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全文|《“十三五”安徽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17-09-26 23:17:11
热度:

全文|《“十三五”安徽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北极星环保网讯:北极星环保网获悉,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三五”安徽省城镇生活

北极星环保网讯:北极星环保网获悉,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三五”安徽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省“十三五”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意见的公告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我委起草编制了和《“十三五”安徽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并征求了省有关单位以及各市发展改革委、污水垃圾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现予以公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加,积极建言献策。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17年9月20日至2017年9月26日。欢迎各界人士通过网络、传真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邮寄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中山路1号,邮政编码:230091,电话:0551-62601839,信封上注明“征求意见”字样)。电子邮箱:ahsfgwhzc@163.com,传真:0551-62601839。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2017年9月20日

“十三五”安徽省城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前 言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我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水平,切实有效解决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问题,着力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依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编制了《“十三五”安徽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是城镇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是人民安全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十二五”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十二五”安徽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无害化处理率明显提高,到2015年底,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26723吨,设市城市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55%,县城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3.31%,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无害化处理率目标,较2010年设市城市和县城无害化处理率64.56%和9%分别提高了34.99和74.31个百分点;城乡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和收运模式更加完善、高效,全省建制镇均建成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设施,生活垃圾收运范围向乡镇、行政村以及自然村延伸,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处理”等多种模式;存量治理效果明显,全省完成15座渗滤液处理站的升级改造工程,总规模4430吨/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十二五”期间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受限条件多,周边居民反对意见大,导致选址难;环卫设施项目属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大多来源于政府财政投资,因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且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故对环卫设施主动投入意愿不强,项目融资难;生活垃圾分类推进难;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不够成熟;生活垃圾收运未能全部密闭化。为此,“十三五”期间应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继续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建设,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拓展服务范围,加快垃圾收运处理领域的市场化进程,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最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规划》范围包括22个设市城市、55个县城、836个建制镇,总面积5312.1平方公里,总人口3726.3万人,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省环保督察的相关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加快推进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范设施运营管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拓展范围。合理规划设施建设,在设市城市和县城重点布局处理设施,推动共建共享,统筹建设城市、县城、建制镇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覆盖到建制镇。

因地制宜,强化监管。针对安徽省南北地区差异大,各地城镇化率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科学合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先进适用的处理技术,经济条件较好、垃圾产生量较大,垃圾热值适宜的地区优先采用焚烧等资源化处理技术。加强运营管理和监督,保障处理设施安全、达标、稳定运行。

分类回收,促进利用。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因地制宜制定分类办法,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分类投放、回收、运输、处理相衔接的全过程管理体系,促进生活垃圾回收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衔接,实现源头减量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创新驱动,多元协同。大力推行PPP、特许经营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鼓励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水平。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