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一支废弃针头之旅:医废处置行业能突破现存天花板吗?
一支废弃针头之旅:医废处置行业能突破现存天花板吗?过去3个月,作为新冠疫情的中心地,武汉高峰时每天产生240吨医疗废物,是平时产废的6倍。这些一次性医疗用品、手术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
过去3个月,作为新冠疫情的中心地,武汉高峰时每天产生240吨医疗废物,是平时产废的6倍。这些一次性医疗用品、手术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病人的排泄物等医疗废物存在巨大的病毒传染性。
激增的医疗废物都去哪了?现有的处理能力是否都将这些医废处理妥当了?2003年非典期间,关于医废处理的问题就已显现。当时中国几乎只在一线城市设有医疗废物处理中心。非典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建设已经普及到地级市。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数据,2018年近五分之二的城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负荷率在90%以上,有近三分之一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基本处于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状态。另外四分之一以上地级市尚不具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部分农村和山区医废仍未纳入收集处置等范围。
然而,17年后,医废处置基础设施的短缺问题更加焦灼。新冠期间,多家医废处置企业提供可移动设备及技术人员前往湖北支援。因处理医废的焚烧炉欠缺,甚至水泥企业也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涉疫医疗废物。
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解决方式不可持续,不仅可能增加处理人员感染的风险,还存在医废处理不充分造成空气污染的隐患。上世纪70年代,国内就曾发生过由于医废处置不当而出现乙肝流行的事故。因此,在阻断COVID-19病毒的“战线”上,医疗废物处理是“最后一公里”。能否在最后一环防止二次传染,关键看医疗废物处理的速度和手段,而这个行业正经历波澜变化。
36氪制图
医废处置行业发展缓慢,原因之一是这一行业的政策驱动属性明显。非典结束后国务院才开始规划医废处理体系。当前大部分的医废处置中心是于2005-2011年集中建成投产的,最早投运的设备如今已运行近15年。医疗废物处置设备能力不足,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医废处理需求。
同时,因为日常医废产量稳定,在无突发疫情时,医废处置市场被资本看作是一个存量市场,技术赋能空间有限,从而导致医废行业市场化节奏趋缓。一旦突发疫情,就会出现医废难以处置、积压和处置不完全的现象。
如果参照非典后该行业的发展趋势,此次新冠疫情或将加速医废处理领域的市场化。加上COVID-19的长尾影响远超非典,医废处理或成重要的刚需之一。有数据统计今年全国新增口罩垃圾产量约16.2万吨,全国医废产量增幅或将超25%。
疫情期间,一支废弃的针头究竟会何去何从?为此36氪采访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投资人和企业,并从以下几个问题剖析医疗废物处置行业的现存掣肘和未来潜力:
1.医废处置是个什么样的行业?
2.科技能对医废处置行业带来多大变化?
3.谁为医废处置买单?
4.医废处置还能向市场化再进一步吗?
5.这个领域即将迎来爆发期吗?投资价值在哪里?
医废处置是个什么样的行业?
医疗废物主要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废共分五类,包含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实际上,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因其污染的特殊性,医疗废物分类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执行。
36氪制图
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消失的路径是怎样的呢?大到废弃的人体组织、小到一支针头,从产生到处置完毕都必须经过严密打包、密封和可监控运输,最终经过高温焚烧等手段进行销毁。
这一路径的具体线路为:医院内的科室负责分类、消杀和打包日常医疗废物,转运至院内的存储点;再由专用车辆运输至医废处置中心。一般每个地级市都有一个专门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由政府颁发许可证后准入经营。
36氪制图
医废处置中心的处置手段有高温焚烧法、高温蒸汽灭菌法、化学消毒法、等离子体法、卫生填埋法等。其中高温焚烧法是医疗垃圾处理领域的主流技术,原因在于焚烧法适用于各种传染性医疗垃圾,因为医疗垃圾的重量中,92%为可燃性成分,不可燃成分仅为8%,在一定温度和充足的氧气条件下,可以完全燃烧成灰烬。
36氪制图
图片来自汕头市人民政府网站
在整个医废处理过程中,医废处理中心作为最后一环十分关键。通常,这些医废处理中心的参与方主要包括政府、个人和社会资本。其中一部分是传统危险废物处置企业,一部分是各地政府旗下的半事业单位式的处置公司,还有部分是专营的医废处置企业。
这些医废处置企业大部分是非市场化的经营企业,它们首先要获得“经营许可证”才可进入正常运营状态。这也导致处置中心引入社会资本相对困难、市场开放性有限,从而导致医废处置技术的迭代缓慢。以江苏省县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为例,申领材料对技术人员、运输工具、设备和技术都有特殊的要求。
医废处置企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类:BOT(Build-Operate-Transfer)、OT(Operate-Transfer)和自营。BOT模式即建造—运营—移交,它意味着政府委托企业建立医废处置中心,让渡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权,即有收费的权利,最后再转交给政府,也是这一领域最主流的商业模式。OT模式是“运营—移交”,和BOT相比无需承担建造的成本;自营则是医废处置企业自己负责建设和运营。
“(BOT)再往前推一步就是PPP。”峰瑞资本关注环保项目的副总裁马睿接受36氪采访时说。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成为企业的合作伙伴,与社会资本共担风险。
在定价上,医废处理企业多按床位或重量收费。一种是处置费由患者承担,计入医疗服务成本,不再向患者额外收取。另外一种是按照重量收费,从医院的利润中提取。医废处置的单价相对固定,由地市物价局制定。上海2018年度有床位的医疗卫生机构按床位的收费标准是每天3.9元/床;按照重量的收费标准是3.3元/kg。
此外,少数城市医废处置费由医院和患者共同承担。还有部分城市的医废物处置得到政府补贴,如河南省济源市每年由市财政补贴医疗废物处置费用60万元。
目前,根据中国医废产量的规模可估算出当前医废处置市场的体量约在百亿元左右。
这里我们做一道算数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92万张,通常病床使用率在80%左右。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展中国家每张病床每天产生0.5-2.5kg医疗废物,我们假设中国每张病床产生医废为1kg/天,那么2019年全国产生医疗废物约260万吨;床位计价的医疗废物处置价格以2.5元/kg计算,2019年中国医疗废物处理市场规模超过65亿元。
近来随着新冠疫情带动的医废处理需求,根据平安证券的研究,2020年全国医废产量增幅将超过25%,那么该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超80亿元。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医疗机构应急增加X射线影像设备用于肺炎诊断,环评可豁免2024-08-19
-
被申请破产企业有35万余只口罩,法院紧急处置提供市场急需2024-08-19
-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六不放过” 卢龙县市场局开展“地毯式”检查2024-08-19
-
关注疫情防控 | 医疗物资紧张啥时才能缓解?2024-08-19
-
上海杨浦区集中医学观察点的生活垃圾如何处置?专人专车专运2024-08-19
-
黑龙江省领导检查医疗养老机构应对疫情工作情况2024-08-19
-
疫情当前,城阳这家公司这样做:保障全市35家医疗机构医疗织物的清洗消毒服务2024-08-19
-
湖南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战地日记:病人需要健康宣教和心理建设2024-08-19
-
福建省15家医院部分医疗抗疫物资紧缺,向社会发布募捐公告2024-08-19
-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优先为最美“逆行者”寄递物资 秦皇岛邮政为支援武汉医疗队开通绿色通道2024-08-19
-
上海成立疫情相关消费争议处置协调小组:涉疫投诉“日报告”2024-08-19
-
“岗位,就是我们的战位”——解放军支援湖北医疗队战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2024-08-19
-
长春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为防控疫情捐赠医疗物资2024-08-19
-
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我们愿意挡在疫情之前2024-08-19
-
(聚焦疫情防控)湖北农村地区新设70多家医疗机构防控疫情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