休养疗养和拓展培训综合中心,同步发展医疗服务产业。发展特色南药种植,以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扩大优化南药种植,论证非生态林南药种植可行性。加快中医药科研成果在梅州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大健康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推动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依托,积极发展优势农产品,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全面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格局,把梅州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长寿食品、食材等优质农产品主要供应地。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扶持省级“菜篮子”基地、供港蔬菜基地、优质稻生产基地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壮大优势农产品规模,做强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平远橙、兴宁鸽等优势产业,做优水产、油茶、花卉等特色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精加工及附属产品综合利用开发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示范园区。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新设备、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同时培优扶强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创建一批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力争到2025年,现代农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商贸、养老等生活服务业大发展,支持农林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科+工+贸”一体化经营。培育发展新兴高端服务业态,努力扩大需求,提升城乡消费水平。创新金融服务,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积极发展大型社区商业,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农超对接工程。

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重点推进产业园示范区的创建工作。鼓励和扶持发展以互联网传播、互联网线上教育、动漫产品开发、手机APP开发、电子商务等前沿文化企业。依托产业协会号召力,引进在文化高端产业,推动乡村旅游精品化,构建梅州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形成“一心、一带、四区”[ 一心、一带、四区:一心是指以梅江区为核心,一带为梅江韩江滨水旅游发展带,四区为文化慢城旅游区、健康山水养生区、风情温泉度假区、文体康养休闲区。]旅游空间结构,推动乡村旅游精品化发展,不断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

第三节 加快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按照国家和省的碳达峰方案、能源政策要求及梅州实际情况,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持续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合理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推进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建设。

加快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压减非发电用煤消费。合理推进“煤改电”,有序推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燃煤自备电厂和燃煤自备锅炉“煤改气”工程。科学调控煤电发电量,发挥煤电对清洁能源发电的调峰作用。有序关停服役期满老旧煤电机组,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发挥煤电托底保障作用。

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加快电能替代,支持“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电能替代。以工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等为重点,积极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助力提升全社会终端用能效率。加快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业领域推广电窑炉、电锅炉,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以电为中心,推动风光水火储多能融合互补、电气冷热多元聚合互动。力争至2025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0%以上。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合理发展风电,稳步推进大型陆上风电项目建设。持续扩大光伏发电规模,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重点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项目、光伏发电与农业林业渔业融合发展项目。促进清洁能源增长、消纳和储能协调有序发展,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稳步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发展天然气发电,鼓励发展多能互补、智能融合的能源利用新模式,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能源高端应用示范区。

第四节 强化资源集约利用

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优化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推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

全力抓好能耗双控工作。完善能耗双控目标县区、企业分解机制,差异化分解能耗双控目标。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切实加强节能审查、环境评估与能耗双控目标衔接,试点碳排放纳入环评体系。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深入推进存量“两高”项目节能改造。强化新增高耗能项目能效指标与能耗总量管理,严格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替代。持续开展重点行业能效对标和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先进技术、产品和装备。到202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及能耗强度完成省下达目标。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水资源刚性约束,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逐步将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江、河、湖、库等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积极开展实施规划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节水评价,严格取水许可管理,切实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田间节水设施建设,推广喷灌、微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鼓励企业间的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节水型城市建设,全面推进节水器具普及。到2025年,完成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行为。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严格执行“先补后占,占优补优”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优化耕地布局,提高耕地集中连片度,推进耕地“宜机化”改造。提出“十四五”全市耕地保护与生态修复管理工作计划和要求,持续扎实推进农村土地高效利用。

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结合实际,对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供地采取不同的供地政策,鼓励高效用地。推进工业企业集中进园进区,以“集约”促进“节约”,对土地利用绩效高的开发区实行用地倾斜政策,充分发挥园区集约用地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三旧”改造、低效园地、山坡地改造和生态保护用地等重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程。科学实施工程和生物措施,积极整理开发部分低效园地和山坡地。积极开展未利用地的调查和评价工作,做好专题规划,把开发未利用地作为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增加建设用地的有益补充。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完善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进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严格控制采石、采矿、风电、房地产等经营性项目使用林地。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积极推动林下经济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摸清矿产资源家底,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全面推进绿色矿业发展。到2025年,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持证在采矿山100%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促进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积极构建循环产业体系,积极推行源头减量、清洁生产、资源循环、末端治理的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绿色化发展。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搭建资源共享、废物处理、服务高效的公共平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快传统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改项目落地。推进垃圾处理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和智能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到2025年,实现所有自然村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广智能回收终端;促进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化、规模化、高值化利用;积极推广可循环快递包装新模式;大力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城市再生水;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推动将达标排放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

专栏1:绿色经济建设重点工作

1.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力争至2025年,五大传统优势产业总产值达到1100亿元。积极培育新兴特色产业。推动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现代农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2.加快信息设施建设。实施“互联网+工业”,鼓励实行“机器换人”。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积极布局5G网络,有序推进数据中心建设。

3.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力争至2025年末,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5%以上。

第四章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格局、经济布局。

第一节 强化生态空间管控

加强“三线一单”管控。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严格落实生态空间管制要求。按照“五星争辉”发展格局,推动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集群发展协同匹配。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统筹布局和整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格落实生态空间管制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引导城镇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合理布局。

优化“一核三轴一带多廊道”生态格局。严格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空间,加强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功能维护,巩固提升生态城市建设品质,厚植广东省东北部生态屏障。

“一核”:在莲花山山系与琴江-梅江-韩江滨水生态带交汇处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阴那山生态核心。以建设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为契机,通过恢复植被群落、防治山体边坡植被退化,提升生态品质,建设景色秀美、品质优良的生态核心。

“三轴”:依托莲花山、罗浮山、凤凰山等三大山系,形成三条山系生态轴。加强山脉的生物生境建设,营造原生植物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重点对饮用水源集雨区周边生态涵养林进行植被恢复。

“一带”:依托琴江、梅江、韩江构建以水为主题的滨水生态带。以防洪安全为前提,拓宽非城市建设区单侧河流绿带宽度至200米扩大洪水过水断面,增加下渗地面,减缓下游洪水压力,提升滨水两岸生态品质。

“多廊道”:沿宁江、程江、琴江、石窟河、柚树河、汀江、榕江等主要支流水系构建山、水、城之间有机联系的多条水系以及绿道、碧道、古驿道为主体的生态廊道网络体系,构筑高效畅通的生态廊道网络系统。

第二节 提升生态安全格局

环境管控区域。优先保护单元主要分布在梅州北部的蕉平山地、东部的罗浮山系,中部的莲花山系、南部的七目嶂以及西部的凤凰山等具有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区域,加强生物生境建设,营造原生动植物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打造以三大山系为骨架的山体森林保护区。

水陆生态板块。重点保护国家南岭山地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以及丰顺、大埔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韩江上游片区;提高饮用水水源地的水源涵养能力和山塘水库的蓄水、防洪和灌溉能力;维护各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平衡。

水陆生态廊道。沿梅江、韩江等主要生态航道重要水体岸线建设景观化生态防护林带,预留生物通道,提升滨水两岸生态品质。开展琴江、宁江、石窟河、梅潭河等主要重要支流治理,持续推进管网建设向重要支流延伸,确保水质改善,建立重要支流监测监管台账,构建有机生长方式的水系生态廊道。

生态缓冲带。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外围生态屏障建设,完善绿化缓冲带空间,减缓工业园区内废气、噪音、辐射等污染对周边的环境影响。

第三节 加快城乡生态融合

加快品质中心城区建设。增强市中心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持续开展“美丽梅州·美好家园”行动,积极打造“花园城市”“公园城市”,高标准规划建设嘉应新区,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市政公共道路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城区绿化美化亮化水平。至2025年末,将嘉应新区建成省内知名的特色宜居新区。

稳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以“绿色工业、绿能科技、健康保健、文化旅游、体育运动、生态农业、地方工艺、商贸物流”为特色小城镇发展为重点。着力推进特色小城镇与乡村振兴、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城市—小城镇—乡村的城镇格局体系,让特色小城镇成为梅州吸引经济、人口集聚的重要生态载体。

全面铺开乡村振兴建设。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培育农村百亿新产业新业态、提升百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百个特色美丽村庄、开展百佳乡风文明村评选等为主抓手,积极探索生态富民强市实践路径。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确保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

专栏2:生态空间建设重点工作

1.建立资源节约集约激励和约束机制。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2.推广有机、绿色农产品种植。到2025年,确保有机、绿色种植面积提高10%。

3.水陆生态廊道、工业园区绿化工程。沿梅江、韩江等主要生态航道重要水体岸线建设景观化生态防护林带。

⒋全面铺开乡村振兴建设。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确保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