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生态环境保护 污染物排放 碳排放大气网讯:吉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起草了《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
大气网讯:吉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起草了《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标到2025年,全省生态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经济实力、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民生态文明素质显著增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初步形成,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稳中有升。并确立了重点实现六个方面目标。详情如下:
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
前 言
《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根据《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主要是总结“十三五”期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和经验,分析新形势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明“十四五”期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落实国家和省“十四五”期间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奋力开启新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征程,为实现到2035年远景目标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生态强省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规划是指导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是今后五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章 砥砺奋进乘势而上,开启生态环保新征程
“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四五”时期,面向新时代、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奋力开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征程。
第一节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成效
“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全力以赴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助推绿色转型发展取得实效,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较好完成了全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及污染防治攻坚战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全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环境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截至2020年底,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包括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及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比例、重点流域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等10项约束性指标,重点流域劣于Ⅴ类及未达标的Ⅴ类水质断面数量、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等2项预期性指标。2020年,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9.8%,较2015年提升1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24微克;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3.3%,Ⅴ类、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农用地重度超标点位比例和企业用地污染地块发现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始终保持良好等级。
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成效显著。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转方式、调结构、优布局、促发展的重要作用,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全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持续优化。编制完成“三线一单”,划定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三大类1115个管控单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常态化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正面清单”,对33个行业85个项目类型实行环评豁免,对18个行业45个项目类型和4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新建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加快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推进长春、吉林、通化等地7个产业园建设。坚持关口前移、超前对接,持续推进“大水网”、一汽新能源、吉化转型等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全省有4个县市被评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有7个县市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丰硕。较好完成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的五个方面37项指标。蓝天保卫战方面,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1159台燃煤小锅炉全部淘汰,2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965家“散乱污”企业、512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全部完成整治;全面推广秸秆“五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全量化处置模式,秸秆露天焚烧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完成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限)行区域划定,建成机动车排放遥测点位124个,累计淘汰柴油货车2.97万辆。碧水保卫战方面,全力推进“两河一湖”治理,完成辽河流域130个、饮马河流域210个重点项目;全省68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处理标准,重点镇、重点流域常驻人口1万人以上的114个建制镇、76个省级以上工业集聚区全部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完成1655个入河排污口整治、33处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黑土地保卫战方面,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所有县(市、区)全部完成农用地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受污染耕地全面落实安全利用措施17.55万亩、严格管控措施0.6万亩;全面完成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地块调查,建立了污染地块清单,土壤环境污染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累计完成2705个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青山和草原湿地保卫战方面,完成造林绿化177万亩,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200公顷,退化草原生态保护修复78.8万亩,保护修复重要湿地4万亩;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数量达到167个,约占全省国土面积16.7%,建设东北虎、梅花鹿、白鹤等10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和侵占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整改率均达到98%以上;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2%,湿地有效保护率达到47%。在2020年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我省被评为优秀等次,位列全国第九。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逐渐完善。健全责任体系,全面完成机构改革、环保“垂改”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理顺督察、监测、执法管理体制机制,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能力得到增强。修订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规定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办法,建立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机制,逐级签订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全面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法规标准体系,颁布实施《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吉林省辽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和《吉林省河湖长制条例》等,修订《吉林省湿地保护条例》《吉林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研究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地方标准42项,对重点地区、重点流域持续实施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健全监管体系,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制订《吉林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颁布实施《吉林省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健全能力保障体系,制定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环保产业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若干意见》《吉林省生态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实施方案》,开展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累计奖励资金近1亿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日益完善,截至2020年底,全省空气自动监测站129个、水质自动站127个。完善社会行动体系,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课程体系,各级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举措成效,群众环境信访有奖举报深入实施,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完善督察整改体系,健全完善四项机制、八项制度和“三本账”,综合运用调度、预警、通报、约谈、专项督察等手段,有力推进整改任务落地落实,我省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评定为“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
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效维护。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重点企业环境风险三级防控体系,全面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整治,“十三五”期间,全省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与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建立跨省区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修订《吉林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持续开展放射源安全检查专项行动和辐射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严格落实边境地区应急备勤制度。健全“邻避”问题防范化解机制,严格履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参与等程序,开展环境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有效保证环境安全。
第二节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
“十四五”时期,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方向。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党的执政理念和国家意志,战略性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为全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三次视察吉林省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推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做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量源泉。
生态强省建设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大动力。建设生态强省是省委省政府立足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适应振兴发展的新要求,提出的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彰显吉林担当、展现吉林作为的必然选择,是厚植生态优势、擦亮生态底色、打造生态品牌、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大举措,是提高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行动。
绿色发展势头强劲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大助力。“十四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和东北西部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我省正在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这些发展战略都把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为从源头上节约资源、控制环境污染和减少生态环境损害创造了良好条件。
城乡融合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生态环境城乡二元化问题提供了契机。“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城乡融合发展力度,强化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资金投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都将大幅度向农村倾斜,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将得到较大改善,农村生态系统将随着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修复得到有效保护,农业面源污染将随着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环境质量将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得到有效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美丽乡村、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得到有效加强。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国家正在加速推进包括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在内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国的主体功能区制度、资源环境管理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保督察制度等将持续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制度支撑。我省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为提高我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做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第三节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处于攻坚期、窗口期,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
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等为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风险防控工作带来更多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既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要努力缩小与经济发达省份的差距,发展与保护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尤其是国家明确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压力十分巨大,如何在破解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中实现统一,在超越“转”和“赶”的双重使命中实现双赢,是“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空气质量方面,总体上仍属于“气象影响型”,在秋冬、冬春季节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仍较容易发生重污染天气。水环境质量方面,区域性、流域性污染问题依然存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环境质量改善成效还不稳固,已消除劣Ⅴ类的水体仍存在反弹风险,优良水体也存在水质下降的隐患,特别是受季节性水资源短缺影响,在枯水期部分断面较易出现水质超标问题。土壤环境质量方面,虽然农用地和工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个别地区土壤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特别是工业企业周边、采矿业废弃地等地区的土壤环境问题相对突出。
环境基础设施的短板有待补齐。部分市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大部分城镇排水管网还没完全实现雨污分流,三分之二以上的乡镇尚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存在“大马拉小车”、管网不完善、设施运行不稳定或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76个省级以上工业集聚区中,还有40个集聚区的工业废水依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带来一定隐患。部分市县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行,个别市县存在季节性垃圾渗滤液积存的情况,个别市县建筑垃圾管理不到位,存在散乱堆放现象。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处于起步阶段。
一些生态环境重点问题亟待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还没有根本缓解,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结构偏公路、农业投入结构偏粗放等问题,在我省仍然比较突出,绿色产业整体规模偏小,清洁资源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没有总体形成。“秸秆肥料化和饲料化为主、能源化为辅、原料化和基料化为补充”的工作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城乡结合部、乡镇、农村散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已经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返黑返臭;河流两岸生态缓冲隔离带建设相对滞后,除辽河和饮马河部分河段外,其他河流沿河两岸尚未建设生态缓冲隔离带;畜禽粪污治理体系有待完善,畜禽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粪污收集不及时、处置不到位。风险源信息库仍不健全,应急物资库建设存在明显不足,三级防控体系有待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压力仍然较大。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法规标准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引领能力有待提高,环境治理的市场手段和社会参与程度仍然偏弱。环境基础能力保障仍显不足,工作范围和领域亟需向县域和农村拓展延伸,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外来物种入侵、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联防联控、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地下水治理等还需要加大研究和推进力度。环保执法队伍建设、监管监测能力、管理手段亟需提升,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能力建设比较薄弱,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生态环境精准治理和精细化管理的水平有待提高。
第二章 立足新阶段新愿景,绘就生态环保新蓝图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系统谋划、科学确立“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思路、新目标、新愿景,为加快建设生态强省开好局、起好步。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省委关于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强省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围绕“突出一条主线、实施两个路径、统筹三个区域、强化四个保障、实现五个突破、达到六新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生产生活绿色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态保护系统化、环境治理精细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服务吉林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大局上体现新担当,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上实现新突破,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上展现新作为,为到二〇三五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奠定坚实基础,奋力谱写美丽中国的吉林篇章。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增强人民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制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障碍,把环境政策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创新活力。
坚持底线思维。健全生态文明法规制度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控制资源利用上线,守住环境质量底线,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坚持系统观念。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坚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多措并举,一体化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省生态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经济实力、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民生态文明素质显著增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初步形成,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稳中有升。重点实现六个方面目标:
——突出“一条主线”。
以加快建设生态强省为主线,高质量发展生态经济,高标准筑牢生态屏障,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更好、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更优、城乡人居环境更美、绿色发展创新活力更足、区域生态安全系统更稳的强省。
——实施“两个路径”。
坚持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相结合,用产业化的思路进行生态的恢复和建设,用生态化的模式重塑产业优势,在增绿的同时实现增收;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相融合,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用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经济总量和质量“双提高”的同时,实现环境质量和容量“双改善”。
——统筹“三个区域”。
东部突出“生态保护”。加快绿色转型,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巩固长白山森林生态屏障,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中部突出“环境治理”。强化中部城市群联防联控,持续加大大气、水、土壤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力度。统筹推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治理,全面实行秸秆全域禁烧,进一步提升燃煤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水平。加大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力度,强化东辽河、饮马河等重点河流治理和保护,基本消除劣V类断面。
西部突出“生态修复”。实施河湖连通,建设江河湖泽互济水网,深入推进查干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强化草原、湿地生态恢复,修复科尔沁草原和松嫩平原生态安全屏障。
——强化“四个保障”。
强化动力保障,建设创新环保。把创新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动力,加强环境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激发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活力。
强化技术保障,建设科技环保。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加大环境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提供技术保障。
强化制度保障,建设法治环保。严格执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法律法规,完善我省环境法规体系和环境标准体系,健全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各项环境制度,提高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强化智慧保障,打造数字环保。加快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化产业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完善省级布设、多级应用的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提升智能监控、数据监控和预警监控能力,全面提高环境管理、环境执法、环境监测预警现代化水平。
——实现“五个突破”。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突破。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融合,以降碳为重点,聚焦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控煤减排、清洁能源替代等方面实现突破。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实现突破。集中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在“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等方面实现突破。
“依法严格生态环境监管”实现突破。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突出工业集聚区、工业企业、生活污水、规模化畜禽养殖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突出秸秆露天禁烧、燃煤锅炉及工业企业治污设施运行管理,突出污染地块违法违规利用监管,突出生态保护红线区、自然保护地等排查整治,在生态环境精准监管方面实现突破。
“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实现突破。建立完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长效常治的闭环管理体系,夯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机制,在健全完善督察、执法、监测三个手段,排污许可、“三线一单”两个管理制度“3+2”监管体系方面实现突破。
“生态环境宣教工作”实现突破。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有效发挥各方面优势,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大力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方面实现突破。
——达到“六新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等生态文明理念的自觉性显著增强,各类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责任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形成。
绿色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全省产业结构沿着绿色发展道路不断优化,农业绿色发展、工业绿色转型、服务业绿色创新取得较大进展,绿色理念、绿色技术、绿色生产方式在经济各领域广泛应用,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减少,各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改善。全省环境污染防治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稳步提升,保持全国第一方阵;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于国家考核目标要求,水生态功能初步得到恢复;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农产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生态系统功能实现新提高。东部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中部黑土地优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西部“三化”草原和湿地生态修复面积不断扩大,全省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取得实质性进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得到切实保护,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升,生态安全得到有效维护。
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取得新突破。生态环境法治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地方性法规修订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重点流域生态补偿、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碳排放环评试点等工作深入推进,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积极推动,监管执法效能持续提升,监测站网布局持续优化,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壮大。
生态文化建设谱写新篇章。以学习普及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全体公民的生态文化素质、生态法律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价值观念不断提高,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更加深入人心,各类绿色创建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成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第四节 愿景展望
到2035年,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全面形成以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责任、生态制度、生态安全为主体的生态文明体系;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全面畅通,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成为全省经济的主体,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地生根,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生态复合系统协调高效运转,社会主义新农村美景充分显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结构优化,生态产品供给水平持续提高;生态文明法规制度健全完善,全体社会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显著提高,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白山松水山清水秀、平原草原多姿多彩、田园家园天蓝地绿、城镇乡村生态宜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吉林大地更加美丽,人们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舒适宁静的环境中,充分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幸福与愉悦;吉林人民用智慧和行动谱写了美丽中国的吉林篇章,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添光彩。
第三章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拓宽源头严防新路径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生态强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把经济高质量发展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结合起来,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
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要求,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硬约束落实到环境管控单元,建立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加强“三线一单”成果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严格规划环评审查和项目环评准入,开展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重大生态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
推进城市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建设韧性、绿色、低碳、海绵城市,引导重大产业向环境容量充足、扩散条件较好区域优化布局。支持老工业城市振兴发展,积极有序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探索实施资源枯竭型地区代际补偿。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加强城市化地区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保护,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出现土地占用过多、水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压力过大等问题。
强化耕地保护。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和特色农业,鼓励支持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强农业面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实改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
加快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体,以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为重点,把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作为主要功能,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开发,制定一批生态保护修复政策,实施一批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支持一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逐步有序向城市化地区转移,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第二节 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口,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坚决停批停建,审慎发展大型石油化工等高耗能项目,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推动钢铁、建材、有色、石化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钢铁、建材、有色、石化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在电力、钢铁、建材、石化等重点耗能行业实施减污降碳行动。
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动重点行业完成限制类产能装备改造升级,推进农产品加工、建材、化工、铸造、印染、电镀等产业向集群化、集聚化方向发展。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培育一批绿色设计企业、绿色示范工厂、绿色示范园区。
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大力推行绿色制造,加快推进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和绿色制造研发应用,在重点行业推广先进、适用的绿色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发挥汽车、电子电器、通信、大型成套装备等行业龙头企业、大型零售商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快实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积极创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系统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清洁生产。以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电镀、制革、石油开采、造纸、纺织印染、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为重点,深入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引导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第三节 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优化能源供给消费结构。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煤炭减量步伐,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力推进风力发电、光伏发电。
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完善清洁燃料供应体系,推广清洁煤、生物质颗粒、天然气等燃料替代,严厉打击劣质煤炭进入市场流通销售。加快“气化吉林”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煤改气、煤改电、煤改生物质。加快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使用清洁低碳能源、工厂余热和电力热力等替代,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各用能领域电气化、智能化发展,探索绿色电厂建设。
第四节 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完善绿色交通体系。积极打造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空港,对已建成交通基础设施实施节能改造,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水平。强化公共交通保障,优化重要交通节点设置,促进城市内外交通便利衔接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推进城市自行车道、步行道建设,营造公共交通、轨道交通优先的良好氛围,打造安全、通畅、舒适、宜人的绿色出行环境。
推动车辆升级优化。加大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力度,公交汽车、出租车、党政机关公务车辆、中心城区载货汽车、邮政用车优先采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将老旧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替换为清洁能源车辆,开展机场、铁路货场、物流园区等重点场所非道路移动机械零排放或近零排放示范应用。开展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推进氢燃料电池在公交车、轻重型货车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健全绿色流通体系。发展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物流,推进煤炭、矿石、钢材、石油、粮食、建材、焦炭等大宗货物中长途运输“公转铁”,中短途货物运输优先采用新能源车辆,城市货物运输推广使用新能源轻型物流车,鼓励构建“外集内配、绿色联运”的公铁联运城市配送新体系。
第五节 完善绿色农业发展体系
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与服务,推广种养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畜禽粪污就地就近转化还田利用,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格局,增强粪肥还田安全性和科学性,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执法监管,遏制畜禽粪污乱堆乱放乱排。
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建立完善秸秆全量化处置长效机制,持续提高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等“五化”利用能力。落实秸秆还田离田支持政策,加快实施“秸秆绿煤”“秸秆变肉”工程,完善高效的秸秆收集体系和专业化储运网络,推进全省各地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加强农膜回收利用。探索制定提高农膜回收利用的政策措施,完善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鼓励进一步扩大农膜回收利用面积,增设回收站点,鼓励企业回收利用。加快农膜高效回收机械的研发和推广,拓宽农膜回收利用途径,积极示范推广生物可降解农膜,增加专用降解膜推广示范面积。
第四章 加强区域协同管控,实现大气质量新改善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空气质量巩固提升行动,突出抓好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区域、时段、重点污染物差异化管控,突出秸秆、燃煤锅炉、柴油货车、工业企业、扬尘和餐饮油烟等重点污染源整治,加强其他污染物协同治理,逐步增加优良天数比例,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还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第一节 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
协同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治。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行动,明确控制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削减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开展协同治理科技攻关,统筹考虑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区域传输规律和季节性特征,制定分区域、分时段、分领域、分行业的差异化和精细化协同管控施。到2021年底,细颗粒物浓度控制在30.9微克/立方米以下;到2025年,细颗粒物浓度控制在29.5微克/立方米以下,臭氧浓度上升趋势得到遏制。
完善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体系。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和联合执法,制定和完善市(州)间重污染天气应对、执法督查、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会商、协作机制,加强中部城市群联防联控。强化省际间沟通协调、联合执法、跨区域执法和交叉执法等联动合作,完善与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应急响应协商机制,协同开展燃煤污染等区域共性污染问题治理,合力应对大范围重污染天气。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到2021年底,重污染天数比例达到1.2%;到2025年,重污染天数比例达到0.7%。
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体系。加强省级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细颗粒物和臭氧预报准确率。构建省、市、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完善预警应急的启动、响应、解除机制,畅通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渠道。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实施工业企业“一厂一策”清单化管理和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推动企业主动提高治污水平。
第二节 实施差异化管控措施
推进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进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建设,优化调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新建项目主要污染物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到2021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7%;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3%。将县级纳入大气质量日常管理范围,按月开展县级大气质量排名,对排名持续靠后、质量明显下降的县(市、区)进行约谈。
突出不同时段污染治理重点。春秋季重点聚焦秸秆全域禁烧,严厉打击露天焚烧行为。夏季重点聚焦臭氧污染防治,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秋冬季重点聚焦采暖燃煤污染治理,完善燃煤供热锅炉错时启炉方案,实行水泥等重点行业差异化错峰生产,在保障冬季供热和电力可靠供应的前提下,优先调度可再生发电资源。
实施重点行业氮氧化物深度治理。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玻璃、有色等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强化自备燃煤机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控。严格控制物料储存、输送及生产工艺过程无组织排放,重点涉气排放企业逐步取消烟气旁路,因安全生产无法取消的,安装在线监管系统。2021年,全省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达到0.48万吨;2025年,全省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达到3.19万吨。
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控制,以石化、化工、涂装、医药、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安全高效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实施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产业集中园区治理和在线监控设施建设,推进重点企业建设监测、防控和处理相结合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体系,开展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监管体系试点示范建设,实现挥发性有机物集中高效处理。2021年,全省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达到0.15万吨;2025年,全省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达到1.03万吨。
第三节 突出重点污染源治理
深入推进秸秆禁烧管控。实行秸秆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健全五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完善包保机制,实施省级巡查地方检查的监管机制,严密关切、严厉打击违规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压紧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保持秸秆禁烧高压态势。建设全域秸秆禁烧监控系统,运用卫星监测、无人机和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置秸秆焚烧问题。
深化燃煤锅炉综合整治。严控新建燃煤锅炉,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在不具备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条件的地区,按照等容量替代原则建设大容量燃煤锅炉。推动大型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进装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下燃煤火电机组、35蒸吨及以上供热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加大燃煤锅炉监管力度,对超标企业实行“冬病夏治”。
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入开展清洁柴油货车、清洁柴油机、清洁运输、清洁油品等专项行动,实施更加严格的车用汽油质量标准,深入开展机动车路检路查到2025年,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严格新生产机动车、发动机、非道路移动机械企业监督管理,基本消除未登记或冒黑烟工程机械。建设高排放车辆监测管理系统,推进全省互联互通“天地车人”一体化的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统建设,强化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全天候、全方位的排放监控。
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源治理。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加大工业污染源烟气高效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力度,重点排污单位全部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全面加强工业无组织排放管控。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原料、技术、工艺和装备,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等空气质量未达标地区新建项目主要污染物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加强油气回收装置管理。
加强扬尘和餐饮业油烟精细化管理。推广绿色施工,强化城市施工现场、堆场、裸地、门市装修等扬尘污染防控,严格建筑工地、渣土运输车辆等规范化管理,逐渐提高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覆盖面,推进扬尘管理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强化餐饮业油烟监管,餐饮服务场所、机关、学校食堂等按规范要求安装和使用油烟净化器,在长春市开展餐饮油烟监测监管试点。
第五章 加强“三水”统筹,综合治水取得新成效
以河湖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为统领,突出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及风险防范,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开展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全力实施“两河一湖”水生态修复,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增强水资源保障,逐步恢复水生态健康,有效防范水环境风险,在“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方面取得成效,努力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吉林美丽河湖。
第一节 统筹“三水”系统治理
系统实施“三水共治”。统筹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坚持“减排”“增容”两手发力、同步施治。做好“增量”,提高流域水资源供给能力,东部诸河源头区重点建设水源涵养区、生态缓冲带,中部地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带、水土保持林建设,西部地区加强河湖连通、湿地修复,打造查干湖、东辽河、饮马河、松花江、图们江等系统治理示范区。做到“节流”,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推进节水型城市(县城)建设。做实“循环”,落实中水回用的各项支持政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雨水回收利用。
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深化流域分区管理体系,优化水功能区划与监督管理,明确国家控制断面水质保护阶段目标,逐一排查达标状况,依据排污许可证信息,建立“水体-入河排污口-排污管线-污染源”全链条管理的水污染物排放治理体系。统筹区域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监管,加强化学品生产企业、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等地下水污染源对地表水的环境风险管控,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区。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地区依法制定并实施限期达标规划。到2021年底,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4.3%,劣Ⅴ类水体比例达到7.3%;到2025年,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7.1%,劣Ⅴ类水体比例达到2.8%。
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县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力争全覆盖,力争在水源地周边建设生态缓冲带取得突破,重点流域源头区建设水源涵养林取得突破。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专项行动。到2025年,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加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第二节 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
严格流域水质长效管控。严格执行 “第一时间掌握水质情况、第一时间分析研判、第一时间现场核查、第一时间督察问责”的水质管控机制。深入落实河湖长制,按照“一河一策”“一断面一策”原则,制定劣Ⅴ类和不达标水体整治方案,建立“问题、措施、项目、责任”四个清单。紧盯工业园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水大户,突出抓好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执法监管。冬春季、汛期前集中开展清河行动,有效促进河道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外源污染消除,推动做好河道常态化保洁。建立健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确保长制久清,2022年6月底前,县级城市政府完成建成区内黑臭水体排查并制定整治方案,统一公布黑臭水体清单及达标期限;到2025年,县级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实施排污口“查、测、溯、治”,力争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全覆盖。
加快完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推进现有污水处理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尽快补齐处理能力缺口,力争在污水处理厂下游建设人工湿地尾水净化工程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在能形成地表径流的沿河乡镇村屯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鼓励以县为单位整县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县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推进污泥处理设施能力建设。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加快推进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推进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污水管网建设,重点实施城镇污水管网混错接改造、管网更新、破损修复改造、淤积管道清淤等工程,加快推进建筑小区、企事业单位内部雨污水管道混错接改造,对进水浓度明显偏低的污水处理厂开展收水范围内管网排查。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新城区管网建设均实行雨污分流制。
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在松花江、辽河流域干流,氮磷超标的重要支流、重点湖库、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等敏感区域,优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采取改造农业灌溉系统、建设生态拦截沟等措施减少农田灌溉退水污染负荷,大型灌区在农田退水治理方面力争取得突破。严禁生活垃圾随意堆放,避免化冰期土壤有机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实现沿河村屯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在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方面实现突破。
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加强重点行业管控和清洁化改造,全面推动农副食品加工、化工、造纸、钢铁、氮肥、印染、制药、农药、电镀、染料颜料等行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加大工业园区整治力度,全面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排查整治,经评估认定污染物不能被城镇污水处理厂有效处理或可能影响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的,依法责令限期退出;经评估可继续接入污水管网的,应当依法取得排污许可。
第三节 强化水资源保护利用
保障水资源安全。科学调度和配置水资源,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强化东部山区小水电调控,加快重要支流、中小河流重点段工程建设,力争在保障重要河流生态流量和重要湖泊生态水位方面取得突破。
完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严格水资源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快推进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再生水输送管网建设,力争在构建“截、蓄、导、用”并举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方面取得突破,力争在建设“滞、渗、蓄、用、排、净”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设施方面取得突破。到202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
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工业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增效、城镇节水降损,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强化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造纸、石油化工、食品发酵等高耗水行业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优先使用再生水。加强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发展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城市绿化、道路清洁、车辆冲洗、建筑施工及生态景观用水等优先使用再生水。
第四节 推动水生态保护修复
实施河湖生态修复。建立沿江沿河生态防御系统,合理划定河湖岸线功能分区,在河道两岸、重要湖库周围因地制宜建设河湖生态隔离带,推动河流生态缓冲带建设。深入开展江河源头区涵养林建设,加强东部长白山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快推进干流及其一级支流两岸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
加强湿地恢复与建设。加强向海、莫莫格、哈尼河等国际重要湿地,以及牛心套保等省级重要湿地的恢复和保护能力建设,持续保障引察济向、引洮入向、引嫩入白等工程对湿地的补水规模。对重要湿地范围内私开滥垦耕地实施退耕还湿,扩大湿地面积。创造条件建设具备“滞、蓄、净、排”功能的人工湿地,在支流入干流河口处、河滨带、支流入湖库的湖口处因地制宜建设湿地工程,对全省重要湿地范围内私开滥垦耕地实施退耕还湿。到2025年,自然湿地有效保护率达到50%。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提升。构建基底、水生植被修复、土著鱼等水生生物恢复体系。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生态环境部: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环境质量安全 防止疫情次生灾害2024-08-19
-
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如何做?生态环境部这样要求2024-08-19
-
生态环境部:将疫情防治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医疗废物实行分类分流管理2024-08-19
-
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征求意见稿)》2021-11-24
-
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要让修复者受益2021-11-24
-
超21亿!长江环保集团联合体预中标江西省鄱阳县河湖岸线生态保护修复(一期)PPP项目2021-11-24
-
3319万!福建长希生态环境中标泉州市公园中心绿化养护和环卫保洁服务采购项目2021-11-24
-
生态环境部门如何正确适用法制审核制度?2021-11-24
-
《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联合执法办法(征求意见稿)》2021-11-24
-
江苏省生态环保项目和企业融资需求征集通告2021-11-24
-
节能铁汉:联合体中标20亿元的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黄河生态廊道乡村振兴及城乡基础设施EPC项目2021-11-24
-
21.22亿元!江西省财政提前下达2022年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2021-11-24
-
《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修改稿)》公开征求意见2021-11-24
-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公布9起环境违法典型案例2021-11-24
-
生态环境部通报优化执法方式第五批典型案例并对相关办案单位提出表扬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