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21-10-29 09:00:35
热度:

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碳达峰 碳中和 碳排放大气网讯:摘要:2020年9月22日至2021年1月25日期间,习近平主席七次在重大国际场合就“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

碳达峰 碳中和 碳排放

大气网讯:摘要:2020年9月22日至2021年1月25日期间,习近平主席七次在重大国际场合就“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发表重要讲话。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1年3月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那么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与清洁能源产业的关系是什么,又会给清洁能源产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一、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与计划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1]。碳中和是指企业、组织和个人通过购买碳配额、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方式或通过新建林业项目产生碳汇量的方式抵消自身温室气体排放量[2]。

(一)总体目标

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宣示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3]。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自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双碳目标”);具体达到: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4]。

2020年11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建议》”),《十四五规划建议》将“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纳入了中国未来1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并明确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5]。

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针对2021年的工作,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6]。

(二)省市目标

2021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有近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作为当前和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之一,部分省市目标摘列如下:

(三)部分央企碳中和计划

2020年10月以来,已有30多家中央企业宣示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目标、计划、行动方案,部分中央企业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计划、行动方案摘列如下[7]:

2021年1月15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与包括部分前述企业在内的17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联合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宣言》,一同倡议并承诺[8]:

一是推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大力发展低碳天然气产业,实现从传统油气能源向洁净综合能源的融合发展;

二是大力提高能效,加强全过程节能管理,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提高综合利用效率,有效控制化石能源消耗总量;

三是提升高端石化产品供给水平,积极开发优质耐用可循环的绿色石化产品,提高低碳化原料比例,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碳减排;

四是加快部署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和封存项目、二氧化碳用作原料生产化工产品项目,积极开发碳汇项目;

五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瞄准新一代清洁高效可循环生产工艺、节能减碳及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化石能源清洁开发转化与利用技术等,增加科技创新投入;

六是大幅增加绿色低碳投资强度,加快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碳资产管理,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主动参与和引领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四)部分国家

目前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包括:已实现的2个国家、已立法的6个国家、处于立法中状态的包括欧盟(作为整体)和其他3个国家。另外,有12个国家(包括欧盟国家)发布了政策宣示文档。

1.已立法的国家

2.立法中的国家

二、碳达峰与碳中和实现路径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记者提出的“国家发改委将如何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制定并实施相关保障措施”问题,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抓紧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稳步推进水电发展,安全发展核电,加快光伏和风电发展,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推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二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推动钢铁、石化、化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

三是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建立健全用能预算等管理制度,推动能源资源高效配置、高效利用。

四是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更大力度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加快推进规模化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发展,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节能、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融合。

五是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托管等服务模式创新发展。

六是努力增加生态碳汇。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三、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远景所面临的挑战[ 9]

(一)风光发电增长迅速,但火电占比仍然较高

(二)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快,但整体占比仍然低

2021年1月13日,中汽协发布的2020年全年产销数据显示,全年生产2522.5万辆,同比下降2%,销量为2531.1万辆,同比下降1.9%。其中,新能源车累计销量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乘用车销量124.6万辆,同比增长14.6%[10]。

(三)第二产业用电增长慢,但占比高[11]

(四)产业与能源结构、排放总量现状, 2030实现碳达峰目标有压力[12]

据相关文献,201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比2006 年分别提高了69.7%和47.2%,仍处在“双上升”阶段。中国与欧美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类型,2006 年欧盟碳达峰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3.7%,2007 年美国碳达峰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3.9%,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9年的53.9%上升至2030年的62%左右,仍然低于欧盟和美国;而2019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高达27.2%,到2030年仍在22%左右,对能源消费需求量大、比重高;另外,2017 年,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总量比重的65.6%,明显高于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33.1%(2017 年数据)。

另外,中国以化石能源为主,2019 年高达85% 左右,其中煤炭消费比重占58%,石油消费比重占19%;而美国和欧盟煤炭消费比重仅为12% 和11%。因此,中国加速从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转向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结构。中国碳排放总量明显超过欧美。2019 年,中国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比重高达28.8%,美国的比重为14.5%,欧盟的比重为9.7%;中国相当于美国欧盟合计比重(24.2%)的1.20 倍。由于中国碳排放存量太高(2019年能源碳排放量高达98 亿吨碳当量),实现碳排放下降乃至零排放,总量基数大、技术难度高、所剩时间紧。

(五)实现2030非化石能源占比、风光装机总量的目标有一定的难度

如前所述,2030年碳达峰目标中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13]。

根据相关报道,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2018年实际为14.3%,2019年计划为14.6%,实际完成为15.3%,实际增长了1%[14]。如果达到2030年预期占比目标,则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每年须达到1%以上。

根据2021年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20年新能源装机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约22亿千瓦,风光累计装机总容量超过5.3亿千瓦,占比高达24%[15]。而2030碳达峰目标为光风总装机应达到12亿千瓦,即10年内翻一番。而5.3亿千瓦风光发电装机容量在长达15年左右的时间里完成的,虽然现在的产能、技术、产业链都更加成熟与完整,但实现的难度还是存在。

四、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远景所带来的机遇

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在为政府、企业、社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必然带来机遇。

1.以风光电力、氢能等清洁能源产品制造为主营业务的规模性生产型企业将获得进一步发展空间。

2.围绕风光发电设备、氢能及燃料电池、储能、能源传输、智能化分布式能源、能源大数据、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等领域的研发和技术将获得更大的资金和市场关注。

3.碳排放权、绿证、碳金融产品等交易市场将更加成熟与活跃。

4.绿色金融、绿色债券等将进一步为清洁能源企业融资带来便利。

[1]http://news.cctv.com/2020/12/23/ARTIV9aYjTKzP1ngWlCOfI93201223.shtml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央视网:2020-12-23[引用日期2021-03-02]

[2]生态环境部公告2019年第19号《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第三条

[3]http://cpc.people.com.cn/n/2015/1201/c64094-27874111.html

[4]/xinwen/2020-09/22/content_5546168.htm

[5]/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6]/premier/2021-03/05/content_5590492.htm

[7]/article/html/energy-2299815.shtml

[8]/newsDetail_forward_10808712

[9]根据国家能源局官网.cn/、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官网.cn/公布的历年数据整合制作。

[10].cn/chn/4/cate_39/con_5232916.html

[11].cn/2021-01/20/c_139683739.html2020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12]/news/show-1176391.html

[13]/xinwen/2020-09/22/content_5546168.htm

[14]/a/397565187_257552

[15].cn/2021-01/20/c_139683739.html 2020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