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拥抱3.0时代 环保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五大方向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18-02-11 10:30:00
热度:
拥抱3.0时代 环保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五大方向 一系列政策春风和现实需求推动我国环境产业进入3.0时代:将绿色融入中国未来的发展,同时,将环保作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推动产
一系列政策春风和现实需求推动我国环境产业进入3.0时代:将绿色融入中国未来的发展,同时,将环保作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从单一设备项目到系统环境治理,再到追求精准治理成效的新时代,走过30余年的环保产业正在迎来新的拐点。
近年来,在“两山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整体环境质量改善对我国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了面向效果的更高要求。“十九大”后,生态文明达到新高度,环保制度趋严、趋常态、趋长效,一系列政策春风和现实需求推动我国环境产业进入3.0时代:将绿色融入中国未来的发展,同时,将环保作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从单一设备项目到系统环境治理,再到追求精准治理成效的新时代,走过30余年的环保产业正在迎来新的拐点。
201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污染防治”纳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重点之一,更是为环保企业再下一剂“强心针”。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契机,环保企业要如何拥抱新时代?1月19日,在中国环博会与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共同主办的“环保企业家50人新春私享会”上,以“融智·迎接环保3.0”为主题,环保企业共同探讨了新时代下如何与经济发展“联姻”,重拾品牌内核,实现品质落地。
环保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陆书玉表示,“30多年里,环境保护在一步步发展。特别是近些年,公众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大家也看到,比如环境保护维权的按键不断地出现,还有一些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呼声此起彼伏。这也看出来现在对于环境保护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成为未来支柱性产业”这是国家对于环保更为积极的希冀。据业界分析,在供给侧改革与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截至2030年,我国有望完成大面积传统型污染治理。而要实现与支柱产业的定位匹配,则需要从污染施治的后端逐渐转向绿色生产的前端。因此,在环保产业的新时代下,环保企业要更新理念,如果还停留在做单一的末端治理,停留在过去国家的产业驱动政策上,可能就会被行业淘汰。为此,环保产业需要贡献更多“干货”,包括治理技术、商业模式、以及投资环境在内的产业生态,都应与时俱进地焕发“新颜”,这是实现国家从大到强的必由之路这也将成为环境产业的下一个努力方向。
3.0时代企业“走出去”时机已成熟
环保产业身负“万亿”资产,粗放式管理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那么怎么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坚定不移地迈入精细化发展正轨呢?既要引进技术,又要整合资源,还要吸纳人才,国内环保企业的目光正在延伸向海外。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霖在私享会上介绍了巴安水务国际化的战略和布局。他表示,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政策,近年来,环保企业加快对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拓展,这些地方逐渐成为“走出去”的新领域。张春霖介绍,目前为止,巴安水务全球化市场网络已经逐步形成,在北美、南美、欧洲、中东拥有多家子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海水淡化、污泥处置、工业零排放、中水回用、超滤膜技术、危废处理技术等。同时,巴安通过海外并购,收纳了大批相关技术人才,将欧美先进的环保技术纳入旗下,并培养了近百名具有管理能力的青年才俊。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无论是从延伸环保业务,还是从增强自身竞争力的角度来看,“走出去”的时机都已经成熟。
在环保产业中实现共享经济
OFO小黄车和摩拜单车的较劲,把共享经济推上了风口浪尖。对碎片化的环境产业而言,基于这种思维的商业模式也已经初露端倪。
傲江生态环境是较早提出“资源共享”商业模式的企业。“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傲江生态环境深谙其道。傲江生态总经理刘勇表示,“我国的环境污染形式严峻,不能也不可能依靠某家企业单打独斗来解决问题,只有实现技术与设备等资源共享,资源最大化利用,才能真正实现共赢互利,共同促进整个环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傲江生态环境确立了‘资源共享’的独特模式,力求为我国环境产业提供最专业的工程服务。”
类似碎片化的商业模式创新还可以挖掘很多,比如企业的痛点、政府管理的难点、社会的关注点等,如果通过“降维”解决了“增值”的问题就可成为环保企业模式升级、为客户和政府提供增值服务的创新点。一旦突破了模式创新难点,也许就打开了另一扇窗、进入另一片天地。
技术创新需要关注一致性和稳定性
据预估,“十三五”期间中国环保市场空间规模将达17万亿元。在各路企业蜂拥而至的当口,企业究竟凭借什么立足于市场?毋庸置疑,技术将是环保企业争取的关键高地。
巴安水务董事长张春霖先生认为,“随着新材料、生物、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发展,环境产业和技术一定会有颠覆性的变革,这其中包括原理和理念的颠覆,技术和材料的颠覆,装备和工艺的颠覆,也必将会导致创新主体、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的深刻颠覆。”
“当前,环境行业还有很多问题和技术瓶颈没有解决。一些科研成果看起来水平很高,但是却很难转化。”苏伊士新创建有限公司固废资源管理高级副总裁沈健认为,“环境创新技术的研发应注重两个要素,一是需要持续性的投入,二是创新技术需要建立在一致性和稳定性上追求技术落地应用,而不是一味追求高精尖。环保需要稳定,无论是设备、化学试剂或是其他产品都需要互相配合运营,持久性才是硬道理。”
平台赋能企业走向品牌时代
中国环博会主办方领导江刚先生从展会平台层面描绘出目前的环保产业现状,“环保产业进入新时代,环境治理需求爆发,环保技术服务与设备产品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契机。在政策、资本双重利好驱动下,中国环博会也呈现高速发展,已成为仅次于慕尼黑IFAT展的世界第二大环保展。2018年中国环博会将新增3个展馆,参展企业扩增至1800家,展示规模预计将超过12万平方米,展会超高速的增量映射了环保产业的蓬勃活力。与此同时,虽然展会规模仅次于IFAT展,但在尖端技术发布量、设备差异化、企业品牌化程度上,和IFAT展还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国内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品牌影响力较为薄弱,导致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低。”
近年来,在“两山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整体环境质量改善对我国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了面向效果的更高要求。“十九大”后,生态文明达到新高度,环保制度趋严、趋常态、趋长效,一系列政策春风和现实需求推动我国环境产业进入3.0时代:将绿色融入中国未来的发展,同时,将环保作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从单一设备项目到系统环境治理,再到追求精准治理成效的新时代,走过30余年的环保产业正在迎来新的拐点。
201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污染防治”纳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重点之一,更是为环保企业再下一剂“强心针”。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契机,环保企业要如何拥抱新时代?1月19日,在中国环博会与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共同主办的“环保企业家50人新春私享会”上,以“融智·迎接环保3.0”为主题,环保企业共同探讨了新时代下如何与经济发展“联姻”,重拾品牌内核,实现品质落地。
环保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陆书玉表示,“30多年里,环境保护在一步步发展。特别是近些年,公众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大家也看到,比如环境保护维权的按键不断地出现,还有一些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呼声此起彼伏。这也看出来现在对于环境保护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成为未来支柱性产业”这是国家对于环保更为积极的希冀。据业界分析,在供给侧改革与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截至2030年,我国有望完成大面积传统型污染治理。而要实现与支柱产业的定位匹配,则需要从污染施治的后端逐渐转向绿色生产的前端。因此,在环保产业的新时代下,环保企业要更新理念,如果还停留在做单一的末端治理,停留在过去国家的产业驱动政策上,可能就会被行业淘汰。为此,环保产业需要贡献更多“干货”,包括治理技术、商业模式、以及投资环境在内的产业生态,都应与时俱进地焕发“新颜”,这是实现国家从大到强的必由之路这也将成为环境产业的下一个努力方向。
3.0时代企业“走出去”时机已成熟
环保产业身负“万亿”资产,粗放式管理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那么怎么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坚定不移地迈入精细化发展正轨呢?既要引进技术,又要整合资源,还要吸纳人才,国内环保企业的目光正在延伸向海外。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霖在私享会上介绍了巴安水务国际化的战略和布局。他表示,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政策,近年来,环保企业加快对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拓展,这些地方逐渐成为“走出去”的新领域。张春霖介绍,目前为止,巴安水务全球化市场网络已经逐步形成,在北美、南美、欧洲、中东拥有多家子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海水淡化、污泥处置、工业零排放、中水回用、超滤膜技术、危废处理技术等。同时,巴安通过海外并购,收纳了大批相关技术人才,将欧美先进的环保技术纳入旗下,并培养了近百名具有管理能力的青年才俊。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无论是从延伸环保业务,还是从增强自身竞争力的角度来看,“走出去”的时机都已经成熟。
在环保产业中实现共享经济
OFO小黄车和摩拜单车的较劲,把共享经济推上了风口浪尖。对碎片化的环境产业而言,基于这种思维的商业模式也已经初露端倪。
傲江生态环境是较早提出“资源共享”商业模式的企业。“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傲江生态环境深谙其道。傲江生态总经理刘勇表示,“我国的环境污染形式严峻,不能也不可能依靠某家企业单打独斗来解决问题,只有实现技术与设备等资源共享,资源最大化利用,才能真正实现共赢互利,共同促进整个环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傲江生态环境确立了‘资源共享’的独特模式,力求为我国环境产业提供最专业的工程服务。”
类似碎片化的商业模式创新还可以挖掘很多,比如企业的痛点、政府管理的难点、社会的关注点等,如果通过“降维”解决了“增值”的问题就可成为环保企业模式升级、为客户和政府提供增值服务的创新点。一旦突破了模式创新难点,也许就打开了另一扇窗、进入另一片天地。
技术创新需要关注一致性和稳定性
据预估,“十三五”期间中国环保市场空间规模将达17万亿元。在各路企业蜂拥而至的当口,企业究竟凭借什么立足于市场?毋庸置疑,技术将是环保企业争取的关键高地。
巴安水务董事长张春霖先生认为,“随着新材料、生物、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发展,环境产业和技术一定会有颠覆性的变革,这其中包括原理和理念的颠覆,技术和材料的颠覆,装备和工艺的颠覆,也必将会导致创新主体、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的深刻颠覆。”
“当前,环境行业还有很多问题和技术瓶颈没有解决。一些科研成果看起来水平很高,但是却很难转化。”苏伊士新创建有限公司固废资源管理高级副总裁沈健认为,“环境创新技术的研发应注重两个要素,一是需要持续性的投入,二是创新技术需要建立在一致性和稳定性上追求技术落地应用,而不是一味追求高精尖。环保需要稳定,无论是设备、化学试剂或是其他产品都需要互相配合运营,持久性才是硬道理。”
平台赋能企业走向品牌时代
中国环博会主办方领导江刚先生从展会平台层面描绘出目前的环保产业现状,“环保产业进入新时代,环境治理需求爆发,环保技术服务与设备产品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契机。在政策、资本双重利好驱动下,中国环博会也呈现高速发展,已成为仅次于慕尼黑IFAT展的世界第二大环保展。2018年中国环博会将新增3个展馆,参展企业扩增至1800家,展示规模预计将超过12万平方米,展会超高速的增量映射了环保产业的蓬勃活力。与此同时,虽然展会规模仅次于IFAT展,但在尖端技术发布量、设备差异化、企业品牌化程度上,和IFAT展还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国内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品牌影响力较为薄弱,导致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低。”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