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陕西渭南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综述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21-03-30 15:00:31
热度:

陕西渭南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综述生活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处理 厨余垃圾处理固废网讯:“蓝色能卖钱、黑色放废纸、红色会有毒、绿色菜渣渣……”3月28日,家住渭南城区盛世华府小区的韩阿

生活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处理 厨余垃圾处理

固废网讯:“蓝色能卖钱、黑色放废纸、红色会有毒、绿色菜渣渣……”3月28日,家住渭南城区盛世华府小区的韩阿姨嘴里一边念叨着,一边将垃圾分门别类投进垃圾箱……如今,随着渭南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进,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正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习惯,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新风尚。

垃圾分类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大事”,它既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社会文明水平,又彰显了政府的综合治理能力。近年来,渭南市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美丽渭南”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基础,在好谋善作中夯实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多部门协作、多领域分工,统领全局的顶层设计和智慧布局至关重要。

为此,渭南市着力构建“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运行格局,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市政府办公室先后于2014年5月21日和2017年4月11日,分别印发了《渭南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渭南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和污水治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落地落实。为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广泛汇聚民智、集中民意,2020年4月21日,市司法局在市政府网站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市住建局起草的《渭南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在渭南电视台《环境热线》栏目进行宣传推广、答疑解惑。2020年6月7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进一步明确工作阶段性计划,全面系统安排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及末端处理,探索垃圾分类付费机制。2020年11月15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渭南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市级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夯实部门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限,于2020年12月8日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市住建局编制完成《渭南市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20-2035年),建立完善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和保障体系。

同时,市住建局指导临渭区对标“1+3+X”模式要求,出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打造特色模式。督促临渭区召开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动员会,多次明察暗访临渭区公共机构、居民小区、商场超市等重点部位,现场指出问题,督促立行立改或督办限期完成。新设置分类果皮箱和垃圾桶共计6000余套。宣教基地正在积极筹建中,在盛世华府、上上国风、海星城等多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并逐步推广。

无论是城市的管理者还是普通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归根到底要靠社会合力。渭南市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建立工作绩效考评制度,严格落实牵头部门、协作部门的监督指导责任和各县(市、区)主体责任,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渭南城区实现全覆盖。随后,全市各级各部门火速响应,在各自领域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压实责任、精心谋划、快速推进,制定了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工作模式、督查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勠力同心打响了一场垃圾分类的“持久战”。

风尚,在自觉实践中形成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场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大变革,涉及每个家庭和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那么,怎样提高广大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如何激发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热情,让绿色文明意识转换为自觉行为?

宣传引导是关键。渭南市建立“立体式”宣传平台,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宣传模式,按照“线上+线下”齐发力、“宣传+培训”两手抓的方法,借助公益短信及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优势,推送垃圾分类宣传信息,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彩页,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广而告之。同时,借助LED屏幕、公交媒介、环卫车辆等载体,动态播放垃圾分类视频及分类公益广告,从而形成多管齐下、人人知晓的浓厚氛围,逐步实现从“要我分”向“我要分”的转变。

生活垃圾分类必须从娃娃抓起!全市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幼儿园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推出“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齐动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等活动,形成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互动,使生活垃圾分类人尽皆知、人人行动。

“小朋友们,牛奶盒没有清洗就是其他垃圾,如果打开清洗了就是可回收物。你们记住了吗?”这是2021年元旦前夕,临渭区育红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活动的一幕。活动中,老师通过讲故事、播放动画视频、互动游戏等方式,让绿色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周书记,这是我今天收集的9个矿泉水瓶子,都交到咱银行……”这是临渭区蔺店镇蒲阳村垃圾兑换银行的一幕。蒲阳村党支部书记周文科告诉记者,他们的垃圾分类工作有一套完整体系。从垃圾产生的源头——村民家里开始,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一个绿色垃圾桶,主要存放其他垃圾,村民投放后,每天村上有专门的保洁员上门清理。村民每家都有一个存折,随时把家里的废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垃圾拿到垃圾兑换银行,通过称重,可转化成积分计入存折,当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后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咱们也鼓励村民在村道主动捡拾塑料瓶、编织袋等可回收物,通过这一激励措施,促成人们好习惯的养成。现在,全村人都享受上干净、清新的生活环境。”周文科如是说。

在渭南城区盛世华府小区内,红、绿、蓝、灰四色垃圾桶一字摆开,上面分别标注着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字样,非常引人注目。垃圾桶后的围墙上,贴着“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大块标牌,上面写有垃圾分类小常识。同时,小区还设有专门的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负责督导业主分类放置垃圾。

盛世华府小区物业经理告诉记者,业主可通过刷卡、微信扫码等方式投放垃圾,与投放口相对应的电子屏上还会显示垃圾的重量,并通过后台系统转化成积分记录在业主卡中或微信上,积分可以在不远处的礼品兑换机上兑换牙膏、香皂等日用品。

当下,垃圾分类的理念正一步步深入人心。

引领,在项目建设中推进

生活垃圾来自千家万户,但是,它又去了哪里?记者在渭南城区海兴城小区内一台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前找到了初步答案。

据该小区物业经理郭天保介绍,这台设备能将“吃”进去的蔬菜、五谷杂粮、果肉、软果皮等厨余垃圾,通过集成破碎、压榨、杀菌烘干、生化处理等步骤分解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机肥料。

“目前,我们每个月可处理5吨左右的厨余垃圾,生产出的有机肥不仅可以供应小区的绿化、施肥,赠予业主们家用养花,后期生产量大的话,还可以对外销售。”说起这个变废为宝的“宝贝疙瘩”,郭天保一脸的笑容。

垃圾分类后,回收处理是关键。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摆在面前:如果无法解决回收及处理成本问题,垃圾分类工作就无法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认识,渭南市按照“‘精’在投放、‘细’在收集、‘成’在处理”的基本思路,打造生活垃圾处理的“最终端”,健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定线上门分类收运模式,做到日产、日清、日处理。垃圾分类后,可回收物将运往再生资源系统实现再利用,其他垃圾运往就近垃圾转运站后实施无害化处置,有害垃圾交由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厨余垃圾由餐厨垃圾处置企业统一上门收集、密闭运输、回收处理。把加快垃圾终端分类处置项目建设作为推进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抓手和举措,丝丝入扣,环环紧扣,实现闭环运行。提前规划并迅速启动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及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截至目前,投资5.14亿元的中心城区垃圾焚烧发电处理项目已于近日动工建设,投资6000余万元建成日处理能力6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富平县焚烧发电项目投入运营,光大绿色环保大荔县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正式启用,集“分、收、运、储、处”全链条生活垃圾处置模式在渭南市初步形成。

下一步,渭南市运用“互联网+ ”等信息化手段,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为突破口,持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努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覆盖率、参与率、正确投放率及分类收运和处理量等数据纳入数字化管理平台,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过程实施全过程智能化、信息化监管,努力建设优美、整洁、靓丽的新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