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电动汽车碳排放争议辨析与原因解读
电动汽车碳排放争议辨析与原因解读 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碳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占全球排放总量的近30%。为防止全球变暖、履行国际义务,近
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碳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占全球排放总量的近30%。为防止全球变暖、履行国际义务,近年来中国政府签署了多项减排协议:2014年,中美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中国提出将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在2015年的巴黎气候会议上,中国进一步承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可见,低碳化已经升级为国家战略。
规模庞大的汽车产业牵涉面广、关联性强,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在碳排放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在国家降低碳排放的总体目标下,汽车产业责无旁贷。当前,中国明确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车辆电动化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政府持续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初露曙光,2015年销量超过33万辆,跃居全球第一。日前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更是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2020、2025和2030年的销量目标分别定在了200万、700万和1500万辆,以期新能源汽车为实现国家节能环保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电动汽车碳排放存在巨大争议
然而,关于电动汽车是否比传统内燃机汽车更为低碳,学术界和产业界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对此,许多研究机构先后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不同研究的结果差异较大,由此也产生了巨大的争议。我们汇总了近十年来的主要相关研究结果,通过比较发现:以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汽油车的碳减排幅度这个指标衡量,多数研究认为电动汽车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减排效果,甚至早期有一些学者作出了电动汽车碳减排幅度超过50%的乐观估计;而最近几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各方的预测逐步趋于保守,不过不同预测之间的差别依然较大。如有研究认为电动汽车可以实现20%以上的碳减排;但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认为电动汽车会导致碳排放增加。正确解读以上争议,对于科学评估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低碳化进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将直接影响国家的战略决策和导向。
争议辨析与原因解读
实际上,出现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各方的研究对于影响电动汽车碳排放的因素有不同的假定,从而导致评估结果的明显差异。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深入分析不同研究的基本假设,即对影响电动汽车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和客观评估。
电动汽车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生产阶段排放、车辆能耗比值(电耗/油耗)、电网碳排放强度、车辆使用情景(强度、寿命)、电能传送效率等。其中比较核心的因素是车辆能耗比值、电网碳排放强度以及电能传送效率。
1、车辆能耗比值
车辆能耗比值即电动汽车百公里电耗与汽油车百公里油耗的比值(kWh/L)。这个参数的合理选取,是汽油车与电动汽车能够进行客观比较的前提。不同研究对于车辆能耗比值的选取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对于油耗6L/100km左右的汽油车,有研究者认为与之可比的电动汽车电耗应在12kWh/100km左右,而有的研究者却认为相应的电动汽车能耗应在20kWh/100km以上。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进一步发现,车辆能耗比值假定的较大差异,对于电动汽车碳减排效果的影响很大。为此,我们汇总了近年来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量产电动车及其对标的基础汽油车型,根据实际数据进行了测算,得出车辆能耗比值平均约为2.2。结合相应的数据离散性分析,我们认为能耗比值区间在2.0~2.5之间较为合理。如果假定偏离这个区间太大,研究的可靠性就值得商榷,极有可能存在明显的偏向性。一些研究之所以得出电动汽车碳减排效果不明显甚至增加碳排放的结论,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选取的车辆能耗比值远高于合理区间。像上面提及的后一个研究,车辆能耗比值高达3.3,这样极端的假设使电动车的碳排放直接从“天堂”坠入“地狱”,其结果具有极大的误导性。
3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一文看懂电动汽车是否能全部取代燃油车?2023-11-30
-
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汽车孰好孰坏2023-11-30
-
补贴下坡 限行助推电动汽车销量2023-11-30
-
电动汽车增程 甩掉里程忧虑2023-11-30
-
混合动力汽车保养注意事2023-11-30
-
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2023-11-30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工作原理2023-11-30
-
李克强以新能源汽车破题详解“新经济”2023-11-30
-
“十三五”电动汽车展望 电池决定发展重点2023-11-30
-
政策大力支持 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产业大爆发2023-11-30
-
新能源汽车背后被忽视的碳排放2023-11-30
-
甘肃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6—2020年)2023-11-30
-
混合动力汽车的六大关键技术2023-11-30
-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有缺点对比分析2023-11-30
-
后补贴时代 电动汽车零部件出路在哪?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