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打击新能源汽车骗补切勿“矫枉过正”
打击新能源汽车骗补切勿“矫枉过正” 日前,随着新能源汽车骗补首批名单公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格局也将迎来洗牌。“赏善罚恶”虽大快人心,但在行业清查整治的同
日前,随着新能源汽车骗补首批名单公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格局也将迎来洗牌。“赏善罚恶”虽大快人心,但在行业清查整治的同时,我们也应当警惕“矫枉过正”的苗头——就在名单公布的当天,不少网站疯转一份虚构的骗补名单,该名单将整个客车行业主流企业“一竿子打死”,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驱动模式的正确性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合理性持有偏激观点,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拨乱反正”的范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该来的,总会来。
9月8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公开了新能源汽车骗补的部分名单。在经历了近7个月的调查之后,沸沸扬扬的新能源汽车骗补终于迎来了第一道“判决书”。
在这份通报之中,苏州吉姆西等五家企业作为骗补典型案例被曝光,并且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分别受到了轻则追回违规获取的中央财政补助预拨资金、罚款和取消未来中央财政补贴资格,重则撤销整车生产资质的处罚。
古人云,“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对于这些“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侵犯了守法企业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合法权益,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造成了恶劣影响”的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和骗补的企业施以严厉责罚,既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疏漏与错误的及时有效的纠偏,也给了脚踏实地的守法企业和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广大民众一个“交代”。
然而,“赏善罚恶”虽大快人心,但在行业清查整治的同时,我们也应当警惕热闹的舆论之中出现的“矫枉过正”的苗头——就在财政部公布通报的当天,不少网站和行业媒体疯转一份名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骗补和违规谋补汇总表》的文件,称除了被财政部曝光的五家典型外,还有近百家涉及骗补的企业,并且“点名”客车行业几乎所有的主流车企。
诚然,从此前相关部门的口风和财政部的通报来看,参与新能源汽车骗补和违规谋补的企业数量不止五家,但这份未经官方证实且来源不明的所谓的“骗补名单大全”,存在明显的失实——包括行业龙头宇通客车在内的两家企业,已经第一时间发表了官方声明进行辟谣,表示不存在骗补行为,也没有接到过任何处罚通知。
严惩骗补企业是必要的,但这份虚构的骗补名单对整个客车行业主流企业的“一竿子打死”,及其所掀起的舆论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驱动模式的正确性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合理性的质疑,显然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拨乱反正”的范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首先,作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的出发点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环保与节能,而是在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汽车行业基于驱动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转型与升级,也是“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下我国的工业转型升级、迈向制造强国的宏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经济、环境保护、产业创新、能源安全等各个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发展都是必须的,其必要性与合理性不容置疑。
其次,新能源汽车在发展初期依靠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来推动,不仅是必经之路,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按照财政部的统计,自2009年起,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在财税扶持政策推动和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49.7万辆,销售约44万辆,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放眼全球,美国、德国等汽车强国近年来也在以补贴和政府背书的贷款担保等方式,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所以新能源汽车的高额补贴并不是“中国特色”,而是必要且有效的、普适的推广手段,其正确性也毋庸置疑。
在确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新能源汽车依靠补贴进行初期推广两方面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必要性之后,不难看出,骗补事件虽然影响恶劣,但并没有也不可能动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根基。
事实上,在机制法规尚不完善、执行过程存在漏洞的情况下,家电、光伏、钢铁、水泥、动画、LED等等行业都有前车之鉴,并非是汽车行业的企业“道德水平”比其他行业更低下。
值得庆幸的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骗补事件的曝光给新能源汽车近年来的“大干快上”和只以销量论英雄的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某种意义上对于产业的长远发展是具有正面意义的。现在国家正在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标准和法规的制定,修订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财政补贴退坡机制也将启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走上自我发展的健康轨道。
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认识到对骗补企业的“罚恶”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纠偏纠错而非全盘否定,更不能意气用事地对整个行业和守法企业进行“无差别”打击。鲁迅先生早已教育我们,于“较新的机运”不要不假思索地“疾首蹙额”,于“初兴之事”也不用严苛地“求全责备”,对于尚处在“青春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多一些包容又何妨?毕竟传统汽车行业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新能源汽车产业出现骗补,就像眼里进了沙子,我们只需把沙子揉出来,犯不着自剜双目。
上一篇:电动汽车蓄电池保养小知识!
-
天然气汽车市场下滑 相关企业各有对策2023-11-30
-
天然气汽车市场下滑 相关企业各有对策2023-11-30
-
李克强以新能源汽车破题详解“新经济”2023-11-30
-
政策大力支持 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产业大爆发2023-11-30
-
新能源汽车背后被忽视的碳排放2023-11-30
-
甘肃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6—2020年)2023-11-30
-
寰晟:泰州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初见雏形2016-09-23
-
姚景源:新能源汽车政策应该学习婚姻法2016-09-23
-
政策力挺智能硬件发展,车联网设备企业将受益2016-09-23
-
企业“黑名单”制 新能源车行业准入趋严2016-09-23
-
新能源汽车补贴还要再花多少钱?2016-09-22
-
工信部: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2016-09-22
-
工信部: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2016-09-22
-
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全文)2016-09-22
-
公开征求对《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2016-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