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疫情之下:我从揪心旁观到主动隔离的九天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24-08-19 23:39:04
热度:
疫情之下:我从揪心旁观到主动隔离的九天原创 凹凸镜DOC 凹凸镜DOC然而湖北人又做错了什么?可能就和我一样,因为工作,因为生活,莫名其妙有感染的风险,莫名其妙地被贴上了标签,莫名
原创 凹凸镜DOC 凹凸镜DOC
然而湖北人又做错了什么?可能就和我一样,因为工作,因为生活,莫名其妙有感染的风险,莫名其妙地被贴上了标签,莫名其妙成了不受欢迎的人。然而已经承受这场灾难最重的人,绝对不应该成为不良情绪的发泄口。
田中达也作品 Virus Block(拦防病毒)
从揪心旁观到主动隔离的九天
作者:一念
1
现在想起来,身在疫情相对较弱的陕西,对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发生根本性转变,应该是以1月20日为分水岭的。
早在1月15号左右,单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已经开始,同事在提到时面带忧色,认为它的危险性并不像当时报道的那么简单。
然而由于此次疫病源发地在国内,对于具体状况并不是很清楚,也无法给出更多判断。
1月19日,湖北给出的疫情通报仍是“可防可控”,但在单位例行的早餐谈论时间,有医学专业的同事提出,以当前现有掌控的情况,代价最小、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封城”。
“封城?”我们几乎惊呼出声,作为九省通衢、人口过千万的武汉,封城听起来犹如天方夜谭。马上有同事否认:“不可能,怎么也不会到封城的地步!中国近代史上因为疫病封城仅有一例,而且封的是个小县城。武汉是不可能的。”另一位同事闷闷一句:“你们忘了《致命流感》这部电影了?”
大家都不说话了,这部电影被剪辑后曾经作为教学片在单位放映,大家都看过,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偷渡者,他所携带的致命病毒几乎给一个城市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铲车抓着几十具尸体在空中撒落的画面历历在目,一个年轻同事把饭盘一推,大声说:“好啦好啦,不说这个了,到点了,上班干活。”
中午吃饭时间,我约同事李恒去医院看望准备给心脏动手术的另一位同事刘嘉。我特别叮嘱他,戴上口罩,到病房里也不要摘掉,“特殊时期,大家都能理解。”然而放眼大街上,没有戴上口罩的占绝大多数,反而显得戴着N95的我和李衡像个异类。
我想起父母,就打了个电话提醒他们,电话里,母亲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明快,对此次疫情完全没有感知,我只能尽量把事情说得严重,连哄带吓地说服她答应不外出、戴口罩、勤洗手。
同事所在医院位于高新区,有着洛可可式的精致外观,名声不菲、收费颇昂,然而它的心内病房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不足十平米的房间被四张病床塞得满满当当,四位病人加上各自陪护共八个人挤在一起,我们几乎连插脚的地方都没有。
问候了几句,放下礼品,我们就逃跑般的匆匆出了病房,健康的人有时很难对病人“感同身受”,反而会有种本能的逃避感和不适感,正如现在其他省人对于湖北省、武汉人的感觉。一边是同情,一边却忍不住要离得远远的。
陕西记者探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2
1月23日,武汉正式宣布封城。
这一消息出现在群里时,大家几乎都惊呆了。就在前一天晚上,我还和闺蜜傅蜜蜜,一名医学博后讨论过封城的问题,她的观点也是“可行但不可能”,然而,从“有限的人传人”到全面封城,仅仅只有72个小时。
蜜蜜本来已经订好了回来的车票,约好了要一起去太白滑雪,去大雁塔广场拍汉服写真。但早在1月20日,她就决定不回来了,她在我们三个人的闺蜜群里,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目前没有特殊治疗手段,最好的防护就是隔断加隔离。
随着武汉被封城,大众对于新型冠状肺炎的恐慌达到了新的高度,大家纷纷指责武汉,为什么要去吃野味、为什么疫情通报如此滞后、为什么在对疫情已有一定认识的状况下还要举办“万家宴”?
有人po出了封城前一刻的武汉机场,每个人都面色惊惶,只要能走,随便买一个班次都行。有人在微博上晒出离开武汉后享受蓝天白云的照片,下面骂声一片,虽然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在类似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选择。
1月23日下午,陕西确诊3例,这意味着陕西也丧失了暂时性的安全,靴子已经落地,大家在朋友圈里纷纷发出过年谢绝走亲访友的图片或段子。我们接到“假期拟赴鄂人员情况摸底表”,委婉地劝说鄂籍同事取消回家行程。
同事接到通知,全员取消休假,在岗工作。90后同事吴小倩退掉了返家的车票,我们试图安慰她,她毫不在意地笑了笑,说:“我的同学,都在医院加班加点地拼命,我这个算什么啊?”
1月24日,应该是史上最平静的大年夜。我们已经早早告知父母,今年取消所有走访,安心在家,父母表示理解。同事群里,也很少有人发声,更没有人像往年那样嘻嘻哈哈地发红包,不断攀升的疫情数字,像块沉甸甸的石头,让每个人都无法轻松。
陕西记者探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3
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三点,我正式接到人事处通知,下午16:00,出发赴机场值班,带上身份证件和洗漱用品。我心里清楚,这是迟早的事。当年非典肆虐,几乎所有同事都在机场工作过,因为某些时候,疫情的隔断只能靠人力去扛,作为单位相对年轻的一员,我早有准备。
同一批去的有8人,包括两名医学专业的同事,与以往不同的是即使在车上,也没有人摘掉口罩,大家极力回避谈论疫情,然而三言两句,又不可避免地绕了回去。有人故作轻松地调侃:“我们小区今天停了一辆鄂字头的车,结果邻居报警了。”大家心事重重地在口罩后面发出低沉的笑声。
到了机场,同事张扬来接应我们,他一脸疲惫,从他口中我们得知,因为武汉机场已经关闭,所以本来原定在武汉降落的国际航班会分散到重庆、西安、成都等几个机场,这无形中给我们很大压力。
国际航班时间长,环境密闭,人员密度大,航班上有发病旅客会很容易传染其他人,而旅检的任务就是要把发病旅客和他的密切接触者“筛”出来,避免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
说来轻松,做起来难度是很大的。因为经历了长途飞行的旅客往往都疲惫不堪,对于任何延误自己时间的行为都很排斥,事实上几乎每个在旅检工作过的小姑娘,都被乘客骂哭过。
昨天晚上,某国际航班的武汉籍旅客有发热,在他被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阴性之前,同班次的乘客都需要被留观。鉴于目前的特殊情况,很多酒店拒绝接受他们入住,张扬和其他同事只能找到一个小型室内体育场,让他们暂时待在那里,这一停留,就是一个晚上。当然,张扬也陪着他们,在体育场里坐了一夜。
“大家都还配合,除了少数人外,并没有人太为难我们,不过为难也是正常,大过年的,谁愿意被关在那个破地儿,可是我们也没办法。如果疫情从我们手里传出去,别的不说,自己这关就过不了。”张扬双眼通红,苦笑着揉脸,他已经有三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了。
1月21日,在武汉天河机场,工作人员对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图片来自网络)
4
我们8个人分成两班,我和另外三名同事上白班,晚上五点到九点,中间有夜班同事接班,再接着从凌晨四点上到早上十点。
我们很快和专家组商量出了初步方案,简单做了分工,我和一名男同事张旭阳在检疫区外维持秩序,另一名男同事和医学专业的付珊珊留在区内。
隔在我们之间的是一道门,旅客在经过这道门时,红外测温摄像头会捕捉到他们的体温并实时显示在监控屏上。体温异常的乘客会被要求再走一遍,如果继续显示异常,就会立刻有另外的同事跟进做下一步处理。
在等待航班的空隙,专家组的同事提出,为了抑制疫情扩散,在同航班所有人员体温确定正常之前,能否让所有旅客暂时不要通关。
这样建议的原因是因为个人信息保护,我们无法获知所有旅客的准确信息,如果航班上有人发病,我们只能拦截在他后面的乘客,但在他前面通关的乘客已经散落各处,很难统计。所以截止目前,经常会看到有信息提示某航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请同航班的乘客去指定地点接受检查。而如果现在按照专家组的建议,就能保证迅速筛查到患病乘客的密切接触者。
有同事提出异议,目前为了检疫的需要,已经放慢了开舱速度,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过检疫,如果再让整机的乘客等待至最后一个乘客监测完,恐怕会引起大面积的旅客情绪失控,同时,旅检场所有限,恐怕会引起大面积的旅客情绪失控,同时,旅检场所有限,恐怕也容不下一个航班的所有乘客。
最后商量的结果还是以疫情防控为重,旅检科的同事去和边检协调,得到的回复是可以,我们都松了口气。
24家航空公司发布涉武汉航班机票免费退改政策(图片来自网络)
航班陆续到了,我们投入工作,由于事先调整了隔离带的宽度和拐弯次数,并没有任何拥挤。我站在入口边上,每当有戴帽子的旅客走过,我都会提醒他们,请在过通道时摘掉帽子,因为测温点在额头,如果有遮挡会影响结果的准确。
可能是因为大家对疫情严重程度已有充分认识,所有的乘客都很配合。几位戴着头纱的回教妇女告诉按照她们的宗教头纱是不能摘掉的,我要求她们尽量把头纱往上掀,露出额头。有些很小的小孩子伏在父母肩头已经睡着了,头上严严实实盖着帽子。我不得不硬起心肠提醒他们,摘掉帽子,把小孩子的脸正面对着摄像头。有的小孩子梦中惊醒,哭了起来。
虽然绝大部分乘客都戴上了口罩,还是有个别人没有做任何防护,我忍不住提醒他们,在这个状态下“裸奔”是很危险的。他们嘴里嗯嗯着,脸上却不以为然。
有几名乘客复测后温度还是偏高,被其他同事带入检疫室,用水银温度计再次测温,并被询问近日有无去过武汉。如果同时符合1.体温高。2.有武汉直接或间接接触。3.呼吸道疾病特征。三个指标,就需要进一步取样测试并留观,同时通知疾控。
幸运的是,我们值班的这段时间里,并没有同时符合这三个指标的人,有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在检疫室复测体温时情绪激动,哭喊着自己没有发烧、没有生病,一个人带孩子已经很辛苦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处处针对她。付珊珊一边安慰她,一边把手放在她肩头,轻轻按了按,她慢慢安静下来。
夜里十一点多的时候,夜班同事来替我们。我们回到休息的地方,摘掉口罩,发现脸已经勒出了两道深深的印子。我不禁想到,我们才戴了七个小时,那些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医生和护士呢?
1月22日,汉口火车站,医护人员对进站旅客的体温进行检测。(图片来自网络)
5
休息了四个多小时后,1月26日凌晨四点,我们再次来到旅检现场。夜班的同事姚伟脸色疲惫,他们这个班里有航班出现了符合三个指标的人员。疑似病例已移交疾控作进一步诊断,排在她后面30多个同航班乘客被安置到了酒店。
“那她前面的旅客呢?昨天不是说要确定全部正常才能让乘客通关吗?”姚伟一脸倦容地摇了摇头。这种临时性的管控严格意义上并没有条款依据,又涉及两个部门间的协调,实际操作难度很大。
姚伟低声说:“唉,昨天晚上被移交疾控的是个妈妈,带着孩子,在救护车里等了四个多小时,太受罪了。好在昨天留观的乘客被送到酒店了,但是有好多人从武汉旅游出来,却回不了武汉,他们并没做错什么,却都要无家可归了,唉。”他眼圈有点红。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点点头,也“唉”了一声。
凌晨四点到十点这个时间段里也没有出现“三标符合”的乘客。在等待乘客的间隙,付珊珊面色苍白,她有偏头痛,但昨天匆匆赶来没有带药,我让她休息,她摇摇头,低声说:“必须要有专业组人员随时在。”隔了一会,从卫生间回来,勉强笑着说:“我吐了。这下能撑住了。”
十一点左右,有其他组同事来接班,我们乘车返回西安,经过简单的洗漱,我倒头就睡。
下午六点左右,我接到同事电话,夜班同事检疫的客机上,有一名疑似病例,陕西多家媒体提示同航班的旅客和机组人员去指定地点接受检查。我不仅一怔,虽然我没有和这位乘客直接接触过,但是和姚伟他们是有近距离接触的,从公开报道来看,新肺炎接触即有风险。
我从未感觉到疾病离我如此之近,我机械地打了几个电话,告知我已经主动将自己隔离,近期任何人不要来我这里。
六点多的西安,天已经快黑了,我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感觉世界对我而言变成了一座孤岛。我想起了前几天去看望同事时医院的情景,想起群里发的其他医院的情景,在正常状况下,都觉得医院是很难让人愉快的地方,何况现在这种非常时期,如果我要被送进去,我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我把信息发给了同一班的姚伟和张旭阳,姚伟很平静,他说他已经把自己隔离了,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张旭阳在值班群里发出了信息,没有回应。
在那则要求同航班乘客及机组人员去指定地点检查的新闻下面,有人提出,相应的地勤、海关、边检人员也应去检查,不能忘了这些给大家服务的人。
我把情况告诉了蜜蜜,她也觉得目前这种情况下,隔离是最好的方式。她说:“全当给自己放个假。”同事青苹也发来微信,说:“没事的,多喝水,多吃水果,适当锻炼。”她马上也要去旅检了,我告诉她要做好个人防护。我又给吴小倩打了电话,她认为这种有限接触致病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又叮嘱我:“隔一下吧,以防万一。”
陕西记者探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6
1月27日,我机械地打开百度疫病地图,看着节节攀升的数字,苦笑了一下,原来只是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可是当自己有可能成为其中一员时,感觉是不一样的。我忍不住问自己:“为什么会是我。”另一个声音马上回答:“为什么不能是你?”
微信里,各种消息漫天飞,很多村子门口拉上了条幅,客气一点的是:“谢绝外村人员入内。”不客气的是“严禁入内。”有些从湖北回来的人员被反复上门排查,严重一点的,就被人骂着让滚出去。
然而湖北人又做错了什么?可能就和我一样,因为工作,因为生活,莫名其妙有感染的风险,莫名其妙地被贴上了标签,莫名其妙成了不受欢迎的人。然而已经承受这场灾难最重的人,绝对不应该成为不良情绪的发泄口。
我只是间接接触了一名病人,已经近乎情绪失控,那么整天面对无数病患,连续工作无眠无休的医生和护士呢,他们如何克服自己的恐惧,如何头也不回地走进隔离病房,把家人留在身后?
姚伟发了一条朋友圈,“湖北人是无辜的,看着小孩子被折腾得颠沛流离,心里很难受。”在昨天的工作中,他和另一名同事多次为那名乘客测温,填表,安抚,感染的风险最大。然而,他没有表现出哪怕一点点的抱怨。
蜜蜜发来信息:“亲爱的,怎么样了啊?”我笑了笑,回过去:“目前没事,在写一篇文,和自己主动隔离有关的。”她说:“太好了,等不及先睹为快啊。”
1月27日,我在群里看到一则信息,航班上的机组工作人员告知乘客,机上有武汉籍乘客需要配合检疫,乘客顿时乱成一团,有哭叫的,有嚷嚷着武汉人不要到处害人的,有抱怨机组没有事先通知的。
如果我没有在自我隔离,我不知道我在面对这些状况时,会不会也有类似的反应,可是此时,我只是笑笑,平静地关闭了视频。
在这场灾难里,很少有人能置身事外,我不知道明天会面对什么,然而,我知道,恐慌、焦虑、抱怨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当我敲下最后一个字符时,天已经完全黑了,那又怎样,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
陕西记者探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征稿启事
如果你有关于这次疫情的非虚构故事和纪实摄影的作品也可以投递给我们,我们的邮箱是aotujingdoc@163.com
原标题:《疫情之下:我从揪心旁观到主动隔离的九天》
阅读原文
然而湖北人又做错了什么?可能就和我一样,因为工作,因为生活,莫名其妙有感染的风险,莫名其妙地被贴上了标签,莫名其妙成了不受欢迎的人。然而已经承受这场灾难最重的人,绝对不应该成为不良情绪的发泄口。
田中达也作品 Virus Block(拦防病毒)
从揪心旁观到主动隔离的九天
作者:一念
1
现在想起来,身在疫情相对较弱的陕西,对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发生根本性转变,应该是以1月20日为分水岭的。
早在1月15号左右,单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已经开始,同事在提到时面带忧色,认为它的危险性并不像当时报道的那么简单。
然而由于此次疫病源发地在国内,对于具体状况并不是很清楚,也无法给出更多判断。
1月19日,湖北给出的疫情通报仍是“可防可控”,但在单位例行的早餐谈论时间,有医学专业的同事提出,以当前现有掌控的情况,代价最小、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封城”。
“封城?”我们几乎惊呼出声,作为九省通衢、人口过千万的武汉,封城听起来犹如天方夜谭。马上有同事否认:“不可能,怎么也不会到封城的地步!中国近代史上因为疫病封城仅有一例,而且封的是个小县城。武汉是不可能的。”另一位同事闷闷一句:“你们忘了《致命流感》这部电影了?”
大家都不说话了,这部电影被剪辑后曾经作为教学片在单位放映,大家都看过,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偷渡者,他所携带的致命病毒几乎给一个城市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铲车抓着几十具尸体在空中撒落的画面历历在目,一个年轻同事把饭盘一推,大声说:“好啦好啦,不说这个了,到点了,上班干活。”
中午吃饭时间,我约同事李恒去医院看望准备给心脏动手术的另一位同事刘嘉。我特别叮嘱他,戴上口罩,到病房里也不要摘掉,“特殊时期,大家都能理解。”然而放眼大街上,没有戴上口罩的占绝大多数,反而显得戴着N95的我和李衡像个异类。
我想起父母,就打了个电话提醒他们,电话里,母亲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明快,对此次疫情完全没有感知,我只能尽量把事情说得严重,连哄带吓地说服她答应不外出、戴口罩、勤洗手。
同事所在医院位于高新区,有着洛可可式的精致外观,名声不菲、收费颇昂,然而它的心内病房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不足十平米的房间被四张病床塞得满满当当,四位病人加上各自陪护共八个人挤在一起,我们几乎连插脚的地方都没有。
问候了几句,放下礼品,我们就逃跑般的匆匆出了病房,健康的人有时很难对病人“感同身受”,反而会有种本能的逃避感和不适感,正如现在其他省人对于湖北省、武汉人的感觉。一边是同情,一边却忍不住要离得远远的。
陕西记者探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2
1月23日,武汉正式宣布封城。
这一消息出现在群里时,大家几乎都惊呆了。就在前一天晚上,我还和闺蜜傅蜜蜜,一名医学博后讨论过封城的问题,她的观点也是“可行但不可能”,然而,从“有限的人传人”到全面封城,仅仅只有72个小时。
蜜蜜本来已经订好了回来的车票,约好了要一起去太白滑雪,去大雁塔广场拍汉服写真。但早在1月20日,她就决定不回来了,她在我们三个人的闺蜜群里,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目前没有特殊治疗手段,最好的防护就是隔断加隔离。
随着武汉被封城,大众对于新型冠状肺炎的恐慌达到了新的高度,大家纷纷指责武汉,为什么要去吃野味、为什么疫情通报如此滞后、为什么在对疫情已有一定认识的状况下还要举办“万家宴”?
有人po出了封城前一刻的武汉机场,每个人都面色惊惶,只要能走,随便买一个班次都行。有人在微博上晒出离开武汉后享受蓝天白云的照片,下面骂声一片,虽然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在类似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选择。
1月23日下午,陕西确诊3例,这意味着陕西也丧失了暂时性的安全,靴子已经落地,大家在朋友圈里纷纷发出过年谢绝走亲访友的图片或段子。我们接到“假期拟赴鄂人员情况摸底表”,委婉地劝说鄂籍同事取消回家行程。
同事接到通知,全员取消休假,在岗工作。90后同事吴小倩退掉了返家的车票,我们试图安慰她,她毫不在意地笑了笑,说:“我的同学,都在医院加班加点地拼命,我这个算什么啊?”
1月24日,应该是史上最平静的大年夜。我们已经早早告知父母,今年取消所有走访,安心在家,父母表示理解。同事群里,也很少有人发声,更没有人像往年那样嘻嘻哈哈地发红包,不断攀升的疫情数字,像块沉甸甸的石头,让每个人都无法轻松。
陕西记者探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3
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三点,我正式接到人事处通知,下午16:00,出发赴机场值班,带上身份证件和洗漱用品。我心里清楚,这是迟早的事。当年非典肆虐,几乎所有同事都在机场工作过,因为某些时候,疫情的隔断只能靠人力去扛,作为单位相对年轻的一员,我早有准备。
同一批去的有8人,包括两名医学专业的同事,与以往不同的是即使在车上,也没有人摘掉口罩,大家极力回避谈论疫情,然而三言两句,又不可避免地绕了回去。有人故作轻松地调侃:“我们小区今天停了一辆鄂字头的车,结果邻居报警了。”大家心事重重地在口罩后面发出低沉的笑声。
到了机场,同事张扬来接应我们,他一脸疲惫,从他口中我们得知,因为武汉机场已经关闭,所以本来原定在武汉降落的国际航班会分散到重庆、西安、成都等几个机场,这无形中给我们很大压力。
国际航班时间长,环境密闭,人员密度大,航班上有发病旅客会很容易传染其他人,而旅检的任务就是要把发病旅客和他的密切接触者“筛”出来,避免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
说来轻松,做起来难度是很大的。因为经历了长途飞行的旅客往往都疲惫不堪,对于任何延误自己时间的行为都很排斥,事实上几乎每个在旅检工作过的小姑娘,都被乘客骂哭过。
昨天晚上,某国际航班的武汉籍旅客有发热,在他被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阴性之前,同班次的乘客都需要被留观。鉴于目前的特殊情况,很多酒店拒绝接受他们入住,张扬和其他同事只能找到一个小型室内体育场,让他们暂时待在那里,这一停留,就是一个晚上。当然,张扬也陪着他们,在体育场里坐了一夜。
“大家都还配合,除了少数人外,并没有人太为难我们,不过为难也是正常,大过年的,谁愿意被关在那个破地儿,可是我们也没办法。如果疫情从我们手里传出去,别的不说,自己这关就过不了。”张扬双眼通红,苦笑着揉脸,他已经有三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了。
1月21日,在武汉天河机场,工作人员对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图片来自网络)
4
我们8个人分成两班,我和另外三名同事上白班,晚上五点到九点,中间有夜班同事接班,再接着从凌晨四点上到早上十点。
我们很快和专家组商量出了初步方案,简单做了分工,我和一名男同事张旭阳在检疫区外维持秩序,另一名男同事和医学专业的付珊珊留在区内。
隔在我们之间的是一道门,旅客在经过这道门时,红外测温摄像头会捕捉到他们的体温并实时显示在监控屏上。体温异常的乘客会被要求再走一遍,如果继续显示异常,就会立刻有另外的同事跟进做下一步处理。
在等待航班的空隙,专家组的同事提出,为了抑制疫情扩散,在同航班所有人员体温确定正常之前,能否让所有旅客暂时不要通关。
这样建议的原因是因为个人信息保护,我们无法获知所有旅客的准确信息,如果航班上有人发病,我们只能拦截在他后面的乘客,但在他前面通关的乘客已经散落各处,很难统计。所以截止目前,经常会看到有信息提示某航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请同航班的乘客去指定地点接受检查。而如果现在按照专家组的建议,就能保证迅速筛查到患病乘客的密切接触者。
有同事提出异议,目前为了检疫的需要,已经放慢了开舱速度,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过检疫,如果再让整机的乘客等待至最后一个乘客监测完,恐怕会引起大面积的旅客情绪失控,同时,旅检场所有限,恐怕会引起大面积的旅客情绪失控,同时,旅检场所有限,恐怕也容不下一个航班的所有乘客。
最后商量的结果还是以疫情防控为重,旅检科的同事去和边检协调,得到的回复是可以,我们都松了口气。
24家航空公司发布涉武汉航班机票免费退改政策(图片来自网络)
航班陆续到了,我们投入工作,由于事先调整了隔离带的宽度和拐弯次数,并没有任何拥挤。我站在入口边上,每当有戴帽子的旅客走过,我都会提醒他们,请在过通道时摘掉帽子,因为测温点在额头,如果有遮挡会影响结果的准确。
可能是因为大家对疫情严重程度已有充分认识,所有的乘客都很配合。几位戴着头纱的回教妇女告诉按照她们的宗教头纱是不能摘掉的,我要求她们尽量把头纱往上掀,露出额头。有些很小的小孩子伏在父母肩头已经睡着了,头上严严实实盖着帽子。我不得不硬起心肠提醒他们,摘掉帽子,把小孩子的脸正面对着摄像头。有的小孩子梦中惊醒,哭了起来。
虽然绝大部分乘客都戴上了口罩,还是有个别人没有做任何防护,我忍不住提醒他们,在这个状态下“裸奔”是很危险的。他们嘴里嗯嗯着,脸上却不以为然。
有几名乘客复测后温度还是偏高,被其他同事带入检疫室,用水银温度计再次测温,并被询问近日有无去过武汉。如果同时符合1.体温高。2.有武汉直接或间接接触。3.呼吸道疾病特征。三个指标,就需要进一步取样测试并留观,同时通知疾控。
幸运的是,我们值班的这段时间里,并没有同时符合这三个指标的人,有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在检疫室复测体温时情绪激动,哭喊着自己没有发烧、没有生病,一个人带孩子已经很辛苦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处处针对她。付珊珊一边安慰她,一边把手放在她肩头,轻轻按了按,她慢慢安静下来。
夜里十一点多的时候,夜班同事来替我们。我们回到休息的地方,摘掉口罩,发现脸已经勒出了两道深深的印子。我不禁想到,我们才戴了七个小时,那些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医生和护士呢?
1月22日,汉口火车站,医护人员对进站旅客的体温进行检测。(图片来自网络)
5
休息了四个多小时后,1月26日凌晨四点,我们再次来到旅检现场。夜班的同事姚伟脸色疲惫,他们这个班里有航班出现了符合三个指标的人员。疑似病例已移交疾控作进一步诊断,排在她后面30多个同航班乘客被安置到了酒店。
“那她前面的旅客呢?昨天不是说要确定全部正常才能让乘客通关吗?”姚伟一脸倦容地摇了摇头。这种临时性的管控严格意义上并没有条款依据,又涉及两个部门间的协调,实际操作难度很大。
姚伟低声说:“唉,昨天晚上被移交疾控的是个妈妈,带着孩子,在救护车里等了四个多小时,太受罪了。好在昨天留观的乘客被送到酒店了,但是有好多人从武汉旅游出来,却回不了武汉,他们并没做错什么,却都要无家可归了,唉。”他眼圈有点红。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点点头,也“唉”了一声。
凌晨四点到十点这个时间段里也没有出现“三标符合”的乘客。在等待乘客的间隙,付珊珊面色苍白,她有偏头痛,但昨天匆匆赶来没有带药,我让她休息,她摇摇头,低声说:“必须要有专业组人员随时在。”隔了一会,从卫生间回来,勉强笑着说:“我吐了。这下能撑住了。”
十一点左右,有其他组同事来接班,我们乘车返回西安,经过简单的洗漱,我倒头就睡。
下午六点左右,我接到同事电话,夜班同事检疫的客机上,有一名疑似病例,陕西多家媒体提示同航班的旅客和机组人员去指定地点接受检查。我不仅一怔,虽然我没有和这位乘客直接接触过,但是和姚伟他们是有近距离接触的,从公开报道来看,新肺炎接触即有风险。
我从未感觉到疾病离我如此之近,我机械地打了几个电话,告知我已经主动将自己隔离,近期任何人不要来我这里。
六点多的西安,天已经快黑了,我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感觉世界对我而言变成了一座孤岛。我想起了前几天去看望同事时医院的情景,想起群里发的其他医院的情景,在正常状况下,都觉得医院是很难让人愉快的地方,何况现在这种非常时期,如果我要被送进去,我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我把信息发给了同一班的姚伟和张旭阳,姚伟很平静,他说他已经把自己隔离了,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张旭阳在值班群里发出了信息,没有回应。
在那则要求同航班乘客及机组人员去指定地点检查的新闻下面,有人提出,相应的地勤、海关、边检人员也应去检查,不能忘了这些给大家服务的人。
我把情况告诉了蜜蜜,她也觉得目前这种情况下,隔离是最好的方式。她说:“全当给自己放个假。”同事青苹也发来微信,说:“没事的,多喝水,多吃水果,适当锻炼。”她马上也要去旅检了,我告诉她要做好个人防护。我又给吴小倩打了电话,她认为这种有限接触致病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又叮嘱我:“隔一下吧,以防万一。”
陕西记者探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6
1月27日,我机械地打开百度疫病地图,看着节节攀升的数字,苦笑了一下,原来只是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可是当自己有可能成为其中一员时,感觉是不一样的。我忍不住问自己:“为什么会是我。”另一个声音马上回答:“为什么不能是你?”
微信里,各种消息漫天飞,很多村子门口拉上了条幅,客气一点的是:“谢绝外村人员入内。”不客气的是“严禁入内。”有些从湖北回来的人员被反复上门排查,严重一点的,就被人骂着让滚出去。
然而湖北人又做错了什么?可能就和我一样,因为工作,因为生活,莫名其妙有感染的风险,莫名其妙地被贴上了标签,莫名其妙成了不受欢迎的人。然而已经承受这场灾难最重的人,绝对不应该成为不良情绪的发泄口。
我只是间接接触了一名病人,已经近乎情绪失控,那么整天面对无数病患,连续工作无眠无休的医生和护士呢,他们如何克服自己的恐惧,如何头也不回地走进隔离病房,把家人留在身后?
姚伟发了一条朋友圈,“湖北人是无辜的,看着小孩子被折腾得颠沛流离,心里很难受。”在昨天的工作中,他和另一名同事多次为那名乘客测温,填表,安抚,感染的风险最大。然而,他没有表现出哪怕一点点的抱怨。
蜜蜜发来信息:“亲爱的,怎么样了啊?”我笑了笑,回过去:“目前没事,在写一篇文,和自己主动隔离有关的。”她说:“太好了,等不及先睹为快啊。”
1月27日,我在群里看到一则信息,航班上的机组工作人员告知乘客,机上有武汉籍乘客需要配合检疫,乘客顿时乱成一团,有哭叫的,有嚷嚷着武汉人不要到处害人的,有抱怨机组没有事先通知的。
如果我没有在自我隔离,我不知道我在面对这些状况时,会不会也有类似的反应,可是此时,我只是笑笑,平静地关闭了视频。
在这场灾难里,很少有人能置身事外,我不知道明天会面对什么,然而,我知道,恐慌、焦虑、抱怨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当我敲下最后一个字符时,天已经完全黑了,那又怎样,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
陕西记者探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征稿启事
如果你有关于这次疫情的非虚构故事和纪实摄影的作品也可以投递给我们,我们的邮箱是aotujingdoc@163.com
原标题:《疫情之下:我从揪心旁观到主动隔离的九天》
阅读原文
-
疫情中的武汉诗人②:写诗是支持我们的精神力量2024-08-19
-
武汉市委书记表示对疫情刚开始的一些行为表示内疚愧疚和自责的心态2024-08-19
-
香港新增第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患者曾到过武汉2024-08-19
-
瞒报家属从武汉返乡、违规外出参加聚餐、编造传播虚假疫情信息,广西这些干部被立案审查2024-08-19
-
人民日报海外版: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2024-08-19
-
武汉火神山医院顺利通电,两座“小汤山”模式医院全部通电2024-08-19
-
意大利两名武汉旅客确诊新冠肺炎,网友心里五味杂陈2024-08-19
-
武汉市委书记回应春节假期延长多久:依疫情控制情况而定2024-08-19
-
瑞典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患者曾去过武汉2024-08-19
-
武汉金银潭医院20名新型肺炎患者集体出院2024-08-19
-
传化捐300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首批84除菌液抵达武汉2024-08-19
-
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冠病毒!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2024-08-19
-
周先旺:武汉地区共有6万余名医务工作者参与救治和疫情防控2024-08-19
-
周先旺:武汉24家定点医院中有一家因未达条件取消定点2024-08-19
-
武汉市长:武汉103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治愈,含重症患者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