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集度“改姓”与小米“沉默”
集度“改姓”与小米“沉默”一直以来,行业内有个推测:集度和小米,很有可能是中国最后两家新势力造车。不过,二者在今年有了不同的选择。从2022年12月底在广州车展首发亮相,再到微博、
一直以来,行业内有个推测:集度和小米,很有可能是中国最后两家新势力造车。不过,二者在今年有了不同的选择。
从2022年12月底在广州车展首发亮相,再到微博、微信公众号清空,官网无法正常打开以及百度造车宣言被删除,集度最终更名极越的官宣,百度也由台前转为幕后,传统意义上的造车之路彻底成为历史。
而在今年的年度演讲上,雷军对其最后一次创业的小米汽车几乎只字未提。但有接近小米的人士表示,小米汽车已经在稳步推进中,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正式发布。
生产资质问题是集度和小米产生分岔点最重要的原因。集度“改姓”极越,雷军对小米汽车“沉默”,“最后一批新势力”的结局是否也会走出不一样的轨迹?
▍从“台前”转到“幕后”
8月14日,在工信部生产公告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新面孔:极越 01,这款车由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申报,隶属于杭州极与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随后,根据极越方面发布的信息,百度和吉利上一家打造的合资公司集度,将继续负责车辆的产品定义和AI技术研发,并基于吉利提供的SEA浩瀚架构,将百度AI能力进行产品化、工程化,打造汽车高阶智能化的完整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极越汽车
简单来说,就是百度与吉利,从之前对等合作的关系,变为了由吉利主导造车,百度负责智能化赋能的关系。不同于两年前“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如今的百度只能退居幕后,做极越汽车的“供应商”。百度在造车上为何转变如此之大?
关键在于生产资质之困。
工信部2022年初发布的《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委托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双资质”的要求,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代工模式下的委托方与受托方均需要具备生产资质才能代工生产。这意味着,如果集度没有生产资质,则不能直接委托吉利代工。同时工信部还要求,生产企业绝对控股,也就是占据超过60%股权。
而极越这家全新的合资公司也正是在工信部生产公告一周前才成立,吉利持股65%,百度持股35%,刚好满足要求。
图片来源:百度
现在,原集度科技有限公司也从双方合资变成了百度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后续百度将对集度全面开放AI能力,而集度则负责极越汽车的产品定义和科技研发。换言之,百度退居幕后,担当与华为相似的供应商角色,来“帮助极越造好车”。
另外,今明两年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进入淘汰洗牌阶段。退居幕后,发挥优势,尽量获取效益,做一家技术型输送公司,也或许是百度当前在新赛道的最优解。
▍“放大招”前的静默
相对于集度的突然更名,雷军的年度演讲中,One More Thing环节没有出现小米汽车也不影响大家对这款产品的关注。
小米官宣造车的起点是2021年。那一年的3月份,雷军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小米将正式进军电动汽车行业,预计十年时间投入100亿美元。为了体现自己造车的决心,雷军还表示:“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
图片来源:雷军微博
近期,雷军、卢伟冰等人现身新疆,从他们手持的横幅看,大概率是在为小米汽车进行夏测。也有网友在新疆拍到了小米汽车的测试车,整车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测试。
产品端正在顺利推进的小米汽车,也同样面临造车资质问题。有消息称,此前宝沃汽车在京注销的造车资质可能会成为小米申请资质的机会。
雷军在去年曾提到过,未来两年将不再辟谣关于造车的流言蛮语,会在合适的节点汇报汽车业务的情况。此次在年度演讲上未提小米造车进展,更像是“放大招”前的静默期。
▍价格、价格、还是价格
解决了生产资质问题,就意味着两家造车有胜算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首当其冲的,能否打开市场局面的还有定价。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厮杀,已经超出了想象。相比于蔚小理时代,作为可能是最后一批的新势力,极越、小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难以掌握定价权,各个级别市场的产品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
图片来源:工信部
从现阶段的产品定义来看,极越01并不具备爆款潜力,甚至可以说不太符合市场主流需求。李彦宏透露,ROBO-01(也就是极越01)价格在20万-30万元级别。从工信部发布的车型配置信息来看,就产品定位,这台中大型SUV对于中国的家庭用户需要什么,并没有太深刻的理解。
对于小米汽车而言,“价格”这个词条的敏感度显然要更加强烈。由于小米手机成为爆款时亲民的定位,在“小米汽车14.99万起”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信以为真,随后官方辟谣。从近期曝光的小米汽车电池参数来看,价格预计将不会太低,100kWh电池容量+800V快充的成本显而易见。
图片来源:小米
至于能否复刻小米手机当年1499元交个朋友的盛况,对于小米汽车来说也同样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下,小米汽车或将直面特斯拉Model 3的冲击,同样的溜背轿跑、同样的无框车门,同样以智能化为卖点。随着新款Model 3即将发售,有业内人士预测其价格将直接拉到20万元,如果小米汽车的定价过高,那么意料之中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2023年已经过半,汽车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车企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价格战。从量产到盈利的距离,考验着每个造车新势力的资金实力。作为“最后一批造车新势力”,小米和极越能否跨越这段距离,静待新车问世后市场给出答案。
原文标题 : 集度“改姓”与小米“沉默”
-
李克强以新能源汽车破题详解“新经济”2023-11-30
-
政策大力支持 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产业大爆发2023-11-30
-
新能源汽车背后被忽视的碳排放2023-11-30
-
甘肃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6—2020年)2023-11-30
-
公安部:12城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2023-11-30
-
规范汽车投资行为 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2023-11-30
-
河南省出台新能源汽车地补政策 补贴不超中央50%2023-11-30
-
河南新能源汽车补贴变局 新版补贴方案鼓励里程更长、能耗更低车型2023-11-30
-
新能源汽车动力终极方案走向燃料电池 上海坤艾新成果或推动行业飞跃发展2023-11-30
-
新能源汽车频繁起火警示:安全才是重中之重2023-11-30
-
习近平向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致贺信2023-11-30
-
2018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公布2023-11-30
-
平安银行 电动车起火事件频发 工信部:正牵头编写新能源汽车安全指南2023-11-30
-
小米汽车路试谍照流出,雷军卢伟冰督战,百度造车推出幕后,小米还在坚持?2023-08-21
-
为何比亚迪看好泰国市场?聊聊泰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