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无废城市”:赋能绿色提亮发展成色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21-03-18 13:00:50
热度:

“无废城市”:赋能绿色提亮发展成色无废城市 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西宁固废网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作为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旨在通过城市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推动形成绿色

无废城市 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西宁

固废网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作为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旨在通过城市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其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西宁作为西北地区和省会唯一入选的试点城市,以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为一个核心,引领驱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协同推进工业、农业、生活三大领域示范模式,积极完善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建设,创建N个无废绿色细胞引导全民共建的“134N”“无废西宁”模式基本成形。

自1月7日起,青海省会西宁全力开启了生活垃圾“强制干湿分离”试点,对12个试点小区、6605户家庭正式进行生活垃圾“强制干湿分离”,这一举措也标志着西宁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作为青海省会城市,西宁市于2019年成功列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名列,和全国10个城市一道,开启了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征程。时至今日,统筹农业、工业、生活三大领域,在完善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建设上探索出了符合省情实际、顺应西宁发展的制度体系,已初步形成基本雏形。

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是坚决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和行动自觉,但能够从全国同时申报的5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于生态地位重要且特殊的青海,必将有特点有优势,也一定会在从无到有的路径探索中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无废城市”建设,优势何在?

青海地处地球第三极,是三江之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物种、基因、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在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是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造就了特殊的省情定位,必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融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当前的青海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顺应当下、立足实际,“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无疑成为辩证处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采访过程中,当问及西宁市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优势何在时,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副调研员张全录给出了这样的回答:“青海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地位重要,西宁市作为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首位度很高,发挥着辐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随着城市骨架的拉开也将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所以在西宁市有限的面积和空间上做文章,‘无废城市’建设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当前西宁市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情况看来,其涉及工业、农业和生活三大领域,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局部处理好生活废物资源化、工业污染清洁化、农牧业高效化便是牵住了试点改革的“牛鼻子”。

工业方面,从产业布局到工业园区建设再到产业链条打造,重点打造的几大工业园区各具特色,清洁能源、中藏药、地毯纺织等产业集聚发展,循环可持续发展方式改变着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在农业领域,浓缩着我省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综合特征,种养结合、设施农业、生态牧场均兼顾着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契合点。在社会生活领域,餐厨垃圾实现了从源头收集转运到末端处理的闭合环路。

从产废源头减量、末端固体废物处理,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减量和综合利用,这不仅是多年来我省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有益尝试,也是“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坚固基础,立足生态树牢保护意识、履行政治责任、发掘发展潜力,西宁市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将助力青海加快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进程。

“无废城市”建设,路径怎么走?

1月13日,记者走进青海湘和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整体技术升级改造及炼锌尾渣无害化处理和有价金属综合回收项目。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可以通过对尾渣的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把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锌业分公司的尾矿渣、锌浮渣和硫渣等作为电炉锌粉、氧化锌烟尘、硫酸的生产原材料,“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进一步提高了工业园区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西宁作为省会城市,也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城市,有着自身特有的发展特点。自2019年西宁市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西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精心编制了工作实施方案确定46项重点任务、44个指标体系、26个无废项目,统筹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统筹城市发展布局,以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为一个核心引领驱动,西宁市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与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深度融合推进,结合“西宁蓝、高原绿、河湖清”等六大行动积极构建生态环保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立足农业、工业、生活三大领域积极打造示范模式。农业领域,瞄准高原农作物秸秆收贮体系短板,探索建立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利用示范模式,并培育和壮大农作物秸秆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0余家,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省内全量化循环利用;湟中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源县均在有机肥加工企业的带动下,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基本实现了区域内绿色循环;湟源县大力推广高原生态牧场建设,推进粮饲统筹、种养结合、草畜联动,循环发展。

在工业领域,积极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循环化、资源化、生态化发展,从源头削减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青海新型建材工贸公司推进电石渣综合利用技改和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日处理市政污泥50余吨;湟源县华铁、华晟两家公司将产生的硅微粉、白灰渣等固废由水泥企业回收作为生产原料再利用,炼渣综合利用率达到100%;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积极推进国家级循环化示范试点园区建设,大力实施水泥窑协同处置、铝灰渣循环再利用、危险废物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提升工业固废处置利用能力。

在生活领域,西宁市350余个居民小区、4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15所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居民累计20.8万户,达标占比为65%;西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餐厨垃圾处置扩建和工艺整体升级改造项目积极推进,餐厨垃圾“西宁模式”将实现升级版;生活垃圾可回收物收运网点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积极推进,西宁市医疗废物实现全收集、全处置;且全面推进绿色建筑,2019年度西宁市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60.5%,超过国家绿色建筑发展规划10个百分点。

“无废城市”建设,经验有哪些?

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细胞”之一,西宁市城东区康西市场成为了西宁市首个成功转型的“无废市场”。通过宣传、放置分类垃圾桶等措施对市场内产生废弃物实现完全妥善处置,无论是生活垃圾还是餐厨垃圾,都通过“资源回收点”“饲料回收点”等绿色循环回收点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真正实现无废。

“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打造供全省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最终目的是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无废’创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致共识,进而推动建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的‘无废’社会。”张全录告诉记者。

作为一项试点,必将承担着创经验、立示范、树标杆的重任,且试点阶段也多以建章立制、建立体系为主,试点已经历一年多时间,那么“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又形成了哪些“西宁模式”呢?

张全录娓娓道来,试点以来,西宁市紧扣国家试点方案要求,找准在实际工作中的薄弱点和关键环节,分期分步系统构建全域多源固废综合治理体系。

制度体系方面,相继制定《西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西宁市重点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引》等,修订《西宁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技术体系方面,制定《关于加强农膜使用管理促进残膜及农药兽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指导意见》,并积极开展电解铝灰渣循环再利用技术链条延伸、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和装备引进等工作。

市场体系方面,出台《西宁市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并将西宁市固体废物重点企业纳入环境信用评价范围,对所有危废经营单位实施环境责任保险。

监管体系方面,强化司法衔接,多部门联合印发《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制定《市级医疗机构可回收物分类回收指导意见》,积极开展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再生资源、餐厨垃圾等规范化处理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危废、固废处置市场。

与此同时,还制定了“无废城市”宣传方案,深入开展“无废细胞”创建工程,面向学校、社区、家庭、企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目前,西宁市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商场、绿色餐厅、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1200余个“无废细胞”。同时,深入开展“无废”理念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等“七进”活动,推动全社会“无废”理念入脑入心入行,不断提高全民共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