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济宁2021重点产业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清单来了!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21-03-30 11:01:36
热度:

济宁2021重点产业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清单来了!生活污水治理 生态环境 济宁水处理网讯:3月29日下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

生活污水治理 生态环境 济宁

水处理网讯:3月29日下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济宁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总指挥部推进保障办公室、新旧动能转换指挥部有关负责同志介了绍济宁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工作情况和2021年建设任务。

在生态环境方面,着眼于开展采煤塌陷地生态治理修复,建设环城水资源净化区,今年续建都市区绿心、十里湖公园(二期)、如意湖公园(一期)、马场湖公园(一期)等湿地公园,推动加速形成“一环八水、十二明珠”的城市大生态格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美丽家园。成立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推进引黄西线工程(一期)、洸府河治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等6个项目,增加水资源储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城乡水环境。

2018年6月,济宁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为期4年的“项目落实年”活动。为把这项活动落到实处,济宁市建立起挂图作战指挥部体系,列出重点项目任务清单,制作作战进度图、作战保障图“两张图”,按图研究、按图指挥、按图推进、按图督战、按图问责,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胜利。工作经验相继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省内多个地市前来考察学习。2020年1月,济宁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总指挥部荣获省委、省政府“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称号。

据了解,济宁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体系在市级层面成立总指挥部,书记、市长任总指挥,相关市领导任副总指挥,全市30多个重要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下设推进保障办公室和各作战指挥部,合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交通城建、生态环保、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工作。各县市区、功能区参照市里成立指挥部,上下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作战。近三年的时间里,各作战指挥部和保障部门按照总指挥部的部署要求,闻令而动、尽锐出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齐心协力夺取了重点项目建设重大胜利。济宁新机场开工建设,鲁南高铁日照至曲阜段建成通车、曲阜至菏泽段加快推进,枣菏高速、董梁高速竣工通车,新机场高速加快建设,主城区内环高架主线通车;济宁市文化中心“一体四馆”和济宁大剧院提升了城市品位,火炬路、王母阁路、车站南路3座桥梁实现了新老城区快速连接,大二环、G327改建、济宁大道西延等一批骨干道路拉开城区框架,泗河道路、环湖大道东线工程形成了县域发展大通道;济宁市民公园、儿童公园、凤凰台植物公园等填补了城区专类公园空白,济宁学院附中红星校区等一批中小学校扩充了优质教育资源,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系列项目建成投用,济宁市公共卫生五大中心全面启动,济宁市以全国第五、全省第一的成绩夺取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新旧动能转换、园区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等方面也都取得显著成绩。

2021年度挂图作战重点项目建设任务,济宁市委、市政府研究形成了两张清单,其中,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清单110个,重点产业项目清单120个。在110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中,济宁市挂图作战总指挥部又把26个牵动性强、关注度高、重中之重的项目作为一级星标项目,由相关市级领导牵头,签订《承诺书》、立下军令状,进行重点调度推进。

在市域交通路网方面,积极融入全国全省交通大格局,聚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今年完成济宁新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明年国庆节前后转场通航,力争纳入全国干线机场;加快推进雄商高铁、济枣高铁建设,确保鲁南高铁曲菏段年底竣工通车,谋划争取济徐高铁、济商高铁,“十四五”期间力争建成“米”字形高铁网络;完成京台高速改扩建,机场高速完成90%以上路基工程,推进邹济高速(南绕城高速)、曲梁高速等项目建设,推动形成“五纵五横”高速路网;继续做好城市轨道交通、济宁至曲阜市域铁路对上争取工作。完成京杭运河“三改二”、湖西航道改造等工程,加快构建“一干双线十二支”内河航道网络。

在都市区交通体系方面,继续推进内环高架及连接线的建设,7月份全面完成地面道路施工,崇文大道跨线桥力争七一前主线通车,柳行互通立交、蔡庄互通立交年底主线贯通,共青团路北延高铁连接线年底主线通车;“十四五”期间将分步推进火炬路、济安桥路、洸河路、龙行路四条快速道路建设,实现内环高架对外与高铁、高速相联,对内与城区骨干道路相通,形成“两环八联”加“井”字形中心城区骨干路网,实现10分钟上高架、20分钟到高速高铁。

在疏堵保畅工作方面,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持续打好“治堵”攻坚战,计划实施古槐路交通疏解项目,渠化改造15处道路交叉口,启动设置潮汐车道,打通菱花南路南延等16条断头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编制完成主城区公交线路优化方案,建设经开区、西客站北、鲁南高铁3处公交场站。全面开展中心城区“三小车辆”、城市主干道停车专项整治,11月底完成城区智能交通项目建设。新建12处公共停车场,新增泊位1800个以上,高标准建设路内停车泊位5000个以上,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舒心。

在物流产业发展方面,新成立了物流产业发展指挥部,计划实施港口示范化建设、山东京杭多式联运(梁山港)、梁济运河升级改造、兖州国际陆港物流园、“快递进村”工程等10个项目,引领全市物流产业发展。持续推进港口码头整合提升,重点支持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港口发展,加快建设集装箱港口,大力发展空、铁、陆、水多式联运,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建设运河物流产业带,把济宁打造成区域物流中心城市。

在生态环境方面,着眼于开展采煤塌陷地生态治理修复,建设环城水资源净化区,今年续建都市区绿心、十里湖公园(二期)、如意湖公园(一期)、马场湖公园(一期)等湿地公园,推动加速形成“一环八水、十二明珠”的城市大生态格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美丽家园。成立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推进引黄西线工程(一期)、洸府河治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等6个项目,增加水资源储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城乡水环境。

在文卫教育方面,继续推进文化中心三期、河道总督府遗址博物馆、“运河记忆”文化街区、鲁源小镇、耕读书院等项目,弥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欠账,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解决“大班额”问题,继续推进中心城区中小学新建或改扩建。续建市立医院二期(济宁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市公共卫生中医医疗中心(市中医院新院区)、济宁健康护理学院(济宁卫校新校区)等公共卫生项目,完善我市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整体水平。新成立文旅资源整合推进指挥部,整合全市重点文旅资源,面向国内外进行宣传推介,不断扩大济宁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在新城建设方面,围绕“一核引领”战略定位,坚定不移加强太白湖新区建设,推进济宁金融中心、华强方特、新天地国际商务中心、华侨城等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继续把运河新城、蓼河新城、西部新城、颜店新城等四个新城,作为中心城区空间拓展的引擎载体和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平台,全面推动运河天文馆、麒麟岛创业基地、中关村双创基地、济宁智慧博览物流园(济宁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等方面统筹发力,促进产、城、人深度融合,加速显现新城面貌。

在乡村振兴方面,今年重点围绕运河文化带、泗河生态带、洸府河经济带和东部山区、微山湖区、黄河滩区“三带三区”布局,坚持一县一品,集中推进任城区喻屯镇“滨湖水乡”、兖州区牛楼小镇田园综合体、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金乡十里桃花田园综合体、高新区花果蔬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经开区紫薇小镇等14个项目,指导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继续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

2021年,济宁市将实施市级重点产业项目120个,包含新开工项目51个、续建项目69个;项目总投资13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0亿元。项目平均单体投资额超过11亿元,其中,总投资过10亿元项目有52个,30亿元以上项目8个,项目规模明显好于往年。项目涵盖了装备制造、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医养健康、文化旅游、现代高效农业等“十强”产业,以及围绕产业配套服务的商贸、物流和公共平台等相关领域;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57个、年度计划投资155.8亿元,数量和投资均占项目大盘子的4成,充分体现了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从区域分布看,济宁高新区、邹城市、兖州区作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引领区、先行区,集中了总投资554亿元的47个项目,项目数量和总投资均占全市的40%左右,将继续发挥全市产业项目建设引领作用。

整体来看,今年济宁市的重点产业项目突出制造强市建设,制造业项目占主导地位。120个重点项目中,制造业项目95个,总投资9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3.3亿元,数量和投资均占项目总量的80%左右。此外,兖州中欧产业园、汶上时尚智造产业园等公共平台项目也主要服务于制造业发展,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济宁市制造业强市建设必将迈上新的台阶。同时,济宁市的重点产业项目突出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含量明显提升。项目单位中,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72家,拥有国家及省级技术研发平台的65家,60%以上企业拥有自主研发能力,部分产品工艺和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如镐成永生高端装备项目引进高精度多工位步进式专用数控、专用加热装置为一体的国际先进数控锻造制造技术,产品将打破国外垄断。济宁市的重点产业项目还突出产业集群打造,强链延链补链项目加快落地。围绕工程机械、生物医药、半导体新材料等省市重点产业集群布局项目63个,山重集团研究院、纬世特半导体新材料、智能终端产业园、鲁华龙心中药智能制造等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拉长优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集聚效应,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