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与世界接轨 打破壁垒发行绿债
与世界接轨 打破壁垒发行绿债国际上没有一套统一的、有较高公信力的绿色标准,这与各个国家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转型路径不同有关。目前我国结合五个试验区的试点经验,下一步将推动建立国
国际上没有一套统一的、有较高公信力的绿色标准,这与各个国家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转型路径不同有关。目前我国结合五个试验区的试点经验,下一步将推动建立国内统一、国际接轨的绿色标准。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列为十大任务之一。该报告指出,“改革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培育一批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在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上,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市场,绿色债券一直是先行者。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布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稳步前行,2018年绿色债券发行额突破300亿美元。如何进一步开放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如何打破壁垒,与国际绿色债券市场融合?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副主任曹明弟、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
我国绿债发行增长显著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在过去一年里增长显著。报告显示,符合国际绿色债券定义的中国发行额达到2103亿元人民币(312亿美元),符合国际定义的中国绿色债券占全球发行量的18%。与2017年的1578亿元人民币(235亿美元)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33%。如果纳入仅符合中国国内定义的债券,2018年的贴标绿色债券总发行量达到2826亿元人民币(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2%。
这首先得益于我国政策的推动。钱立华和吴琦向本报记者表达了同一观点。在钱立华看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绿色发展正式成为指导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十九大报告中,更提了15次绿色、43次生态,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千年大计”,“两山理论”写入党章;新环保法实施,“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陆续颁布。中国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政策连续且密集出台,显示了绿色发展的决心和力度。
钱立华认为,我国绿色融资需求巨大,绿色债券能更加匹配绿色项目融资需求。据多家机构估计,中国每年需要3万亿至4万亿元的绿色投资,投资于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而政府只能出资10%至15%,85%至90%需要商业资本支持。而发行绿色债券成为企业开发中长期绿色项目的重要融资渠道。
吴琦认为,我国绿色发展市场空间巨大,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重要融资手段,吸引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广泛参与。此外,绿色债券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渠道,对于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融资成本优势,更高的信息披露要求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中长期投资者。
吴琦告诉记者,随着我国金融开放深化,境内外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促进了境外资本参与国内绿色债券市场。绿色债券发行优惠政策不断加码(包括发行条件逐步放宽,发行享受绿色通道),发行场所日益多样化(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跨市场、机构件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等),发行类型也较为丰富(绿色金融债、绿色企业债、绿色公司债、绿色中期票据、绿色ABS、绿色PPN等),发行地域也不断扩大,助推了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
在曹明弟看来,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原因在于潜在供应多,有多种多样的绿色项目需要融资,类型丰富,规模大。绿色定义明确,便于操作。绿色债券标准对可以利用债券获得融资的绿色项目有明确的界定,便于监管者、第三方认证机构、投资者识别。制度体系较为完整。虽未强制要求,但大部分绿色债券都经过了第三方认证,具有较好的公信力,绿色债券的市场认可度较高。我国绿色转型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为绿色债券的持续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创造了巨大的实际需求。
亟待与国际标准接轨
我国绿色债券发展虽然稳步增长,但与国际标准接轨还存在差距。报告指出,由于缺乏透明度、将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发行人一般用途,或被国际定义所排除的项目融资等原因,一些在国内被认为是绿色的债券并不能被国际投资者认可。报告显示,中国有713亿元人民币(108亿美元)的绿色债券与国际绿色债券定义不符,但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或国家发改委指引的要求,这占中国绿色债券发行总额的26%。
曹明弟告诉记者,我国绿色债券标准与国际标准在实质性内容上并无太大的差别,主要在具体行业、项目分类上,根据各自的惯例、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有所不同。主要的实际障碍在于对煤炭的看法。国际绿色债券标准一般把化石能源相关的项目排除,而我国根据现实国情,一直把煤炭的清洁生产和利用纳入绿色债券的支持范围,既考虑了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地位的情况,又考虑对其绿色化发展给予支持。这是符合我国经济、能源绿色转型道路的,需要坚持。
在吴琦看来,国际上没有一套统一的、有较高公信力的绿色标准,这与各个国家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转型路径不同有关。比如,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就与欧美等国以油气为主对绿色标准的需求和紧迫性有较大区别。而且,国内的资源环境政策体系、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都不健全,也制约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国内的绿色标准也未统一,从产业监管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的角度,对于绿色金融标准都有不同的认定和考核标准。正如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所说,目前央行、证监会、国家发改委等已有些基础,结合五个试验区的试点经验,下一步将推动建立国内统一、国际接轨的绿色标准。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标志着国内绿色金融标准的统一。下一步,在《目录》的基础上,将逐步在金融、价格、财税、投资等方面制定以《目录》为基础的细化目录和子目录。
绿色债券发行趋势扩大
据Wind数据,2018年国内发行的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共18只,规模为141.43亿元,较2016年增加了12只。钱立华介绍,中国绿色ABS募集资金的使用涵盖各种绿色领域,如可再生能源、低碳建筑、水管理和低碳运输。同时,绿色ABS抵押品类型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大多数中国绿色ABS由应收账款担保,包括出售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应收款、应收租赁款、绿色商业建筑抵押贷款、电动汽车租赁和上网电价应收账款等。
越来越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加入到绿债市场中。据Wind债券数据库统计数据,2018年分别有20家城商行和9家农商行发行绿色金融债,2016年这个数字仅为10家和1家。国内绿色债券市场的评级结构逐渐丰富,2018年首次出现了A+级别的绿色债券,反映出全市场参与绿色债券发行的趋势正在不断扩大。
作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国之一,中国探索绿色债券国际化之路,引领如绿色“一带一路”等绿色倡议,编制《绿色熊猫债手册》以促进国际绿色发行人进入中国,发展中国香港的绿债市场。援引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的统计数据,2018年,离岸发行的绿色债券占中国发行总额的23%,海外市场发行人类型多样化,除了大型的商业银行以外,还有天津轨道交通、武汉地跌等非金融企业和地方政府企业发行了离岸绿色债券。2018年,卢森堡证券交易所与上海清算所签署合作协议,为国际投资者提供获取中国绿色债券信息的通道,并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绿色债券通道,在其平台上展示中国境内绿色债券。
原标题:绿债市场规模扩大 须打破壁垒接轨国际
-
海绵城市——理念与方法2019-03-21
-
照明制造、改造等技术被列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03-20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的通知2019-03-20
-
沪郊基层推进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第三方管理2019-03-19
-
董战峰: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取得实效2019-03-19
-
百强技术--氨法脱硫 真正绿色生态的环境治理发展趋势!2019-03-19
-
董战峰:实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2019-03-19
-
IIGF观点丨我国股票市场绿色融资的情况分析及建议2019-03-19
-
绿色产业发展是未来重点 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绿色金融有望成为今年环保工作亮点2019-03-16
-
污水100%回用!天使之城洛杉矶要在2035年前打造绿色水城2019-03-15
-
袁直委员:着力发展绿色、长效、无二次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2019-03-15
-
黄色沙漠变身“绿色银行”2019-03-13
-
推动冶金工业走节能低碳绿色发展之路 共同破解冶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难点和痛点2019-03-13
-
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将迎新突破2019-03-13
-
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支撑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