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陈清泰:从政策驱动向市场政策双驱动转型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6-02-24 15:00:35
热度:

陈清泰:从政策驱动向市场政策双驱动转型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构建竞争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我想就由政策驱动向市场政策双驱动转型讲一点我的看法和意见。  从今年开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构建竞争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我想就由政策驱动向市场政策双驱动转型讲一点我的看法和意见。


  从今年开始,补贴开始退坡,我想这是非常适时的。从总体上看,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题。创新技术、降低成本、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但它更需要的是市场,需要市场的激励、倒逼和筛选。


  发展动力的转型意味着政府应该更加关注创造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创新、鼓励竞争、加强监管、完善基础设施,并选用普世性的激励和倒逼的政策工具,使电动汽车逐步向非试点城市扩展。发展动力该如何平稳转型,而不致大起大落?合理的政策设计和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


  强化市场监管


  汽车技术的电动化与信息化、智能化和新能源革命交集,形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创新平台。


  面对革命性的技术替代和升级,传统骨干汽车企业往往会踌躇和犹豫,而后起者和新进入者却看到了机会。他们会带来新的思维,引进跨界技术,在新技术突破、产品定义、商业模式、融资模式等方面,都会贡献出新的火花。有他们的加入,也将促进既有企业奋进。


  与此同时,我想应该从两个方面把握好政策:欢迎新的进入者,但是政府决不能鼓动或者是忽悠投资者进入,让投资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以强制性技术标准和相关法规为准绳,严格市场监管,使违规企业和不达标产品入市受到严厉惩罚,建立一个好的产业生态,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创造良好竞争环境


  2009年开始实施的“十城千辆”工程,受到了很多城市的欢迎,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一是地方政府有支持本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强烈意愿,希望借助国家试点,推动实现本地的产业目标。


  二是销售的电动汽车可以获得力度很大的国家补贴,地方政府也甘愿给予配套资助。


  三是试点城市结合本地情况制定政策、制定实施方案,可以借助试点的机会,提升本地的交通、产业和环境治理水平。
  地方保护抑制了市场的激励、倒逼和筛选作用,造成优势企业得不到好的发展,劣势企业也失去了在竞争中提高的机会,最终把企业引向了对政府和政策的依赖,削弱了创新技术、提高竞争力的动力。在认真贯彻国务院命令禁止市场保护规定的同时,应该总结、评估试点政策,适时使国家的政策普世化,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有序、竞争的产业生态。


  制定长期战略


  汽车动力技术的变革,不仅涉及汽车业,还涉及国家能源的结构调整。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直至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思路。这需要诸多政府部门、行业、大量企业的参与,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因此,国家新能源战略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给全社会一个长期稳定的预期,使其纳入相关产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几年一个周期的政策,不足以引导市场的长期行为。现行的两级财政补贴政策,不仅是地方保护的一个根源,而且一些城市已经感到财政压力过大,还出现了骗补、补贴过度等问题。


  政府的经济激励政策应该坚持几个原则:一是要释放政府长期致力汽车电动化的信号;二是激励和倒逼双向发挥作用,但是不干预技术路线;三是利用碳排放原理,在高排放与零排放或者小排放之间交叉补贴,财政补贴淡出;四是发放5—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指标,相关指标要便于检测和监督,防止过度;五是要具有普世性,可以在非试点地区展开。


  商业模式多样化


  进入产业化阶段,发掘消费者需求,打开市场出口,主要依托市场的力量自行发展,这比什么都重要。


  目前,在中等级别主流纯电动汽车还是政策驱动的市场,而在一些细分市场和一些新型商业模式,却正在走向政策支持下的市场驱动发展轨道。此时,政府应该保持技术中立,鼓励企业以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掘当前的技术成熟度,可以较好支撑经济又能被用户接受的细分市场,实现以空间换时间,护送中国的电动车产业走向成熟。


  分时租赁商业模式,解决了车价高的问题,只管用不管充电,解决了停车和充电难的担心,面对短途需求,可以满足续航里程的要求,使用成本低,又能满足自驾的偏好,成为现阶段很有希望的一种商业模式。


  去年,在多种利好政策驱动下,我国电动汽车实现了超高速增长,形势喜人。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刚刚起步,技术爬坡还有很大空间。决定未来竞争地位的基础还是技术、产品、质量和服务,在满足不断增长市场需求的同时,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创新技术、夯实基础、精益求精、确保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切不可昙花一现。


  (本文根据陈清泰在“2016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