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制造业新政,将让电动车降价潮从中国蔓延到全球?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3-10-23 12:19:42
热度:

制造业新政,将让电动车降价潮从中国蔓延到全球?制造业的皇冠是汽车工业,其与政策的绑定最深,受政策变化的影响也最大。比如,一个购置税减半就能促进几百万人去买车,再比如一个禁止某类排放

制造业的皇冠是汽车工业,其与政策的绑定最深,受政策变化的影响也最大。比如,一个购置税减半就能促进几百万人去买车,再比如一个禁止某类排放,就能瞬间将几家车企从地球上抹去,就像日本车当年在美国超过本土品牌快速上位。

而政策对汽车产业造成的影响一般分成3种,第一种是倡议型,鼓励去做某些事,整体积极不过影响不大,第二种是直接型,发布之后就能快速改变市场,此类政策是大家最常见,感知最多的,诸如购置税、电池补贴这种消费相关的。而第三种,是会带起蝴蝶效应的,它的显现周期可能几年,也可能是十几年,不过一旦显现,就是市场格局的变化。

这种案例也很好找,眼前新能源汽车稳稳的在很多方面居于全球领跑的位置,就是因为在10多年前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落地,并持续执行,完成从政策指引到市场化的改变。

而这种趋势,如今又有了新一轮的显现,关于本周制造业外资准入放开的延续新政,以及扩大股比放开的延续新政。全球的汽车产业,有望体验一下,如今中国车市所经历的新能源价格战、降价潮,这条从无到有的新事物必经之路。

政策刷新之下,对欧美汽车工业产生虹吸

政策刷新,关于“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核心关键词是2个,一是全面,二是取消。

2个关键词背后,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现,也是制造业发展的自身需要”。制造业的进步肉眼可见,如今不惧竞争,良性竞争与合作能带动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

政策宣布,眼前尚无海外公司快速明确对此进行回应。但,这并不意味着此举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吸引力不足,反而是事情越大,考虑越多。

没有声音,但有行为,从汽车产业的角度上看,此举如今已经是对美国新能源车产业产生明显虹吸,对欧洲汽车产业产生一定虹吸。

对于美国汽车工业,与政策发布时间点十分契合的两件事,分别关于比尔·福特的公开发言,以及特斯拉美国最直接对手Fisker的正式入华。福特汽车公司执行主席比尔·福特的公开发言核心内容为,电动皮卡之所以在美国市场进步不如预期,在于非市场化的影响过多。

此举,显然直指此前其与宁德时代在美国建设电池厂的计划被反对派叫停。原本,为了规避诸多不便,此次合作采用宁德时代只出技术,福特进行投资的模式进行推进,但眼前,因为被叫停,福特只能选择性价比更低,技术相对更落后,产能更少的电池方案进行电动皮卡的制造与研发推进。

换言之,电动皮卡的价格,短期内无望大幅度下降,同时技术也无望大幅度进步。

cription-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hoar0Aic06o7AxpP6As9ZicF2xkyhx4hGbdYqkr6SeNFvzI1dxzllma3I1FM6DThW7IS61DOCFOI1BrF2IcaIbg/0?wx_fmt=jpeg" data-cropselx1="0" data-cropselx2="578" data-cropsely1="0" data-cropsely2="321" data-type="jpeg" data-w="960" src="//image.xny365.com/auto/202310/23/q5gj3igvlzz.jpg" max-width="700px" height="auto" />

而在新政发布前的几天里,先是美国新势力Lucid透露了进入中国的意向,之后是Fisker直接宣布在上海的首家销售体验店今年年底开业,正式入华。二者所看重的显然是中国广阔的市场销量可能性,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点,因为进入中国市场后,美国电动车技术与品牌不论面对比亚迪或是蔚小理均不占优。

其最为看重的,自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上下游已经成熟且性价比极高的产业链。诚然,美国如今出台了通胀削减法案,要求在本土生产的电池与电动车才能享受高额补贴,但技术的流动,显然无法被此条款硬性限制。

而对于欧洲新能源汽车工业的虹吸,是因为宝马、大众这两家企业已经破冰,赚钱是小,更多的是赚到了未来。

cription-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hoar0Aic06o7AxpP6As9ZicF2xkyhx4hGbdYqkr6SeNFvzI1dxzllma3I1FM6DThW7IS61DOCFOI1BrF2IcaIbg/0?wx_fmt=jpeg" data-cropselx1="0" data-cropselx2="578" data-cropsely1="0" data-cropsely2="321" data-type="jpeg" data-w="960" src="//image.xny365.com/auto/202310/23/rcbtpjara5a.jpg" max-width="700px" height="auto" />

2022,受俄乌战争影响,多数车企的财报与销量发生明显下降。但,宝马的总营收增长28.2%,税前利润增长46.4%,净利润增长49.1%,相应的数据明显超过奔驰。大众的情况稍差,全集团尽管品牌众多,但净利润增长只有2.6%,整个集团净利润低于宝马,这与其燃油车在中国市场被大量新能源车抢夺有关。

但从关于未来的角度看,不论是宝马还是大众,都选择了在2023年继续在中国大幅投资,它们想要的自然也是在全球最好的新能源环境里实现进步。

cription-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hoar0Aic06o7AxpP6As9ZicF2xkyhx4hGbdYqkr6SeNFvzI1dxzllma3I1FM6DThW7IS61DOCFOI1BrF2IcaIbg/0?wx_fmt=jpeg" data-cropselx1="0" data-cropselx2="578" data-cropsely1="0" data-cropsely2="321" data-type="jpeg" data-w="1080" src="//image.xny365.com/auto/202310/23/vbckceeuxrx.jpg" max-width="700px" height="auto" />

这种融入是否收到了效果?答案是显然的,比如新能源如今全球疯狂内卷,但宝马却悄悄在2023年上半年登上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季军的位置,仅次于比亚迪、特斯拉,超过丰田、本田、大众等民用品牌。而大众排在第五的位置,如今其能够在价格上全球进行灵活的调整,主因也是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融入。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