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计划》关于“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帮扶模式答记者问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21-07-10 13:00:04
热度:

《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计划》关于“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帮扶模式答记者问大气污染防治 生态环境保护 黑臭水体治理大气网讯:日前,生态环境部、科技部印发《百城千县万名

大气污染防治 生态环境保护 黑臭水体治理

大气网讯:日前,生态环境部、科技部印发《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要持续实施“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模式。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大气攻关中心、长江中心)主任李海生研究员就“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的意义、工作机制、实施成效和具体安排等回答记者提问。

问:“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的意义和工作机制?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是生态环境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实施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时探索和创立的一种科研组织实施机制,促进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融为一体,科研人员参与到政府决策中,管理人员深入到科研一线,形成“管理-研究-决策-执行-管理-研究”的闭环科研模式,实现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有效解决了生态环境科研与实际脱节、研究与应用“两张皮”、成果“不管用、不好用”、成果转化慢等问题,也突破了地方和企业“有想法、没办法”的技术和人才瓶颈。

该机制以攻关项目管理办公室(行政管理部门)、大气攻关中心/长江中心(技术抓总单位)、跟踪研究工作组(科研单位)、地方人民政府(成果用户)四方签订协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实施。核心是组建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工作组由国家和地方科研人员共同组成,肩负“送科技、解难题”的任务,通过科技工作者“上山下乡”的方式,深入基层一线,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互动,进行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指导,把脉问诊开药方,提出针对性、科学性、操作性强的“一市一策”生态环境综合解决方案。

该机制有效实现了研究与应用融合、管理与科技人员融合、行政与科技资源融合、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实践证明,该机制是行之有效的、深受地方政府欢迎,容易取得实际效果,是构建服务型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重要抓手,也是强化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协同作战的重要支撑。目前,该模式已经复制推广到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

问:“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取得了什么样的实效?

答:2017年以来,在生态环境部的统一领导和具体部署下,依托大气攻关中心和长江中心,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流域派出99个专家团队进行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帮扶,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内城市科学和精准治污进程,有效支撑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驻点工作中,德州工作组与市政府形成的“事前研判、事中跟踪、事后评估”的闭环工作模式,明确了“抑尘、压煤、控车、除味、增绿”治理主线,开展了降尘和积尘双考核、差异化减排以及冬防跟踪会商研判等多项创新性做法,有力推动了政府管理决策与科研成果高度融合、良性互动。PM2.5由2017年的69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49微克/立方米,年均下降10%。沧州工作组深入开展铸造行业“一行一策”研究工作,出台《“一行一策”——沧州市铸造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管理方案》,创新提出“快速效果评估方法”,综合采用区域网格模型、受体模型,融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辖区内典型污染天气进行气象分型,快速提取铸造行业在秋冬季的浓度贡献值。据测算,评估整改后铸造行业对PM2.5浓度贡献将同比减少60%。鹤壁工作组开创性建立了鹤壁市大气攻关综合管控智能平台,实施燃煤源、移动源、道路积尘等专项研究,建立差异化动态化减排管理工作机制,效果良好。长治工作组建立了“了解需求-科学分析-服务决策-事后评估”的技术服务模式,科学开展抑制扬尘、限制机动车、重点管控工业和民用燃煤燃烧等工作,PM2.5由2016年的69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44微克/立方米,年均下降12%。邯郸工作组创新性地开展区域敏感源筛选研究以及邯钢搬迁的厂址优选工作,全面支撑区域污染源优化减排和科学减排,大气PM2.5浓度在2020年比2017年下降34%。渭南工作组深入城中村、社区和市场一线,建立区县级别散煤清单,定量评估燃煤排放对PM2.5的贡献,精准跟踪把握双替代进展和成效。三门峡工作组编制高时空分辨率扬尘排放清单,建立“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实际调研-现场巡查-反馈问题-整改结果”的扬尘污染管控机制,实现4小时内问题落实整改,整改率高达80%。

在长江保护修复驻点工作中,贵阳工作组开展洋水河流域磷污染来源解析与精准治理,治理后的洋水河出境断面总磷浓度稳定在0.2mg/L以下(2018年平均0.35mg/L),解决了60多年总磷超标的老大难问题。安庆工作组为地方量身定做城区黑臭水体治理、石塘湖水源地综合治理、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等方案,为地方政府节约几千万治理经费,有效改善石塘湖、黄湖、大官湖水环境质量,均达Ⅲ类标准。乐山工作组编制《乐山市茫溪河流域2020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方案》,科技助力、精准施策,携手地方破解茫溪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难题。2020年茫溪河水质出现明显改善,水质类别由Ⅴ类提升至Ⅳ类,主要污染物总磷同比降低23.6%。咸宁工作组提出整治方案编制和排污口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开展典型小流域生态完整性评价,向政府提交斧头湖入湖河口湿地建设等政策建议,支撑管理决策。重庆工作组针对濑溪河、临江河等水质不达标问题,通过污染源识别,编制达标方案和分区管控措施,有效支撑了濑溪河、临江河等流域2020年水质考核目标的实现。嘉兴工作组通过对南湖生态系统全面调查诊断,结合关键技术工程示范研究,科学编制南湖水质提升工程方案并指导实施,解决了南湖水体浑浊、透明度低、水质长期不达标的问题。

问:如何优化和完善“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机制?

答:“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作为一种科研创新机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与时俱进,因时因地制宜,不断优化完善。从团队组建、责任落实、技术支持、资源共享、监督考核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一是严格团队条件。对团队负责人的学术影响和组织协调能力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进行负责人和牵头单位实行限项,提出驻地工作时间要求,确保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二是明确各方职责。对管理部门、大气攻关中心(长江中心)、驻点研究工作组以及地方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进行详细的规定,特别是要发挥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的作用;三是强化技术支持。大气攻关中心(长江中心)要发挥技术抓总的作用,建立统一的技术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每月至少举办1次技术培训,组织专家赴地方进行现场指导,严把研究过程和成果质量关;四是强化资源共享。建立各类数据、成果、技术管理与共享平台;五是强化监督考核。实行“月调度、季总结”制度,定期开展监督考核。加强党的领导,有条件的地方要成立临时党支部,以党建工作促进业务工作。

问:新一轮“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有何具体安排?

答:在生态环境部的统一组织下,按照《关于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的通知》(环科财函[2021]45号)要求,现已派出52个专家团队深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54个城市一线开展为期2年的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帮扶,推广应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成果,强化O3污染成因与治理研究,补齐各地O3污染防治技术、人才和能力短板,提出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综合解决方案,以科技助力地方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后续,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围绕长江、黄河流域水生态完整性保护与修复,启动“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支撑地方统筹做好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保护工作;并陆续在其他流域、海域、领域推广“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

  1. 生态环境部: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环境质量安全 防止疫情次生灾害
    2024-08-19
  2. 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如何做?生态环境部这样要求
    2024-08-19
  3. 8个专项工作组保障疫情防控高效运转
    2024-08-19
  4. 生态环境部:将疫情防治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医疗废物实行分类分流管理
    2024-08-19
  5. 湖北: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1-07-09
  6. 生态环境部:防止碳达峰变成“攀高峰” 碳市场将有序纳入水泥等高排放行业
    2021-07-09
  7.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牟平分局环境空气VOCs监测站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设备及运维采购公开招标
    2021-07-09
  8. 《关于推进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解读
    2021-07-09
  9. 生态环境部就《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2021-07-08
  10. 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积极建立完善案例指导制度
    2021-07-07
  11. 生态环境部通报优化执法方式第三批典型案例
    2021-07-07
  12. 江苏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与修复效果评估专家库拟入库专家名单公示
    2021-07-07
  13. 《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发布 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2021-07-07
  14.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环评豁免、环评类别、危废类别的回复
    2021-07-06
  15.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第一批)》
    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