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外资企业陷困局 电池目录与补贴分离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6-11-29 11:01:31
热度:

外资企业陷困局 电池目录与补贴分离   从今年4月份起,前三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推到、动力电池目录前三批重审,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欲将动力电池目录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挂钩

   从今年4月份起,前三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推到、动力电池目录前三批重审,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欲将动力电池目录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挂钩的消息曝光后,三星、LG、SK等外资电池企业就开始进入恐慌期。立刻开始紧锣密鼓的研究政策,抓紧电池目录的申请,但是截至到6月20日第四批符《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发出,也未有一家外资电池企业进入目录。与此同时,是外资电池企业开始接不到中国整车厂订单的局面。

动电池目录,新能汽车补贴,电动汽车,外资企业,三星电池

  随着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完善,有接近政策制定的行业专家表示,“动力电池目录作为行业规范条件,经过讨论认为不应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挂钩,电池只要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的相关技术标准,就可以获得补贴。”这样的消息对于外资电池企业或许感到利好,但这意味着外资企业将重新获得在中国发展的机会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即使电池目录不挂钩补贴,外资电池企业的发展前景也未必乐观。

  新规范对电池企业产能提出高要求

  对比15年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新版规范条件在产能方面要求大幅提升,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亿瓦时,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千万瓦时。系统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000套或40亿瓦时。

  这样的高标准,根据安信证券的产能统计,到2016年年末能够达到产能标准的企业也只有比亚迪和CATL两家。据了解,LG在南京工厂2016年的产能能够配套5万辆纯电动车,而三星在西安的工厂能配套4万辆纯电动车,即使按照每辆电池装100kWh来算,2016年的产能也就只有50亿瓦时和40亿瓦时。因此根据产能要求,目前这两家企业也将无法进入电池目录。

  本土电池企业的实力逐渐增强

  对于此前外资电池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强势竞争,电池专家曾表示“质疑国家出台动力电池目录是为了保护本国生产企业,认为我国动力电池的技术水平仍落后于日韩,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在锂电池最初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国内的电池技术水平确实与世界差距较大,而当前中国电池水平基本能达到与国际水平并行。除了技术的原因,外资电池企业之所以有竞争力,是因为三星和LG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采取了低价的进攻策略,电池价格明显低于国内市场当前的动力电池价格水平。

  随着我国关于动力电池的技术规范逐渐完善,产品的整体水平也将有大幅提升,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也将更具优势。很多整车企业都曾明确表示,不会再选择外资电池企业电池了,也有外资电池企业表示,“订单签订不顺利,已经感受到压力。”这其中可能就包括近期宣布暂停在华建电池厂的SK。

  受国际关系的影响

  除了电池目录对外资电池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限韩令也是一股大趋势影响下的不利因素。由于美国、韩国强势联合部署“萨德”反导弹系统,使得中韩关系出现裂痕。作为本土整车企业,即使国家没有强制要求,可能一些企业也会主动放弃和韩国电池企业的合作。那么,韩国电池企业若想获得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机会,也许还得要看中韩关系进展情况。如果外资电池企业不能够有所突破,恐怕随着本土电池企业的成长,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