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大气十条”大考临近 京津冀、山西等地有哪些治霾经验?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17-12-08 11:13:33
热度:

“大气十条”大考临近 京津冀、山西等地有哪些治霾经验?北极星环保网讯:还有不到一个月,即将迎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大考”。五年来

北极星环保网讯:还有不到一个月,即将迎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大考”。五年来的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如何?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的PM10和PM2.5平均浓度为分别为47微克/立方米和82微克/立方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33%、31.3%、31.9%。以上表明,“大气十条”的目标基本完成。

回顾“大气十条”落实五年,环保部重拳出击,铁腕治霾。史上最严的“停工令”全面执行、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的督查行动“2+26”席卷京津冀地区。

22项政策措施、25项重点行业排放标准,配套政策全部实施、338个地级市具备PM2.5等六项指标监测能力、煤电超低排放改造2.9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500多万辆、“2+26”城市整治6.2万余家涉气“散乱污”企业及集群……

“大气十条”五年,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拿到了不错的成绩单。在化解钢铁、煤炭落后产能、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区域协作机制、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环境监测监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然而,虽然短时间内成效卓著,但乐观背后,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岁末年初的气象条件一向是助长PM2.5浓度的推手,一些城市的PM2.5浓度仍在不降反升。把战线拉长来看,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长期居高不下,仍存在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煤炭大省转型难的顽疾,大气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之间仍存在差距,大气污染的治理任务艰巨,未来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11月29日,在能源基金会等联合主办“治大气需持续出力——蓝天白云呼唤长效‘治气’”主题研讨会上,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研究院前副总工程师兼大气部主任杨金田指出,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使用的效率低、治理不到位是造成大气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今后还需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下功夫。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对此表示,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以来,截止到2016年底,GDP增长200倍,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了7.6倍,从5.72亿标准煤增加到43.6亿标准煤。然而在38年间,煤炭占比始终在64%以上,中国高碳的能源结构需要调整优化。

王仲颖还指出,地方省,特别是严重依赖煤炭的资源大省,如陕西、山西、西北,在经济转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弃煤可能会引起社会问题,就业、经济都会下滑,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儿呢?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另据《能源》记者了解,大气治理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同样涉及社会民生,出于经济性考虑,燃煤锅炉与散煤治理是难啃的硬骨头。

京津冀、山西、深圳治霾经验谈

在全国的空气质量污染地图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重灾区,尤为受到关注。2016年京津冀地区的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33%,提前实现“大气十条”目标。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书肖分享了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经验,提出下一个阶段,“大气十条”二期需更强调氮氧化物和VOC的减排。从污染源上要优先控制工业源和民用、商用的燃烧源的排放,同时北京市要特别重视交通源。

“2030年能源结构是决定空气质量达标的路径能不能实现的重要方面。目前电厂控制得很好了,工业行业还有比较大的减排潜力,除了对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控制,还要考虑汽车制造重点行业的VOC排放控制。”王书肖表示。

山西作为原煤供应逼近99%的煤炭大省,除了存在PM2.5复合型污染问题,还面临着“煤烟型”污染的复杂局面。山西省如何治霾,无疑吸引更多人的眼球。

山西省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孙鹏程提到颇受关注的散煤治理问题,孙鹏程表示,山西省通过电力发展的集约化提高排放效率,并通过电力发展反哺到农业,把农村散煤用电力提改。此外,山西对城中村、棚户区进行改造,使得大量散煤污染治理转化为集中供热。

孙鹏程着重介绍了山西清洁能源替代的经验,从2010年的“十二五”规划,山西就提出来要做气化山西,把全省119个县市区燃气管网建设作为“十二五”重要的任务,基本上保证县县通燃气。

在应用领域,山西走在全国前列,太原是实现第一个出租车全部电动化的城市,八千多辆出租车全部更换为电动,今年将把公交车全部更换为电动。孙鹏程还提出,不光太原市,接下来的山西各市都将按照这种模式进行。

深圳已连续4年,在取得GDP前20名的成绩的同时,空气质量排名第一。而良好的空气质量无疑有助于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提升。深圳市环科院大气所所长颜敏分享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

颜敏提出,深圳市大气治理取得如此成效,除了本地各类大气污染源的控制,产业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珠三角的协同治理是非常重要的。“深圳市第三产业的比例不断提升,从2005年到2015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深圳市限制高污染行业,并从深圳市不断地迁出,单位能耗的数值不断地下降,主要是通过依靠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和广东省的LNG项目不断使能源结构得到调整。通过实施电厂的油改气,深圳的锅炉的改造,使得深圳的清洁能源的装机容量目前达到全国最高。”

此外,区域传输对深圳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比较大,超过50%的PM2.5来自于周边的传输,因此,不仅要治理深圳本地的大气,顾及周边的减排非常重要。“对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进行改善,对深圳市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未来何为?

散煤燃烧是大气污染,尤其是北方冬季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在2017年采暖之前,环保部就联合多个部委出台了史上最严的雾霾治理攻坚方案,其中散煤治理是工作重点之一。

对于散煤治理问题,能源基金会北京办事处总裁邹骥提出了天然气过渡,主张通过分布式,以小区、以工业园区为级别进行分布式煤改气。“用十几年的时间,不晚于2030年把天然气在一次能源当中的占比提升到15%,甚至20%”。

此外,邹骥认为重要性和紧迫性经过前五年的工作和示范已经做得很到位了,未来的五年应该深入考虑的是进一步精准到位的问题。“主要是三大城市,以及长江流域,基于大数据、网格化的精细信息,以及监测数据,制定出精细的空间分布的措施,确定是用煤改电、气源热泵还是地源热泵,要用什么样的冷热电分布的系统,制定更经济有效的措施。”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马军提出,监测发布、信息公开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对保护公众的健康,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要对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公开。

马军指出,未来五年有几个方向,一是继续推进加密点的全面公开,“广州已经有60多个站点了,北京曾经是最多的,我们希望继续推进公开。”

此外,除了政府信息的公开,类似于PRTR有害物质涉及到大气排放仍没有做到公开,“立法存在着欠缺,需要补充。”马军说道。

王仲颖则提出,通过制定适当的碳价格支持碳交易运行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把电力市场作为主要工具实施成本有效的能源转型,让可再生能源在未来的能源系统发挥作用,“可再生能源的产业一定要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