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水质达标方案需要画龙点睛之笔
水质达标方案需要画龙点睛之笔北极星环保网讯:在我从事流域水污染防治40年间,从80年代开始搞输入响应分析和响应系数,至1995年治淮规划开始实行控制单元划分、项目清单,至2000年
北极星环保网讯:在我从事流域水污染防治40年间,从80年代开始搞输入响应分析和响应系数,至1995年治淮规划开始实行控制单元划分、项目清单,至2000年提出在流域内优化分配环境容量资源,在区域内优化分配技术经济投入,形成质量、总量、措施、项目、投资五位一体的规划目标指标体系,到制订十二五重点流域治污规划,以上各项内容已普及了十年。
2015年底公布的环保部的《水体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归纳了三十多年的达标方案编制经验,以至于现在只要拿起任何一本规划都有这些内容,较少看到的是画龙点睛之笔,即:关键治污行动是什么?因为两年来不断出现的新要求:环保部强调以环境质量为核心,新《水污染防治法》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改、全国发放排污许可证、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机构试点等等,特别是河长制全面推行,都需要水质达标方案在过去浏览全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体现问题导向、解决方案,真正落实“一河一策”。
一、方案需求有三大变
第一变,官员懂了。官员是决策方,决定导向,他们不仅仅满意调查、评价、方案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要达标保证率。所有的工程项目,包括修多少管网、建多少污水处理厂、治多少污染源都必须和达标贡献率相联系,说清楚在什么地点、上什么规模、用什么工艺的道理,特别是该花多少钱建、花多少钱运行。因为官员天天都在思索这些问题,并有方方面面的高手为他们出谋划策,所以说不清上述内容的方案,他们会认为水分太多,予以拒绝。
第二变,条件难了。不再是一张白纸,流域治污、水质达标已经历经30多年,容易修的管网、容易治的污染源都已经实施了,日处理1.3亿吨污水的处理厂已经建成了,在此基础上制定达标方案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技术、谨慎投资,不能任意妄为。没有新技术,单靠治污项目数量增加,很难通过审查。更为重要的是,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目标下,治污方案的综合性更为突出,对结构调整、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要求更加迫切,需要出新招。
第三变,资金紧了。这个资金指的是政府购买达标服务的钱,不达标不付款,不同于业内的有钱人,动不动签下PPP几十亿、几百亿的大单,玩的是资本;也不同于业内的挣钱人,千方百计想为自己公司的技术发明找到用户,因势力单薄拿不下一个流域,只能挣点单项辛苦钱;
更不同于业内的花钱人,这些大多数是大院大所、高等院校,有牌子、有知识,花惯了国家投资,编达标方案往往学科研究痕迹很重,会花钱不会省钱。基于上述有钱人、挣钱人、花钱人的不同出发点,面对钱紧的现实,急需出一批满足政府购买达标服务的新人,挣达标设计规划的钱,促进达标方案的实用性,快速提高。
二、达标方案四大规定动作
按照环境质量达标为核心的要求,水质达标方案有四大规定动作。
其一是河长制度,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党政一把手将分别担任河长,为河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水质达标方案,明示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的监督要求,上下游友邻行政区水量水质控制目标、河长管辖区主要水质问题和防治对策,特别是优先控制单元和优先行动计划应确保河长治污行动开好局。应提供每个治污项目与环境质量改善分担率相结合的项目清单。突破点是依靠河长制实现各部门形成合力,改变各自为政、各自招标的状况,以水质达标为主线,形成政府购买达标服务的工程招标系统。
其二是流域标准,治水必须讲流域,必须在不达标的流域制定严于国标、且在流域内分区指标宽严不同的流域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反映水质达标的污染物总量分区分配要求。现在排污许可证发放依靠排放标准,一刀切的国家排放标准难以体现具体流域、具体区域环境质量对当地污染源的削减要求和关停要求,这就必须制定流域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把当地特征行业的控制要求、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水质保护要求,一并反映在流域或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为地方实行污染源的浓度控制监督和总量控制监督提供条件。
其三是水量调度,河流流量是污染物迁移转化能力的载体,有生态流量、生态基流之说,也有枯水设计流量作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控制情景。依照《水污染防治法》,一个流域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中,对于水质控制断面所能提供的不同水期、不同时段、不同保证率条件的流量数值是水质达标方案的关键点,污染破坏往往就出现在流量突变的非常时段内,需要水利部门的支持和统筹协调,在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要求下,流域内水资源的优化调配和各类水工建筑物的优化调度都需要考虑水质达标和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水量要求。
其四是土地管理,河流的岸线和岸上的土地利用应该和河道中的水流视为一个整体,占据岸线的各类工程和设置的排污口均需得到批准,岸上的湿地资源被占用的必须退出,岸上的土地利用除了遵守主体功能区要求外,主要的是农田,应结合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土壤有机质提高目标提出管理要求,同时对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提出不同于城市污染防治老路的新做法,更多的体现分散处理、分散利用,贯彻养分还田、废物资源化、能源化,最终无害化的总方针。
三、水质达标方案三项自选动作
在水质达标方案必备的四大规定动作完成后,还应考虑以下三项自选动作:
1、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指标。在流域标准的指引下,一定要根据流域各水质控制断面对受纳污水的要求区分污水处理厂是执行排放标准?再生水标准?新生水标准?特别是要作为天然水体补给水源的污水处理厂,这样的新生水厂要全面考虑新生水进入水体的水质标准,而不是把污水处理厂所用工艺最容易达到的指标放在前面。
这样,一些流域的污水处理厂就从单纯削减污染物的功能上升到流域水质改善的水质水量调节器。确定提标改造指标还要考虑与原有工艺的最佳衔接,投资和运行费用的优化。因此要确定好这一指标,不仅需要逐个调查、一厂一个方案,而且需要向处理厂运行人员和城建口专家认真请教,实现合理的技术升级和必要的技术创新。
2、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在流域内因截污纳管有漏项,水流流动有阻隔,自然净化能力受破坏等原因出现的黑臭水体需要从水质达标方案中单独提出,根据黑臭形成原因分类提出解决方案,由于这种黑臭水体出现的区域大多是建成区,除了采用补修管网岸上治污的通用措施外,对于城市游览水体和农村风水塘、污水河,要利用各类设备快速除臭灭菌、高效充氧提高净化能力,培育复合微生物,形成新的稳定系统。要开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租赁业务和新产品验证推广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一批高新技术。
3、底泥治理方案。疏浚底泥要求是近年来与黑臭水体治理相联系出现的新问题,如果属于城市建设、环境卫生和景观要求,局部水体进行清淤早已司空见惯;出于航道升级和防洪要求清淤,也属正常;不正常的是河流水质达标是否需要清淤?
前提是必须先做底泥对水质贡献率的分析,针对水质超标项目的污染物来源有多少来自底泥释放需要量化结论,只有区分深度、长度、宽度以及每年冲淤数量的综合判断结果,才可能制定正确的底泥治理方案,成为河流达标方案的组成部分。简单说,就是不知底泥怎样影响水质就先不要动,不知底泥清除后怎样妥当处理就更不要动,天然生态系统少动为佳,不要让中国的流域水环境治理轻易地进入到处挖底泥、处理底泥的非自然循环。
可喜的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都在提升水质达标方案的一锤定音水平上攻关,力争为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提出的343个优先控制单元达标方案做出示范,带动全国其他流域和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方案制定工作,并建立河长智库和技术平台。期待在全国水质达标的行动中更多的看到他们的贡献。
延伸阅读:
分散型乡镇污水处理厂设备集约化管理的实践
73个污水处理厂运营现场技术总结
南方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与模拟典型案例分析
山西阳城县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