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济南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
济南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水务发展 污水收集 济南水处理网讯:济南市委市政府印发《济南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文件中提出了济南水务发展的目标,到2025年
水处理网讯:济南市委市政府印发《济南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文件中提出了济南水务发展的目标,到2025年,完成大桥、临空等水厂建设,城市日供水能力增加64万立方米。
《规划》中提出,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污水主干管病害基本消除。重点排水户全面实施排水许可管理,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30万立方米,其中中心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80万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比例达到60%。河湖生态治理成效明显,水生态空间得到有效管控,城区重要河湖水域基本保有生态水量,水环境风险可有效防控,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市水生态韧性逐步提高;逐步形成绿水青山、秀美河湖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到2025年,水土保持率达到85%(除地质原因外),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平方公里。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现将《济南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济南市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9日
(联系电话:市水务局战略规划处,66602122)
(此件公开发布)
济南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根据《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总方针,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供、排、蓄、引、治、保、工、管”系统治水,扎实推进节水典范城市建设,以夯实水安全保障为主题,以补齐水务基础设施短板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支撑济南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的,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务保障体系,着力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打造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提供坚强水务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党领导水务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将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水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民生水务问题,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通过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在水务改革发展中体验到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坚持节水优先。全面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建立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着力增强水循环利用,努力提高水资源产出效益。
4.坚持水资源空间均衡。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将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量水而行,遏制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统筹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和空间分配方案,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实现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空间均衡发展,确保人水关系和谐稳定。
5.坚持系统治理。积极提升水环境质量,完善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水治理体制,用系统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与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充分衔接,努力实现治水“一张图”,积极建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河湖安澜的美好家园。
(三)发展目标 。以服务济南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牢牢抓住三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性机遇,完善“全域节水、供水保障、防洪除涝、污水治理、泉水保护、水务管理”六大体系,为强省会建设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
1.全域节水。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水资源节约水平和利用效率明显提升;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到2025年,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1.9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至16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至10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543以上;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到7.8%以内;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50%。
2.供水保障。重要水源地建设继续加强,逐步完善多水源保障格局和水网体系,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保证率稳步提高。到2025年,白云水库投入使用,杨家横、武庄等水库增容工程建设完成,太平水库开工建设,新增水源调蓄能力2.5亿立方米。完成大桥、临空等水厂建设,城市日供水能力增加64万立方米。农村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8%以上,规模化工程供水人口覆盖比例达到80%,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70%以上。
3.防洪除涝。以河道、水库、堤防和蓄滞洪区为构架的水旱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基本建立,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和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小清河和重要支流防洪达标,其他重点中小河流城镇段防洪达标,河道卡口段、堤防及建筑物老化破损严重等问题基本解决。鹊山水库等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全面消除。城区主要积水点基本消除,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
4.污水治理。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污水主干管病害基本消除。重点排水户全面实施排水许可管理,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30万立方米,其中中心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80万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比例达到60%。河湖生态治理成效明显,水生态空间得到有效管控,城区重要河湖水域基本保有生态水量,水环境风险可有效防控,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市水生态韧性逐步提高;逐步形成绿水青山、秀美河湖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到2025年,水土保持率达到85%(除地质原因外),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平方公里。
5.泉水保护。泉水保护规划体系和保泉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泉水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基本建立,依法保泉力度持续加大,正常降水年份保持趵突泉持续喷涌。遗产要素点综合整治保护工程和环境整治工程基本完成,泉水文化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
6.水务管理。水务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依法治水管水全面提升,水务科技创新实现突破,水务现代化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基本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水务治理体制机制。
注:1.指标带[ ]为期末达到数,其余为5年累计数。
2.用水总量控制、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水土保持率等指标为暂定指标,最终以省批准下达的指标为准。
3.重要河湖基本生态流量(水量)达标率是指纳入省、市生态流量(水量)保障重点河湖名录的河流和湖泊控制断面基本生态流量(水量)保障目标实现比例。
4.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计划完成率是指经安全鉴定为三类坝且纳入实施计划的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率。
二、重点任务
围绕我市城市发展新格局对水务工作的要求,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按照“供、排、蓄、引、治、保、工、管”系统治水思路,以创建节水典范城市、建设水源水网工程、完善防洪排涝工程、打造美丽幸福河湖、强化泉水保护、深化水务改革创新为抓手,加快完善水务发展六大体系,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水平。
(一)完善全域节水体系,打造节水典范城市。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优水优用、适水发展,将节约集约用水内植于城市发展基因之中,采取行政管控、市场调节、鼓励全民参与等方式,完善节水体制机制,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行业用水增效和再生水利用,将节水融入到取、供、用、耗、排全过程,打造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样板。
1.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强顶层设计,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和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研究制定计划用水管理实施细则,出台节水奖励办法,建立以奖促节管理机制。强化对相关规划、项目建设布局和取水许可的水资源论证,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完善水资源承载监测预警机制,推进水资源使用权确权,探索建立跨区域、跨行业水权交易机制,督促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编制节水措施方案,引导水资源高效配置。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行常规水和再生水取水许可制度,从严控制新增取水审批,暂停或者停止取用水总量达到或者超过年度用水控制指标的区县新增建设项目取水。健全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用水定额评价和优化机制,科学合理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完善计划用水指标核定体系,严格落实企业用水分级计量,持续开展重点用水户监控名录建设,定期检查计划用水执行情况,强化对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用水户的计划用水管理。完成自备井封停工作3年攻坚行动,实现建成区地下水有序管理。
2.强化农业节水。按照“节水优先、开源节流、因水制宜、量水而行”的总体思路,加强引黄灌区现代化改造,实施灌区渠系砌护、维修、改造、续建等工程,完善骨干和末级灌排体系。完成我市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完善灌区用水计量设施,提高运行管理水平。积极推进邢家渡灌区一级沉沙池恢复改造工程,清淤扩挖沉沙池,建设进出水闸等配套建筑物,有序恢复引黄灌区沉沙系统。实施葛店、垛庄等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卧虎山水库灌区主干渠改造,科学设计田间节水工程项目,配套完善计量设施,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创建设施完善、管理科学、节水高效、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因地制宜推广低压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逐步扩大农业节水灌溉面积。
3.强化工业节水。大力推广节水工艺和技术,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及再生水利用改造,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创建节水标杆企业、污水零排放企业和园区。严格高耗水行业节水管理,加强电力、钢铁、纺织、造纸、石化和化工、食品和发酵等高耗水行业用水管理,严格控制新、改、扩建高耗水工业项目,加快淘汰高耗水工艺、设备和产品。推动高耗水企业向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工业园区集中。统筹新建企业、工业区、开发区供排水、水处理及循环利用设施建设,加快已建企业和园区节水及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推动企业间梯级用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推广企业间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实现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用水模式。探索建立第三方节水评价机制,推动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及年用水量超过5万立方米的企业开展专项节水评价与诊断。
4.强化城镇节水。推进城市公共领域节水,加强水效标识管理,推广升级公共区域和城镇居民家庭节水型用水器具;在温泉、洗浴等行业探索实施按单位消费者用水量单独计量模式;推进市政领域节水,推广安装喷灌、滴灌设施。加强供水漏损控制,加快推动城镇供水管网改造提升,更新改造使用年限超过3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协同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专业化管理;推广供水管网压力控制技术,开展供水管网检漏普查,加快推进城镇供水分区计量(DMA)管理,建立管网漏损管控体系。到2025年,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7.8%以内。
5.强化再生水利用。实施再生水厂、主干管网配套建设工程,推进再生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市政绿化、环卫用水、河道生态补水、城市湿地补水及单位小区绿化、水景观等使用再生水。实施城区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工程,依托现有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再生水深度处理工程和再生水利用管网设施,满足区域市政、绿化及工业企业再生水配置需求。加快推进城区河道有水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水质净化一厂、二厂、三厂、四厂等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对城区全福河、柳行河、大辛河、腊山河、小汉峪沟、大涧沟、兴济河等河道实施补源,补充河道生态基流。分类处置既有运行效率低的分散式水质净化处理设施。探索推进再生水利用特许经营,完善再生水利用配套政策,健全再生水资源有偿使用机制、价格体系和多元化投资机制。开展全市再生水利用实施意见调研,建设再生水利用信息化监管平台,完善再生水市场化经营、考核和评价机制,促进再生水行业有序发展。
6.推进智慧节水。推进智慧化节水管理,完善市、县两级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加强边界河流断面、大中型水库、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超采区等监测站网建设。深化细化数据管理应用,提高农业、工业和城镇等用水计量率,探索网格化精细化节水管理,建设具有推广意义的节水智能体,推进全过程信息感知、数据分析与智能管控,逐步构建城市节水物联网。
7.打造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节水典范示范样板。科学核算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探索建立水效准入制度,编制地区产业负面清单,建立用水全覆盖监测体系,建设安全低耗供水体系,探索服务业节水新模式,大力推进海绵城市、绿色建筑建设,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效率,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器,建设国际领先的节水示范引领区。
(二)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围绕打造城市发展新格局,优化当地水、客水水资源配置,均衡水务工程空间布局,着力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形成“两轴五区多源”的水源保障格局,加强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积极融入国家、省级骨干水网,完善城市供水厂站网建设,构建联调联供、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1.推进水源工程建设。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规划,统筹推进配套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新建太平水库项目建设,保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供水,兼顾济阳区、商河县生产生活用水,并作为中心城区战略储备水源。加快章丘区白云水库工程建设,丰富当地供水水源。论证实施莱芜区马头山水库,增加雨洪水利用,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解决莱芜区、钢城区无客水资源,本地水资源保证率不高的问题,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施鹊山水库供水能力提升工程,解决水库及沉沙池超负荷运行问题,消除供水安全隐患,保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近期用水和东部城区供水。实施杨家横、杏林、武庄等水库增容工程,提高水库调蓄能力,加强区域地表水开发利用。论证建设钢城区石湾子水库等小型水库,缓解当地农业灌溉用水不足问题。
因地制宜开展河道拦蓄工程建设,新建徒骇河黄桥拦河闸和赵家拦河闸,实施商河县徒骇河故道拦蓄工程,论证实施莱芜区嬴汶河王家洼拦河坝、大高庄拦河坝等工程,提高雨洪水资源利用能力。
统筹考虑当地水、客水水源,充分挖掘现有水源工程应急备用能力,新建水源工程规划预留应急备用水量,合理确定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方案,多措并举构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体系。将中心城区已停采且具备供水能力的地下水源地作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强化配套设施管护,在遭遇特大干旱或突发水安全事件时,有力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和必需的生产、生态用水。
专栏1 “两轴五区多源”水源格局
“两轴”:黄河、南水北调东线两条客水输送大动脉,保障市区80%的生活、生产供水。
“五区”:按照水源分布情况,结合“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划分为中心城区、东部城区和章丘区、黄河以北地区、长清—平阴地区、莱芜—钢城地区5个水源保障分区。
中心城区以客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东部城区和章丘区以地表水、客水为主,地下水为辅;黄河以北地区以黄河水为主、地表水为辅;长清—平阴地区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莱芜—钢城地区以当地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
“多源”:全市大、中、小型水库等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
专栏2 水源工程重点项目
太平水库:规划水库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徒骇河南岸,齐济河以东,牧马河以西,太平街道东北,规模为大(2)型,总库容约1.2亿立方米,供水规模80万立方米/日。
马头山水库:规划水库位于莱芜区茶业口镇北嵬石村北,雪野水库上游5公里处,嬴汶河干流上,规模为中型,总库容约2000万立方米。
鹊山水库供水能力提升工程:工程拟改扩建水库引水条件、提升供水能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沉沙池清淤、扩建,新建及改建部分配套设施。
水库增容工程:杨家横、杏林、武庄等水库增容工程。
2.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完成卧虎山水库至锦绣川水库连通调水工程、东部城区四库连通调水工程、玉清湖水库至鹊华水厂调水工程建设,实现黄河水、长江水、当地地表水联合调度。实施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工程,提高田山沉沙池向济平干渠输水能力。统筹莱芜区、钢城区水资源,合理开发雪野流域水资源,推进雪野水库至大冶水库、梁坡水库、孝义水库连通调水工程,提高莱芜城区生活、生态供水保障能力。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谋划雪野水库与东部城区水源连通工程。推进实施章丘区明水泉向杜张水库调水工程,增加泉水利用效益。
在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建成通水前,积极协调省直有关部门,以济平干渠每年相机向我市调引1亿立方米东平湖水为契机,缓解水资源总量不足问题。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疫情拐点何时出现?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个潜伏期后可能出现2024-08-19
-
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女少将陈薇已投入武汉抗击疫情一线2024-08-19
-
北京小汤山医院启动修缮工程 视疫情变化随时启用2024-08-19
-
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新冠肺炎拐点有两个标志2024-08-19
-
东莞速度!7天,疫情备用病房工程正式交付!向这些可爱的人致敬!2024-08-19
-
湖北省红十字基金会:与思源工程未达成意向,先退回拨付资金2024-08-19
-
郑州荥锦垃圾焚烧发电厂迁建项目场地平整工程公示2022-01-13
-
总投资限价4.9亿元 中建生态环境联合体预中标北京市亦庄新城金桥再生水厂工程2022-01-13
-
日处理污水10万吨!浙江省衢州市最大的工业污水处理厂竣工2022-01-13
-
国家电投东北公司太平区污水处理厂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投运2022-01-13
-
兴源环境:子公司中标2.496亿元的制浆造纸污水处理改造EPC项目2022-01-13
-
河钢邯钢老区退城整合项目烧结工程环境布袋除尘器中标候选人公示2022-01-12
-
257.88元/吨 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运输处置服务项目成交公告2022-01-12
-
158元/吨 污水处理厂2022年度污泥处理处置服务供应商采购项目中标公告2022-01-12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开展农村水质反复水体治理工作的通知202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