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上海生活垃圾处理“最后一站”:老港基地每天转化六千吨垃圾为清洁电能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21-09-23 11:02:28
热度:

上海生活垃圾处理“最后一站”:老港基地每天转化六千吨垃圾为清洁电能垃圾焚烧厂 垃圾焚烧处理 清洁能源垃圾发电网讯:东方欲晓,几十辆垃圾运输车已鱼贯而入——位于浦东新区一隅的老港生态

垃圾焚烧厂 垃圾焚烧处理 清洁能源

垃圾发电网讯:东方欲晓,几十辆垃圾运输车已鱼贯而入——位于浦东新区一隅的老港生态环保基地迎来崭新的一天,上海约一半的生活垃圾等待被“消化”。

这个自建成以来似乎总是上海最早“醒来”的地方,未来将承担更多重要职责。“零填埋”“无害化处理”“助力绿色经济”等看似宏远的目标,正在潜移默化地逐渐化为现实。

作为上海最大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老港始终在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从以填埋为主,到填埋、焚烧并存,再到目前以焚烧为主并增加湿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中心——在老港人的努力下,生活垃圾不再是城市的烦恼,而是转化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源泉。

没有浓烟臭味,俨然一间“智慧工厂”

垃圾焚烧处理,是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途径之一,占地少、处理周期短、无害化程度高,且产生的热量可作能源利用,是最有效的垃圾处理手段。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项目,也就是俗称的“垃圾焚烧厂”,为实现上海生活垃圾“零填埋”提供了设施保障。

该项目位于老港基地东南角,分一期和二期,由上海城投集团投资建设。一期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二期工程位于一期北侧,因比邻东海,依水而建,因此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水蓝宝盒”,2019年6月全面投运。

大楼外观十分简洁现代,内部的样子也完全颠覆人们对传统垃圾焚烧厂的想象,没有漫天的浓烟、扑鼻的臭味、脏乱的场景,倒像是步入了一间“智慧工厂”。透过室内三楼的玻璃窗,可以看到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正井然有序地指挥调度。据负责人介绍,这里是上海垃圾处置单位中最“聪明”的,现场生产所有数据都能在中控室内接收、自动分析、自动反馈,最终自动控制所有现场设备运行。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活垃圾处理厂,二期8条焚烧线火力全开,日处理生活垃圾6000吨,全年处置生活垃圾200万吨,发电约12亿千瓦时。

每天,来自市区的干垃圾由专用集装箱船舶和车辆运至厂内,经卸料平台卸入垃圾仓中。据技术人员介绍,接下来,在5至7天贮存发酵后,垃圾抓斗起重机将发酵好的垃圾送入焚烧炉,经干燥、焚烧,燃烧后产生的废渣排入渣坑,随后外运再利用。焚烧炉产生的850℃至1200℃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进行换热,将水加热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换热降温后的烟气,经烟气净化系统脱酸、除尘、去除重金属、二噁英等有害物质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排入大气。值得一提的是,每份垃圾充分焚烧后,热能回收最高可达26%,每吨垃圾焚烧发电量达550千瓦时,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准。残余炉渣经综合利用后,变成建材原料。

据了解,包括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项目在内,上海城投建成运营生活垃圾焚烧厂10座,生活垃圾焚烧能力达1.75万吨/日,占全市生活垃圾总焚烧能力的80%。焚烧系统均采用国际先进的炉排炉,烟气排放指标达到或超过上海市地方标准和欧盟标准。

生活垃圾变身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

随着上海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工作的推进,老港基地也在加速布局湿垃圾处理厂。

2019年10月,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一期的餐饮垃圾处理线提前半年建成,并投入带料试运行,此后不到一个月便实现全量运营,设计处理规模为1000吨/日。而今,在这个上海规模最大的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中,6条餐饮与厨余垃圾处理线日夜不停。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二期计划今年年底全量投运,设计处理规模为1500吨/日。

一系列技术攻关成果,加快了固废资源化利用。“黑水虻生物转化养殖试验项目”每日能消耗2吨有机质,通过转化,可实现20%的水虻蛋白、20%虫粪肥料转化率。此外,利用湿垃圾厌氧发酵沼渣制成的“家用有机介质”,可用于园艺植物追肥、补肥,已开展实证种植试验和对外推广试用。

位于老港东南侧的再生建材利用中心,正在采用“粗分选+多级分选筛分+多级破碎,辅以磁选和智能分选”的处理工艺,生产出再生骨料、回填材料、再生砖等产品,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运营后每天可产出2100吨骨料、5.6万块免烧砖。

30多年来,随着管理水平的提升、处置技术的飞跃,如今的老港绿化越来越大,生态越来越好,成为上海市花园单位,这里甚至还生长着长颈鹿、孔雀,白鹭、野鸭、雉鸡等候鸟也在此落脚。

原标题:上海生活垃圾处理“最后一站”:老港基地每天转化六千吨垃圾为清洁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