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法国建厂成了比亚迪刚需,不是因为在国内卷不下去了?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3-08-02 10:18:29
热度:

法国建厂成了比亚迪刚需,不是因为在国内卷不下去了?cription-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hoar0Aic06o7AxpP6A

cription-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hoar0Aic06o7AxpP6As9ZicF2xkyhx4hGbdYqkr6SeNFvzI1dxzllma3I1FM6DThW7IS61DOCFOI1BrF2IcaIbg/0?wx_fmt=jpeg" data-cropselx1="0" data-cropselx2="578" data-cropsely1="0" data-cropsely2="321" data-type="jpeg" data-w="960" src="//image.xny365.com/auto/202308/02/lzahvk2vkrc.jpg" max-width="700px" height="auto" />

全世界都在惦记比亚迪,都想让比亚迪到自己的本土建厂。

我们的邻国印度,为了让自己的电动车市场迅速发展,想让比亚迪来建厂;欧洲国家的德国和法国也在争抢比亚迪,想让其到本土建厂。最近半年比亚迪的动向,五月份去了一趟越南谈了投资计划;七月,在巴西投了45亿元要建立大型生产基地。

在东南亚市场建厂之后,欧洲市场成了比亚迪关注的市场。其实这事从去年就开始传出,先是传出比亚迪在荷兰有相关事宜的调查,但随后也没有落地;今年从五月份开始,传出比亚迪和法国之间的建厂可能性,随后也没有下文;但最近七月份,又传出了比亚迪正在考虑法国建厂的事宜,而且正在寻找合适的地点。

当然,最终双方都没有明确回应是否建厂,以及更多的合作细节。而我们能判断的,应该是比亚迪欧洲建厂的可能越来越近了。

比亚迪在法国建厂的可能性大么?为什么,一定要在海外建厂?

不敢去印度,但能去法国

比亚迪的印度建厂计划,大概是10亿美元的规模,和当地一个基建企业准备合资建厂。然后这份方案被印度政府拒绝了,而且是基于对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的安全担忧所拒绝的。就有了最近传出的比亚迪放弃考虑印度建厂的消息。

在印度建厂这个难题,至少目前比亚迪和长城,都没搞定。

一方面,是印度高税收和复杂的法律结构长期对海外汽车制造商造成困扰;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印度建厂有小米这种前车之鉴,最后赚到的钱还还是得“如数奉还”给印度政府。所以,比亚迪的合资建厂,是给自己留足了一定的后路,否则也不会遭到印度政府拒绝,这其中可能关于核心技术以及供应链的问题没有谈妥(具体细节没公布)。

目前来看,比亚迪去印度建厂(乘用车)的可能性已经非常渺茫了。

在印度之外的选择里,法国最近变的格外的抢眼。原因是法国经济和财政部表示,法国对中国汽车完全放心,希望看到一部分在法国生产。这也算是透露了一种“友好”的信号,但建厂与否,比亚迪的决定是最重要的,不过能左右比亚迪做决定的条件,是法国推动欧盟发起的反倾销。

先看几个要点:

1.法国促进欧盟对中国的电动汽车企业开展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借此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减少对欧盟本土电动汽车企业的威胁;

2.预计中国企业出口的电动汽车在2025年将占到欧盟电动汽车市场的15%,在2022年的时候,这个比重还低于10%;

3.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欧洲市场销量为15.4万辆,占比6.1%(不包含国产特斯拉)。

法国的小心思,其实很容易读懂。一直以来,法国都是主张对中国向欧盟出口电动车施压的一方,而同为欧盟的德国就很保守、克制,在这件事上保持中立。法国2023年的第一季度,电动车的购车补贴中,有大概40%左右是流向了中国企业的产品。当然了,法国政府肯定不希望法国纳税人的钱来加速欧盟以外地区工业化的进步,所以,受到这一点的影响,法国把电动车补贴的实施条件变成了仅惠及欧盟本土的电动汽车产品。

然后,法国推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企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提高对中国电动车产品的关税,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在于促进中国电动车企业为绕过关税壁垒并享受财政激励而在法国投资建厂。如果,车企带有欧资或者欧洲品牌背景,且在欧洲具备产地,较难发起反倾销(基本上可以说是绕过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全球的电动车品牌都来建厂的话,法国就能赶超其他欧盟国家,成为欧洲电动汽车行业的中心。至少马克龙在6月份还呼吁过特斯拉,让其来法国建厂。

欧洲建厂,怎么就成了比亚迪刚需?

这里说的海外建厂,其实更多的是在欧美国家建厂的好处很多。国产品牌在东南亚国家建厂并不难,而且有一批企业已经在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工厂;一方面当地没有各种条条框框的政策,另一方面是物价相对便宜。两方面因素,让车企在东南亚建厂都很顺利。

而欧美国家就不一样了,他们把中国企业视为竞争对手。

去年,中国品牌车企的出口区域更偏向于东南亚市场,例如比亚迪、长城、江淮以及小鹏等,主要出口市场是东南亚市场,对欧洲的出口比例相对较低,只占了0.3%左右。那么,在欧美国家建厂的关键,是为了绕过一些法规上的限制。

如果比亚迪顺利在法国建厂,就可以绕过双反政策。虽然现在双反还没真正实施,但思考一下,当中国汽车品牌在欧盟销售的占比突破了一定的比例之后,双反是迟早的事。

现在,吉利领克、上汽MG、吉利Smart,这些品牌在欧洲市场的认可度比较高,今年第一季度的车型销量占到了欧洲市场的8%左右。之后如果再加上其他中国品牌,这个销量占比突破20%左右的话,双反可能就会来了。其实明白一个道理之后,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产电动车行业“必须”得在欧洲建厂。

国产电动汽车,现在的技术应当属于全球比较领先的地位,至少国内头部企业有这样的水平。然后即便加上运费、关税等,在欧洲本土的价格也相对来说比较高(政策补贴不到,属于欧盟外的品牌)。然后欧洲当地给了国产品牌销售市场,反之企业需要给当地带来一定的就业机会,就是建立工厂拉动就业需求的同时还能提供一些税收。

当然,无论是对于国内车企还是当地政府,在海外建厂都是必须的,关于后者的好处上面说了。对于前者而言,首先是省去了运费和关税,还能更好的实施本土化的一些设计,能更贴合当地市场的需求。

而且,在当地铺设线下的销售渠道,仍然需要当地的一些支持,没有比建厂(带动就业和税收)更好的“敲门砖”来的方便。因为线下渠道非常依赖当地的财团,当地政府的影响也会非常大,这时候,如果你在当地有工厂,合作的难度可能有着明显的区别。

接下来,比亚迪肯定要加快布局欧洲这个全球主要之一的汽车大市场。建厂的选址,肯定会是欧洲比较大的经济体,一些小市场没必要建厂,可以依靠中国或者欧洲当地的工厂产能覆盖到就可以。

作者丨路咖汽车

       原文标题 : 法国建厂成了比亚迪刚需,不是因为在国内卷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