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环保行业机会!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19-08-08 09:00:58
热度: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环保行业机会!水处理网讯: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近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

水处理网讯: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近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划计划,对此,小编就直接为各位看官划重点了,希望对大家的市场选择和业务选择有所帮助:

1、大气领域:

——大力推进燃煤锅炉和窑炉清洁能源替代,推进重点行业“煤改气”:拥有“煤改气”技术和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企业,是机会;

——优化大湾区空气监测网络,联合开展VOCs(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拥有低成本VOCs在线监测解决方案的企业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应该不会很大。

2、流域治理领域:

——推进深圳河、广佛跨界河流、茅洲河、淡水河、石马河、东莞运河等流域综合整治:看似机会很多,但结合“到2020年,基本消除大湾区内地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的说法,只能说明,这些项目都已经名花有主。

3、固废领域:

——加快建设一批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项目:如果你的企业是从事水泥生产的,且地处大湾区,恭喜你,你的生意来了;

——推进大湾区共同研究探索垃圾焚烧处理:小编不是很明白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指探索跨区域协同焚烧处理?是指在垃圾分类的大背景下探索垃圾焚烧处理的新模式?留待各位看官自行探索吧……

4、土壤修复领域:

——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开展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示范:刚性规定+政策鼓励,大湾区的土壤修复市场要启动了。

5、近岸海域领域:

——强化与港澳水生态环境领域合作、建立健全海岸线动态监测机制、加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开展滨海湿地跨境联合保护活动:如果你想提前布局下一个10年的大热门领域,你可以开始布局了,但还是青葱商业模式的思考入手。

6、绿色工业领域:

——开展造纸、印染、制革等高污染行业清洁化改造+推进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致力于工业清洁生产、工业节能环保的企业,行动起来吧;

——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下一批的环保园区、环保小镇将诞生于大湾区。

事件回顾:

近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强调推荐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制定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指标审核及管理办法。全面完成工业涂装、印刷、制鞋等重点工业企业低挥发性原料改造。大力推进燃煤锅炉和窑炉清洁能源替代,推进重点行业“煤改气”。加强“车、油、路”统筹,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提前实施机动车国VI排放标准。优化大湾区空气监测网络,联合开展VOCs(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到2020年,大湾区内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PM2.5浓度年平均值不超过34微克/立方米。

统筹陆海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重要江河水质提升工程,实施东江、西江及珠三角河网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进深圳河、广佛跨界河流、茅洲河、淡水河、石马河、东莞运河等流域综合整治,到2020年,基本消除大湾区内地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推进珠江口近岸海域综合整治,大力整治不达标入海河流。到2020年,大湾区内地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

加强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开展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示范,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行为。加快建设一批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项目。加快大湾区内地的固定污染源排放许可制全覆盖,全面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强化证后监管和处罚,实现“一证式”管理。推进大湾区共同研究探索垃圾焚烧处理。

打造生态防护屏障。加快建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推进珠三角绿色生态水网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强化与港澳水生态环境领域合作。建立健全海岸线动态监测机制。加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开展滨海湿地跨境联合保护活动。建立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到2020年,大湾区内地森林覆盖率达到52%。

完善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和污染源管理制度。建立大湾区环保交流合作机制与平台。实施环保信用评价和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推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行动。(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大湾区内地各市)

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建立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指标体系。推广碳普惠制试点,推动粤港澳碳标签互认机制研究与应用示范。推进低碳试点示范,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试点项目。推广绿色消费,倡导绿色居住、出行。加强城市绿道、森林湿地步道等公共慢行系统建设。

推动湾区经济绿色转型。完善主体功能区产业政策,对涉及落后产能、设备、工艺的项目一律实施禁入。开展造纸、印染、制革等高污染行业清洁化改造。推进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生产企业落实废弃产品回收责任。

法律为基,模式为魂,浙江农村污水处理在领跑

2019年,浙江省在201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意见》的基础上推出全国首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法规《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条例(草案)》,继续完善农村污水治理的法律环境,持续推动浙江农村污水处理全国领跑。按照和谨咨询质-量-价方法来深入分析浙江农村污水市场机会:

首先看质量:虽然浙江省在2015年就推出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技术导则》,明确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指标,但其中大部分排放指标只是延用了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和二级标准执行,而且污染物控制指标明显减少,例如BOD、总氮等指标都没有明确要求,纵向来看,越来越多的污水排放指标从一级A向地表Ⅳ提升,我们坚信未来浙江农村生活污水指标一定会有更高要求;

其次看数量:2018年发布的《浙江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废水要达标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到2022年,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2%以上,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初步测算一下,2017年,浙江总人口4953万人,城镇人口比重68%,按照乡镇人口在城镇人口比重50%计算,乡镇人口1684万人,按照浙江现有915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1.84万人,按照乡镇100升/人.天用水量,污水50升/人.天计算,平均每个乡镇污水产生量为920吨/天;到2022年,按照浙江近年人口自然增长率5%和城镇人口比重每年1%的增长率估算,浙江乡镇人口将有28%增长,加上用水量增多、污水处理率提升等因素,每个乡镇接近2000吨/天的污水产生量,乡镇污水处理量在现有基础上很可能翻一番,如果加上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废水,乡镇污水处理量可能会有几倍的增长,很多重点镇的污水处理量将达到万吨级。

最后看价格:短期看工程市场,将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统一计算,预估农村生活污水新建投资按照3000-5000元/吨来计算,浙江省农村污水工程市场将达到几十亿元的市场规模;中期看运营市场,浙江有些乡镇区域已经在供水费中包含污水费而且近年污水费由0.4元/吨上调到0.8元/吨,每年将是几亿元的稳定运营市场,而随着农村污水运营中电费、人工、药剂、维修等成本控制,污水费用的完整征收将产生运营盈利;长期看衍生市场,如果能够和分布式发电、肥料、节水农业、中水利用以及其他的环保业务结合起来,污水厂将呈现更大的盈利空间,而其中蕴含的农村消费大数据更为乡村消费、乡村物流的拓展呈现巨大的想象空间。

综合以上质-量-价因素分析,和谨认为浙江农村污水市场面临重大市场机遇;2018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的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浙江农村污水市场成为全国标杆,同样具备巨大的品牌机遇;但也面临很多挑战,第一是法规的落地执行决定市场能否启动,第二是商业模式的拓展决定市场能否扩大,第三是运营能力提升决定市场能否持续。

2017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56元,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浙江农村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其生态水平。《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中国内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重点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左右。城镇化率达到70%之前都是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其中的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国农村污水市场机会分析可以参见近期和谨评论“新蓝海:找准农村水务开拓的发力点”。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省份能够借鉴复制浙江经验,我们也期待美丽中国出现更多的“美丽乡村”!

原标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环保行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