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百日 碳排放权期货依然在路上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百日 碳排放权期货依然在路上碳排放权交易 碳排放配额 碳市场大气网讯:7 月16 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交易,至今临近百日。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下称
大气网讯:7 月16 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交易,至今临近百日。
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下称“上海环交所”)数据,截至10月1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达1877.68万吨,累计成交额达8.49亿元。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负责全国碳排放权的交易,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负责全国碳排放权的注册登记。此前多地已经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期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CEA)现货,碳排放权交易采用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两种方式,重点排放单位须根据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向主管部门清缴上年度的碳排放配额,不足部分须通过碳市场购买。
10月19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徐洪峰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碳交易是绿色金融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将全面提升我国碳交易的市场规模以及流动性,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的产品种类和体系。
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额超8亿元
10月15日,上海环交所全国碳市场运营中心副主任张瑶在2021中国碳交易与ESG投资发展峰会上表示,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年,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目前纳入的电力行业企业数量为2162家。
价格方面,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从48元/吨起步,最高时突破60元/吨关口,之后一路震荡下行,直到10月19日收盘价为43.43元/吨。
“开盘以来,碳价下降趋势比较明显,盘面价格基本在往下走。一方面,因为市场刚开,入市企业数量较少;另一方面,除了参与过地方碳市场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对碳市场不熟悉,缺乏经验。单一市场缺乏流动性,这样的盘面表现很正常。”一位碳市场行业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中创碳投首席分析师陈志斌认为,由于前两个月纳入企业未完全进场,碳市场中可交易量并未完全覆盖,而已进场企业可交易量大部分已完成交易,导致现阶段市场出现短暂疲软。随着纳入企业全部进场,未来全国碳市场仍旧有较大交易空间。
据悉,为提高交易规模,上海环交所将推出相应措施,包括推动更多企业积极入市,提高交易频率,加快碳资产管理能力建设和培训。未来,交易所将完善制度体系,扩大市场覆盖面,引入合格投资人入市;探索建立流动性提供商机制;优化分配机制,逐步增加有偿发放;稳步推进产品创新,推出期货交易,形成多层次产品市场。
10月18日,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目前全国碳市场增加交易主体、扩大交易范围的各项举措都在推进中。其中,有色冶炼、水泥、钢铁等行业都有望在明年底前纳入全国碳市场。同时,机构投资者入市也在加快推进中。
碳市场交易细则将持续细化
“双碳”目标下,全国碳市场不断探索、完善,交易细则将持续细化。
目前,全国碳市场只有碳排放权配额一个交易产品,张瑶表示,后续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适时增加其他的产品种类。同时还将推出一系列的交易细则,内容涉及对整个交易体系的管理和重点排放单位的管理,以及风控制度等方面的交易细则,最终实现全国市场平稳运行。
9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在合理科学控制总量前提下,建立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具有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的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21年7月,纳入碳市场覆盖的2000多家重点排放企业均集中于发电行业,碳排放量总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张瑶表示,展望全国碳市场未来发展,一要积极推动全国碳市场平稳发展,二要稳步扩大交易主体范围,三要积极推动交易活跃度的提升,四要结合市场发展阶段有序推动创新交易业务和交易品种落地。
推进碳排放权期货
近年,中国碳市场发展迅速,为碳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建设奠定基础。自2011年起,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福建等省市相继启动试点碳市场,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与运行累积宝贵经验。
2016年4月,湖北上线全国首个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产品。同年,上海、广州陆续上线碳配额远期交易,十分接近碳期货,帮助市场参与者规避风险,发出碳价格信号。
截至2020年8月,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碳市场共覆盖钢铁、电力、水泥等20多个行业,接近3000家企业,累计成交量超过4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90亿元。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近日指出,期货市场要主动服务国家“双碳”目标,为国家绿色发展赋能。期货市场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碳期货研发工作,以公开、连续、前瞻性的碳排放价格,引导全社会合理配置减排资源,帮助实体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10月18日,广州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曹子海公开表示,目前广期所正大力推进碳排放权期货品种研究工作。碳排放权期货市场将有助于形成有效定价,同时为相关企业提供碳价波动风险管理工具,保障相关产业稳定发展,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监测分析报告 (2021年第1期)2021-10-22
-
中国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碳市场2021-10-21
-
欧美碳市场发展经验探索与借鉴2021-10-21
-
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发展现状及展望(上篇)2021-10-20
-
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发展现状及展望(下篇)2021-10-20
-
碳排放权交易合同法律风险识别与预防2021-10-20
-
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近百日 总成交额超8亿元2021-10-20
-
全国及地方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比较研究2021-10-20
-
略探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设计2021-10-20
-
张希良:碳中和与碳市场相关问题2021-10-19
-
揭秘!全国碳市场为何这么设计?2021-10-19
-
韩正: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完善能源“双控”制度2021-10-15
-
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上线交易及其影响2021-10-12
-
亿元诱惑!国内碳市场惊爆数据造假案!2021-10-10
-
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研究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