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诸大建:垃圾分类是垃圾革命的序曲
诸大建:垃圾分类是垃圾革命的序曲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 无废城市固废网讯:为加速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欧盟各国普遍制订了一个由法律、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政策,
固废网讯:为加速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欧盟各国普遍制订了一个由法律、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政策,把管理目标向源头减量化延伸,通过对垃圾的全过程控制,实现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良性循环,从而减少固体垃圾的最终处置量。本文参考东京经验,探讨上海的垃圾革命。
垃圾管理是有分级目标的(如图1)。
全世界理解和接受的优先顺序一般是:第一步,运用reduce原则,从生产和消费源头减少垃圾产生;第二步,运用reuse原则,重复使用物品,例如发展共享经济减少物质消耗;第三步,运用recycle原则,进行垃圾循环利用;第四步,运用recovery原则,进行能源利用,如垃圾焚烧产生能量等;第五步,是以填埋作为最终处置方式。基于垃圾分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可以看到中国城市当前的垃圾分类是更大的垃圾革命的序曲。本文参考东京经验,探讨上海的垃圾革命。
一、人多地少、厨余垃圾较多等多种相似性决定以东京为对标对象
上海2035年要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要求各项工作瞄准国际最好水平和最高标准,因此上海城市发展经常对标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在垃圾处理问题上,上海与东京具有三方面的相似性。第一,都属于东亚人多地少的国家,无法利用大规模的土地填埋垃圾,所以不得不选择焚烧垃圾的方式。东京垃圾革命的第一步就是用焚烧替代填埋。第二,都素爱美食,生活习惯与消费结构有相近性,厨余垃圾比较多。因此,需要攻克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进行区分处理的难题。第三,东京的人口结构、城市空间架构与上海非常相近。东京的垃圾经验主要源于东京都23区,相当于上海外环线内的中心城区。在大都市中心城区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空间有限的地方如何处理垃圾问题,东京经验可以为上海提供许多启发。
二、与东京相比,上海垃圾分类和处理现状
2006年至2014年,中国生活垃圾处置的情况是,一方面,垃圾总产生量和人均产生量都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焚烧为辅。上海当时也基本如此,所以与东京相比,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差距。这也与当时上海的垃圾收集方式仍然以混合收集为主密切相关。我们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将垃圾从混合收集转变为分类收集,这是实现“垃圾革命”的第一步。
2018年,上海制定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现在,按照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推算,上海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占比40%,填埋占比40%,循环利用或资源化利用的占比20%左右。2015年,东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比例高达75%,填埋处理占比3%,这个数据已经相对稳定。与上海不同,东京将焚烧作为生活垃圾的中间处理手段,填埋作为终端处理手段,不是直接填埋垃圾,而是对焚烧过后的灰烬进行填埋。东京生活垃圾循环利用占比20%,这一比例与欧洲国家相比并不算高。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出,上海与东京的差距之一是,垃圾处理尚未转变为以焚烧为主导、填埋为终端处理的模式。而对东亚人多地少地区的超大城市来说,这是一种适宜的垃圾处理模式。
三、垃圾革命,没有退路的选择
数据显示,上海2018年垃圾总产生量约为900万吨,除以2400万常住人口,得出人均总产生量约为400公斤,即人均日产生量约为1.1公斤。且这一数值还在继续攀升。未来,上海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可能会达到1000万吨。1公斤的尺度常被用来判断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高低的对照值。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高于1公斤是高排放,低于1公斤是低排放。1989年,东京生活垃圾人均年产生量达到最高值600公斤,人均日产生量1.6公斤,当时该市的人均GDP约为2万美元,与上海2018年相当。此后,随着强制推进垃圾革命,东京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开始进入下降通道,目前这一数值已降低至0.8公斤,为历史最高点1.6公斤的一半。
衡量城市的垃圾与经济发展关系,有一个垃圾生产率的概念,也可以称为垃圾的经济密度。以人均GDP 2万美元与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1公斤为分界,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人均GDP2万美元以下、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低于1公斤的是中低收入低垃圾,人均GDP2万美元以上、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高于1公斤则是高收入高垃圾。2018年,上海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但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也高于1公斤,已跨入高收入高垃圾的行列。而东京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经进入高收入低垃圾的期望区间。因此,上海未来有两种选择,一是随着经济增长继续保持人均垃圾的高产出,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活品质退化;二是通过垃圾革命实现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低于1公斤的目标,建设生态友好的宜居城市。如同东京的垃圾革命一样,上海垃圾革命的目标应该是让经济增长与垃圾排放脱钩。因此垃圾革命是没有退路的选择。
四、东京垃圾革命演进的关键节点
东京的垃圾革命,以2000年建设循环型社会为分水岭,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时期。第一个时期的重点是处理垃圾,第二个时期的重点是减少垃圾。第一个时期经过了三四十年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60—1970年,以填埋为主导的集中处理阶段。在这一阶段,东京以垃圾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引发了百姓的不满,导致了“东京垃圾战争”,并成为垃圾革命的导火线。当时,东京的全部垃圾都送到江东区等海湾地区进行填埋。这些未经分类的垃圾中,有很多厨余垃圾,在江东区导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与环境卫生问题,当地民众开始反抗。加上当时都政府曾经策划在杉并区建造垃圾焚烧厂,遭到当地市民反对后,继续把本地的垃圾运往江东区进行填埋。江东区的民众认为不公平,发展到拒绝所有来自外区的垃圾,在马路上挖坑拒绝垃圾车进来,成为著名的“东京垃圾战争”事件。1971年,东京都政府宣布发生了“垃圾战争”,随后上上下下进行了长达四年的谈判,最后决定东京都23区各自在自己区域内建造垃圾焚烧厂。东京的垃圾革命就是这样在被动的情况下开始的。垃圾战争的结果是,都政府、各区政府、老百姓共同参与决定,采取垃圾焚烧的处理模式。后来,焚烧被称为“中间处理”,而将焚烧物填埋被称为“终端处理”。焚烧处理由23区各自进行,终端处理由东京都政府统一在填埋厂进行。
20世纪80年代是东京垃圾革命的第二阶段,开始从垃圾混合垃圾走向垃圾分类收集。当时的分类非常简单,只分成可燃垃圾与不可燃垃圾两类。其中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不可燃垃圾以填埋为主。但在填埋量大幅降低,焚烧变成主导方式之后,填埋就从并联变成串联,成为处理焚烧后飞灰的终端处置手段。随着东京垃圾焚烧比例的增加,填埋比例在1989年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少。90年代,焚烧正式成为中间处理模式,填埋成为最终处理模式。
第三阶段是1990—2000年,这是东京都23区垃圾革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当时,东京开始进一步区分资源垃圾和大件垃圾。首先,将大件垃圾从原来的二分类中拿出来,变成三分类。在1990年之后,进一步区分资源垃圾,回收利用和资源化逐渐增加。资源化的比重逐渐升高后,填埋的比重逐渐降低。
总体上看,东京垃圾革命从填埋为主,到焚烧为主,再到增加资源化利用和对大件垃圾收费三个阶段发展而来,这对于我们理解东京现在的垃圾分类情况有很大帮助。日本现在的生活垃圾是五分法,即除了有毒有害垃圾之外,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大件垃圾,这是三个发展阶段累积而来的结果。
五、借鉴东京经验加速上海垃圾分类进程
20世纪90年代,东京实现了垃圾革命第一步战略的目标,即一方面垃圾排放量达到了峰值,另一方面焚烧替代了填埋成为主导,这也是上海现在开始的垃圾革命要实现的第一步目标。2018年上海发布的“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上海所有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90%以上的居住区分类效果要达标。这个目标和1990年的东京比,是三十年的落差。如果到2030年,上海的垃圾排放量能够达到峰值,与东京比就是四十年的落差。这对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一种重要的挑战和压力,使得上海在垃圾革命上没有退路可走,不得不加快速度。
虽然上海现在的垃圾处理能力是落后的,但是在垃圾革命方面有三大后发优势。
首先,从对象上看,具有“综合”的优势。东京的垃圾分类是分步走过来的,上海作为追赶者可以在起步的时候就综合集成。上海目前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四类,就有这样的意义:一开始就把资源回收利用、堆肥、焚烧、填埋等处理方式集成起来,综合推进。虽然在推进中,主导部分会有先后之别,但总体上是综合地进行变革。这是上海垃圾四分类承载的后发优势。
第二,从过程上看,具有“倒逼”的优势。上海原来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前端不解决垃圾产生的问题,有多少产生量,末端就建多少处理设施、处理掉多少。这种后端处理模式是被动的。而现在采取的战略是,假定人均一公斤垃圾是最高值,那么就要以此为界限,设定填埋、焚烧设施的最大容量,通过框定容量不扩张,倒逼前端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在源头上减量和分类。上海的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020年的干垃圾清运量要比2019年低,就是这样的意义。
第三,从主体上看,是“治理”导向的后发优势。东京在垃圾革命中非常重要的经验,是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的铁三角。上海1996年以来就试验垃圾分类,主导的方式是部门管理而不是社会治理。现在的垃圾治理是全社会的动员和参与。在政府层面,从原来环卫部门的部门主管变成各部门的联动;在社会层面,是市民社会的自下而上参与和草根创新;在企业层面,是加强市场化的变革。这样的治理结构,将垃圾分类从部门的行动变成了全社会的大合唱,有助于加快垃圾革命的进程,缩短垃圾革命的时间。
六、垃圾革命的高目标:通过循环经济建设“无废城市”
2000年开始,东京在实现了垃圾革命的第一步——完成垃圾分类、焚烧主导和源头减量之后,开始了垃圾革命的第二步,要实现一个更高的目标:建设循环型社会。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无废城市”。
现阶段,垃圾处理做的还只是尽量减少末端处理量,用焚烧代替填埋。“无废城市”是要求城市物质流实现闭环,尽量没有垃圾排放。换句话说,是要把填埋和焚烧这样的处置方式最小化。如纽约现在的垃圾处理主要以填埋为主,纽约的无废城市计划是到2030年填埋量减少90%,只剩下10%由填埋处理,其他都在生产和消费环节,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加以避免和减少。这是垃圾革命的最高境界,也是提出循环经济的真正所向。垃圾革命的高目标要求没有垃圾排放,或者只有少量垃圾需要末端处理。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上海的最终目标也要向这个最高标准看齐。
总结以上的内容,垃圾革命包括两个阶段、两种思维(如图2)。
我们现在的思维重点是垃圾的无害化处置,兼顾资源再利用和减少处置量,这是垃圾革命的低级阶段。
从物质流的全过程看垃圾问题,最高状态的发展是物品分享,用物品的分享替代物品的拥有,这是减量化。第二个状态是物品的反复利用,例如,用玻璃杯替代一次性水杯,这是再利用。第三个状态是资源化,这是再循环,让垃圾转化为生产中的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第四个状态是无害化处置,包括焚烧和填埋。我们垃圾革命的第一阶段思路,重点是解决排放垃圾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减量,最终的革命是要进入以物品分享为主的高级状态,用较少的物质资源消耗提供较多的经济社会效用,建设成一个既幸福美满又低废无废的城市。
原标题:《垃圾分类是垃圾革命的序曲---东京经验对上海垃圾分类的启示》
上一篇:中国“碳中和”政策现状与趋势分析
-
上海杨浦区集中医学观察点的生活垃圾如何处置?专人专车专运2024-08-19
-
(聚焦疫情防控)上海组建专业队伍上门收取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生活垃圾2024-08-19
-
垃圾分类立法新进展!《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年内提请审议2021-07-01
-
超3亿!湖南邵阳市中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启动资格预审!2021-07-01
-
四川邻水县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点火成功2021-07-01
-
江西省抚州南城县餐厨垃圾处理特许经营项目招标公告2021-07-01
-
华星东方承建的云南省丽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烟气净化工程开工建设2021-06-30
-
广东东莞市桥头镇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及厨余垃圾就地处理项目公开招标公告2021-06-30
-
山西忻州市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二期项目EPC总承包(不分标段)中标结果公示2021-06-30
-
实现“全域无垃圾治理” 崆峒区环卫处打造美丽平凉新名片2021-06-30
-
广州今年有望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2021-06-30
-
湖南怀化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开工!2021-06-30
-
碳中和愿景下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路径2021-06-30
-
5.84亿!湖南耒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施工采购(EPC)总承包中标公告2021-06-30
-
光大环境总裁栾祖盛出席光大环境南阳市生活垃圾发电项目一期点火启动仪式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