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石墨烯产业将迎“开花结果”之日 贵在抢先机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6-09-28 10:02:36
热度:

石墨烯产业将迎“开花结果”之日 贵在抢先机   9月23日至24日,由青岛高新区和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

   9月23日至24日,由青岛高新区和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机构、2000余位专业人士齐聚青岛,深入探讨全球石墨烯产业发展的问题。大会展出的众多品类的石墨烯应用创新产品更是让人惊喜,它标志着石墨烯产业即将迎来“开花结果”之日。

  研发升温快

  记者走进展览区域,发现除了多种石墨烯原材料外,还有很多新奇的石墨烯产品:有枕头、电热毯等床上用品,有护肩、护膝、护腰等健康产品,有内衣、袜子等服装产品,有散热器、充电宝等电子电器产品,还有轮胎等汽车产品,可谓五花八门、品类繁多。据介绍,整个展览区域共有11000平方米、有70多家参展商。许多参展商都是石墨烯原材料供应、制备以及产品应用的领头企业,这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展示内容最全面的碳材料暨石墨烯材料应用的展览。

  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集优异的力学、电学、热传导、阻隔性等材料性能于一体,2004年被发现后研发迅速升温。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布更是将该产业推向高潮。但是,近些年石墨烯产业化却一直徘徊不前。制备工艺不成熟、成本高、环保要求严、不稳定性等因素,直接导致其产业化应用推广进程进展缓慢。

  但是,我国对石墨烯产业化的探索却从未停步,许多企业的研发都持续了近10年时间。在东旭集团的展位里,记者看到了一款13分钟即可给手机充满电的石墨烯充电宝,就是从2006年开始研发的。“这里面包含着我们研发的快速充放电核心技术。”东旭集团旗下的上海碳源汇谷新材料公司总经理吴海霞告诉记者,“我们把这一技术应用到了石墨烯锂电池中,不仅实现了快速充放电,更提高了锂电池使用寿命,电池循环使用10年还能保持80%的容量。一旦进入量产阶段,将给汽车以及手机电池等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产业待突破

  目前,有的企业已经在产业化上实现了突破。济南圣泉集团在石墨烯方面的发明专利已申报100余项,其“内暖纤维”兼具抗菌抑菌、低温远红外、改善微循环、祛湿透气等性能,填补了国际上在该领域的空白。“我们现在已开发了几十种石墨烯新产品,计划今年销售额将实现10亿元。”圣泉集团市场部副总经理王省委说。

  青岛在石墨烯产业化开拓方面的努力更是有目共睹:青岛高新区建设了国内首个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和北方唯一的国家级石墨烯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吸引了“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和“泰山学者”等多名石墨烯产业领军人才落户,引进石墨烯及先进碳材料项目50个。目前,青岛已形成以高新区、平度市、莱西市为代表的一批石墨烯产业示范区,形成了“区域合作、地区联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以石墨烯为引领的先进碳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初步显现。

  “青岛是中国石墨三大主要产地之一,石墨的储量占全国储量的22%,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青岛国家石墨烯产业创新示范基地董事长宋立禄告诉记者。为凸显这一资源优势,青岛市政府加大了对石墨烯产业的引导,政府专门设立了上亿元的石墨烯天使投资基金,并正积极打造国际石墨烯资源交易中心。“在石墨烯产业化方面,青岛也有了成功的开拓: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发的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已成功应用于电动自行车;青岛瑞利特公司的石墨烯导电油墨生产线、莱西南墅镇石墨新材料创业中心的大规模石墨烯浆料生产线也已正式投产……”

  贵在抢先机

  “石墨烯的产业化在两三年前还处于尝试阶段,现在新产品不断涌现,这表明石墨烯产业化已经初步形成。”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侯士峰对记者说,“目前,中国石墨烯在新能源、复合材料、大健康、石墨烯原材料、节能环保、石墨烯设备等六大领域都实现了产业化突破,这在全球都处于领先水平”。

  石墨烯的发现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烈·海姆教授认为,中国为世界石墨烯产业化作出了贡献。同时,他也非常看好中国的石墨烯产业未来,就在会议前的9月21日,安德烈·海姆教授与青岛德通纳米技术有限公司、青岛南墅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德安新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正式落户莱西市。据介绍,这一项目主要从事新型石墨烯复合材料生产,致力新能源汽车和游艇以及航天航空市场应用,项目预计2017年上半年投产。

  “我国政府对石墨烯产业化发展极为重视,2015年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8年石墨烯具备应用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基本完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赵宪庚介绍说,“我国计划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石墨烯产业体系,实现石墨烯材料标准化、系列化和低成本化。建立若干石墨烯创新平台,掌握一批核心应用技术,在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建成以石墨烯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会上,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聘任安德烈·海姆教授、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科·巴那科索教授、北京大学纳米中心主任刘忠范教授等18位国内外专家为顾问。“全球专家组成智库为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这有利于我国实现上述目标。”侯士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