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全文 |《广安市城乡污水处理条例》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18-12-27 09:05:25
热度:

全文 |《广安市城乡污水处理条例》2019年3月1日起施行水处理网讯:水处理网获悉,《广安市城乡污水处理条例》已由广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8年10月1

水处理网讯:水处理网获悉,《广安市城乡污水处理条例》已由广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8年10月17日通过,由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8年12月7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1号

《广安市城乡污水处理条例》已由广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8年10月17日通过,由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8年12月7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8年12月13日

全文如下:

广安市城乡污水处理条例

(2018年10月17日广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2018年12月7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城乡污水处理的管理,保障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全运行,防治水污染,实现水洁净,保护水生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广安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辖区内城乡污水处理的规划,城镇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建设、运营、维护、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污水收集相关排水活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污水处理应当遵循尊重自然、科学规划、配套建设、保障安全、综合利用、城乡统筹的原则。

第四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城乡污水处理工作,应当将污水处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通过财政预算和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统筹安排建设城乡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提高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利用率。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建设、运营维护等工作的组织管理,监督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单位的污水处理工作,指导、督促村民委员会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

河湖长分级分段领导辖区内污水处理工作,监督相关部门履行职责,统筹协调解决污水处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是污水处理主管部门(以下称污水处理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城乡污水处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市、县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规划、水务、农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审计、公安等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城乡污水处理监督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 鼓励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

鼓励、支持污水处理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促进污水的再生利用和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第七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污水处理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污水处理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污水处理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污水处理提供便利。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保护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义务,并对危及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安全的行为,有权向污水处理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水务等部门进行举报。

市、县级人民政府对在污水处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八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污水处理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规划、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水务、农业等有关部门编制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污水处理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在城乡规划中,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用地及防护间距应当予以预留和控制。城乡规划和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确定的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用地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第十条 建设单位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的要求,对污水集中处理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组织编制排污口设置方案、水土保持方案、防洪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文件,并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备案。

第十一条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选址应当科学合理,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要求,禁止将排污口设置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

污水处理主管部门依据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结合技术进步,合理确定近期规模、预测远期规模,比选确定成熟可靠的工艺。

污水处理设备、工艺与材料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强制性标准。

第十二条 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应当全覆盖。

城镇新区的开发建设,应当按照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确定的建设时序,优先安排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站等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镇区域未建污水处理设施,或者已建但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年度改造计划进行改造,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并将改造计划的执行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十三条 新建城镇排水设施应当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对原有雨水、污水合流的排水设施,应当制定雨水、污水分流分治的改造规划,列入年度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雨水、污水分流改造可以结合旧城区改建和道路建设同步实施。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将城镇污水管与雨水管连接。

第十四条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同步建设污水处理在线监测设备,监测数据纳入以县级为基本单元的数字化监管平台,并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在线监测设施联网。

第十五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支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新建农民新村聚居点应当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农村人口聚集程度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鼓励其他农村区域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城镇周边的村庄,可以通过铺设污水管道或者建设污水泵站,将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站进行集中处理。

在农村区域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经营实体,对产生的污水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六条 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应当满足实用性、经济性的要求,选用成熟稳定、实用低耗、易于维护的处理技术和设备,污水处理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等部门应当给予技术指导。

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给予适当补贴,具体补贴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七条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并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内,将竣工验收报告及相关资料报污水处理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 运营与维护

第十八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的运行模式。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污水处理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招标投标、委托等方式确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设施运营维护单位负责管理,并签订运营维护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第十九条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维护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履行以下义务:

(一)建立健全运营维护管理、安全生产和水质检验等制度,配备必要的技术人员和驻厂管理人员,并组织相应人员对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进行日常巡查、维修和养护,保障安全运行;

(二)不得擅自停运全部或者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因检修等原因确需停运或者部分停运的,应当在九十个工作日前向污水处理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三)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依法开展自行监测,并保存好完整的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禁止篡改、伪造监测数据;

(四)保证出水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按规定向污水处理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送污水处理水质和水量、主要污染物削减量等信息;

(五)确保恶臭污染治理设施、噪声振动污染控制设施等完备和正常运行,防止产生新的污染;

(六)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设置消防设备、安全防护栏、防滑梯、警示牌以及救生装备等安全设施;

(七)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主要污染物减排档案,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漏报本条例规定的各项资料;

(八)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