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呼和浩特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三年(2022-2024年)实施方案》印发!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22-01-11 13:01:00
热度:

《呼和浩特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三年(2022-2024年)实施方案》印发!工业固体废物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呼和浩特固废网讯:固废网获悉,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呼和

工业固体废物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呼和浩特

固废网讯:固废网获悉,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呼和浩特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三年(2022-2024年)实施方案》,

呼和浩特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三年(2022-2024年)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以集聚化、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为导向,推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由“低效、低值、分散利用”向“高效、高值、规模利用”转变,全面提升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助力我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运营相结合。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落实企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主体责任,以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为导向,积极实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推进建立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管理长效机制。

2.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合作相结合。着力提升工业固废处置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积极引进先进工艺和技术装备,统筹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3.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整合现有资源,发掘产业优势,建立符合长远发展利益的长效机制,加快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

4.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重点解决电力行业领域一般工业固废利用率低的问题,从技术、政策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力,推动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高质量发展。

二、全市一般固废综合利用现状

呼和浩特市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集中于电力生产企业和企业自备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等。2020年全市纳入环境统计工业企业产生工业固体废物133341万吨,其中综合利用29586万吨,处置103715万吨,贮存229万吨,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9984%,综合利用率221%。主要工业固体废物按产生量依次为粉煤灰88347万吨,炉渣23130万吨,脱硫石膏15642万吨,其他废物3677万吨。产生企业按生产量依次为:内蒙古大唐托电有限责任公司63275万吨、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2621万吨、内蒙古京能盛乐热电有限公司11494万吨、呼和浩特科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7417万吨、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7079万吨、内蒙古能源发电金山热电有限公司6780万吨、内蒙古丰泰发电有限公司4480万吨、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405万吨、呼和浩特市城发供热有限责任公司三合村分公司1710万吨、齐鲁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870万吨。

三、工作目标

以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为重点,发挥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政策引导调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探索构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新模式。

(一)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到2024年,主要工业固废年度综合利用率由2020年的221%提高到60%,年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900万吨,其中粉煤灰综合利用不低于600万吨。按产生企业制定分年度目标任务(见附件1)。

(二)“两园多点”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基本成型。在托县、和林县各培育一个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或“园中园”,完善基础设施,制定配套政策,致力于打造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其余每个重点旗(县、区)培育不低于3家年综合利用量在30万吨以上的骨干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大掺量、功能新、规模化、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产业,形成高中低端兼备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新格局。力争2024年落地规模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25家左右,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10家左右。

(三)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基本建立。加强与国内外固废资源化研发中心共建合作,着力引进一批破解本土企业技术瓶颈的科研成果,在本地技术研发、实验室测试、中试示范、工业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一批实质性成果。到2024年培育2-3家在西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联盟或产学研机构。

(四)多途径、多领域应用市场趋于稳定。到2024年,工业固废年外运量达到200万吨,呼和浩特及周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化工有色行业、土壤改良、生态流域治理等各类工程应用综合利用本地工业固废400万吨左右,多途径、多领域利用市场趋于稳定。

四、综合利用方向

积极探索一般工业固废在加工制造新型墙材、传统建材、有色金属提炼、化工利用、生产新型材料、生态流域治理、市政工程等领域多元化加工利用途径,构建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

(一)制造新型墙材。以粉煤灰、脱硫石膏为主要原料,通过挤压成型、蒸压养护、隧道窑烧结等工艺,生产烧结砖、蒸压砖、蒸养砖、高强度免浸泡砖、双免砖、渗水砖、路缘石、路侧石、树穴石、陶瓷纤维、耐火材料、建筑陶瓷、烧结陶粒、轻型隔墙板、石膏板、喷涂石膏等新型墙材。

(二)生产传统建材。以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渣和矿渣为掺合料,通过煅烧、粉磨、混合搅拌,生产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高低标号混凝土、灌浆材料等传统建材产品。

(三)有色金属提炼。以粉煤灰为原料,通过熟料烧成、精脱硅、碳分等工艺,提取氧化铝、氢氧化铝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

(四)化工综合利用。以粉煤灰、尾矿、冶金渣、化工渣为原料,生产土壤调理剂和作为烟气脱硫剂等产品,实现以废治废。

(五)农业综合应用。以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渣和矿渣为主要原料,生产改良土壤、磁化肥、微生物复合肥、农药等农用产品。

(六)生态治理应用。将粉煤灰、脱硫石膏、炉渣、冶炼渣和矿渣用于矿井充填、采空区和塌陷区治理、盐碱地、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生态公园建造等,改善生态环境。

(七)市政工程应用。将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混合石灰石砂稳定路面基层,粉煤灰沥青混凝土,或利用粉煤灰加工各类高性能砖石,用于护坡护堤工程、修筑水库大坝、道路、公园、广场、树坑等领域。

五、重点任务

(一)落实火电企业综合利用主体责任

为实现综合利用率60%的目标,需每年综合利用工业固废900万吨,按2021年上半年各火电企业工业固废产生量比例,各火电企业需按进度完成综合利用目标:

1.大唐托克托电厂2022-2024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分别达到234%、3922%、59%;

2.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22-2024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分别达到1446%、2423%、3645%;

3.内蒙古京能盛乐热电有限公司2022-2024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分别达到2574%、4314%、649%;

4.内蒙古能源发电金山热电有限公司2022-2024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分别达到4144%、689%、689%;

5.丰华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2022-2024年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保持在80%以上;

6.内蒙古丰泰发电有限公司2022-2024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分别达到3694%、6191%、6191%;

7.呼和浩特市科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022-2024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分别达到5218%、5218%、7805%;

8.北方联合电厂有限公司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2022-2024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分别达到5694%、5694%、8566%。

(二)打造2个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集聚区

重点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托清经济开发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各打造一个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集聚区或“园中园”,给予政策扶持,针对各自工业固废类型、品质、参数,引进和培育中高端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形成产业集中、系统处理工作格局。

内蒙古呼和浩特托清经济开发区:推进原大唐再生资源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生产线变为陶粒生产线,再引进3-5家“大掺量、功能新、高附加值、规模化”的综合利用大型企业,与现有的水泥掺料、轻质硅酸钙保温隔热防火材料、硅酸铝陶瓷纤维棉、分子筛和无机阻燃剂、医用石膏、石膏砂浆、抹灰石膏和自流坪、蒸压加气粉煤灰砌砖和墙体板材等新型和传统建材生产企业构建高中低端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体系,打造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集聚区。力争到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达到15家左右,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5家左右,年综合利用量达到400万吨左右。2022年上半年引进1-2家利用工业固废生产路面砖、路缘石、路侧石、树穴石等市政建筑材料大型生产企业。

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推进内蒙古博锐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50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年产80万立方混凝土加气块砖厂项目、呼和浩特市华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粉煤灰及脱硫石膏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内蒙古昕晟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超细粉煤灰建设项目落地投产,指导两家火电企业加强原灰加工、储存能力建设,保证灰源稳定,开展电石渣作为脱硫剂综合利用项目应用,与现有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砖、预拌混凝土等综合利用企业共同构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体系,打造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集聚区。力争到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达到5家左右,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3家左右,年综合利用量达到150万吨左右。

(三)打造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集中点

土左旗:推动昀康环保建材研发有限公司12亿块/年标砖生产线、轻质抹灰砂浆生产线落地,再引进若干新项目与已有的粉磨站、粉煤灰砌块、脱硫石膏板、两条混凝土拌合站生产线等综合利用项目配套,建设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集中点,2022-2024年利用量分别达到60万吨、75万吨、90万吨左右。

赛罕区:推动内蒙古物西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粉煤灰储存、深加工及延伸建材制品绿色环保产业链技改项目、新建的干混砂浆和高强高性能混凝搅拌系统项目、住宅产业化城市管网(包括给排水管、箱涵、检查井等)项目、内蒙古佳泰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熟石膏粉项目和6万吨轻质抹灰石膏环保建材生产线等项目落地实施,建设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集中点,2022-2024年利用量分别达到60万吨、75万吨、90万吨左右。

回民区:依托现有内蒙古鹏博商砼有限公司烧结粉煤灰空心砌块砖等项目扩大生产规模或引进新项目配套,2022-2024年年利用内蒙古丰泰发电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科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固废达到100万吨。

清水河县:继续保持蒙西、天皓等水泥企业利用工业固废掺量等应用基础上,利用本县及周边产生的大量大宗固废煤矸石,推动高岭土及下游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固废煤矸石循环利用向新材料迈进,保持70%综合利用率并逐年提升。推动绿盎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远方陶瓷提取氢氧化铝项目做大做强,推动超牌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发挥技术优势,实施利用煤矸石生产M45-M60莫来石示范生产线项目,打造成为煤矸石综合利用标杆企业,推动三鑫、三友、宏宇等煅烧高岭土项目向高端转型。

其他旗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推动现有动力锅炉和自备电厂的工业企业加强市场推广合作,灵活布局若干综合利用项目,推动各企业保持现有综合利用率并逐年提升。

(四)探索公铁海联运良性外运机制

抓住京津冀、山东及南方粉煤灰市场机遇,积极争取自治区有关部门外运审批支持,协调铁路运输部门为外运粉煤灰等工业固废提供运费优惠政策。市县两级政府根据财力状况为粉煤灰等工业固废外运提供适当运费补贴,破除阻碍一般工业固废外运障碍,推动外运形成规模效应,建立公铁海联运良性外运机制。大唐托克托发电厂依托已经打通的铁海联运外送渠道扩大外运规模,2022-2024年分别向外年运输40万吨、70万吨、100万吨左右;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依托近铁路区位优势打通铁路外送渠道,2022-2024年分别向外年运输20万吨、30万吨、40万吨左右;内蒙古丰泰发电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科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加快开辟外运业务,尽快与公路运输粉煤灰企业洽谈,2022-2024年分别向外运输20万吨左右。

(五)建立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支撑体系

推动大唐托克托发电厂和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用灰企业成立粉煤灰综合利用联盟。推动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联合内蒙古科学院等机构成立科技创新联合工作室,举办粉煤灰改良土壤及治理沙漠、灰渣石膏新型下游产品研发测试、中试示范、工业化生产,组织粉煤灰综合利用高峰论坛,学习交流经验,引进和研发新工艺、新技术,宣传综合利用产品,力争到2024年在北方固废资源化研发创新领域中具备影响力。

(六)推动工业固废实施“填沟造地”工程

推动托县与鄂尔多斯煤矿寻求合作,探索实施周边煤矿采空区回填项目。同时,由属地政府选址,将固废产生企业周边符合要求的矿坑、沙坑、冲击沟壑等作为回填复垦项目。推动各大电厂在满足国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相关环保要求的基础上,实施利用工业固废填充治理自然废弃沟壑、平整改良土地、建设光伏电站、生态公园等项目。

(七)激活本地应用市场

从2022年7月起,按照“能用尽用”原则,全市政府投资类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工程的基础砖胎模、非承重墙体、砌筑围墙、人行道、广场、公园、绿道、室外硬化、停车场和路基垫层等部位使用一般工业固废(包括制品)。2021年市本级和各旗县区按照有利于消纳本地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品的方向调整工程相关设计,争取2022-2024年本地建筑工程领域每年新增消纳工业固废100万吨、交通工程领域每年新增消纳工业固废40万吨、园林等公共事业领域每年新增消纳工业固废40万吨。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重大事项,协商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点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按分工落实任务(见附件2)。

(二)压实工作责任。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和各火力发电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各自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完成时限、保障措施。各企业建立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统计制度,按月报送属地工业和生态环境部门,按季度填报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包括固废利用信息)。两级工业固废监管部门加强指导监督,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同时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对工作进度慢的地区和企业,市工业和生态环境部门要进行约谈。

(三)加强要素保障。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企业或项目用地、用能、用水等资源要素,在生产准入、核准备案、建设用地、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手续。

(四)加强政策扶持。制定《呼和浩特市加快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若干措施》,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机制,落实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所得税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统筹市财政资金,加大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招商引资、消纳应用、公铁海外运、科技创新、生态流域治理等领域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