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华为继续五年不造车,实则更像招商广告,造车想法还在?
华为继续五年不造车,实则更像招商广告,造车想法还在?今年,目前关于华为比较大的“新闻”,无疑是不造车的期限又延长了五年。在3月31日,华为内部再发关于汽车业
今年,目前关于华为比较大的“新闻”,无疑是不造车的期限又延长了五年。
在3月31日,华为内部再发关于汽车业务决策的公告,该公告是由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而且有效期是五年。这份公告一出,打破了业界对于今年华为要造车的各种猜想,而且很大概率上,五年内都不用对此事报以任何期待了。
华为目前的汽车业务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
1.单纯只提供零部件业务,卖给整车厂;
2.HI模式,华为提供整体的智能造车解决方案;
3.智选模式,例如和华为合作的赛力斯,华为深度参与造车,同时华为的营销及销售渠道也会参与卖车。
华为从2013年起,就已经开始布局汽车业务,做最基础的零部件供应商;2020年10月,推出了HI模式,和车企联合开发,提供自动驾驶硬件、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2021年,4月,有了更深入参与汽车产品定义和设计的智选模式,并且产品并入华为渠道销售。
对于华为来说,“HI模式”和“智选模式”是目前发力的主要合作方向。而且,深度参与造车的级别,也可以说就只差一条华为自己的生产线把车产出来了。旁观者看来,造车对于华为是极有诱惑力的一件事,不然也不会疯狂试探发展成三种参与模式。
所以,华为,五年不造车真能办到?对造车的担心到底是什么?
五年不造车,华为在给谁信号?
cription-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hoar0Aic06o7AxpP6As9ZicF2xkyhx4hGbdYqkr6SeNFvzI1dxzllma3I1FM6DThW7IS61DOCFOI1BrF2IcaIbg/0?wx_fmt=jpeg" data-cropselx1="0" data-cropselx2="578" data-cropsely1="0" data-cropsely2="321" data-ratio="0.5625"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960" src="//image.xny365.com/auto/202304/04/hdoeyktoutb.jpg" max-width="700px" height="auto" />
坚持不造车,是挺明智的选择。首先是给了对于和华为合作的汽车企业一剂“强心针”,对于车厂来说,与华为无论是进行“HI模式”还是“智选模式”的深度合作,都有可能面临着核心技术对华为的技术依赖。
现在,华为在汽车业务板块,盈利就靠上面提到的三种模式。
而与其合作的企业,可选择性非常局限。首先,华为是一家被制裁的公司,欧洲、美洲或者日本的汽车企业,基本不会选择和华为有这种零部件(尤其是电子领域)的合作,所以目标客户只能是国内的汽车企业。国内的企业当中,新能源领域里的三家,蔚来、理想、小鹏(国产品牌新势力头部企业)又都向往着高度自研的能力,也不太会和华为合作。
把问题铺在明面上聊,会更容易读懂华为想干什么。
首先明确,国内新能源市场的渗透率仅仅30%左右,而且已经基本是一个红海市场,造车盈利的企业不多,抛开特斯拉不聊,比亚迪2022年卖到180万台左右才有166亿元利润(还是高度自研前提下)、高单价的蔚来汽车成立五年还没盈利。不能说造车不能盈利,只能说根据市场普遍现象,造车的盈利周期比较长、可能性小。
而且,华为三大业务板块中,去年运营商、企业业务都是盈利的,最赚钱的目前还是运营商业务,去年营业收入2840亿元。下一阶段,5G仍然是华为发展重点,整车制造绝对不是华为近几年内的目标。
华为不愿继续加大汽车板块的重资产投入,还是想继续以零部件供应商的姿态在“低利润”区里灵活的寻找盈利增长。而且余承东对于汽车板块的盈利目标,最迟是2025年,还有2年时间,华为汽车业务要盈利;但现在,华为已经累计投入206亿元在汽车业务领域中,去年智选车营收20.77亿元,这与华为在汽车业务的投入显然不成正比。
此前,华为有三家HI模式合作伙伴,北汽、广汽、长安。北汽、广汽的合作项目,都不算好,现在只剩下和长安合作的阿维塔项目还有的期待。从销量来看,目前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问界品牌还算成功。这也是余承东为什么想扩大推动智选车模式的原因,像这种合作模式,还有奇瑞、江淮汽车等企业。这也是余承东手里现在能用的几张牌。
在外国品牌、国产头部品牌不愿与与其合作的前提下,华为想依赖以上三种模式在国内汽车市场中参与并且盈利,仍旧需要继续扩张合作范围。
所以,华为的“五年不造车”,其实更像一则招商广告。
告知有意愿合作的企业,至少五年内,不用担心华为会下场造车,不必担心对华为产生技术依赖之后让其盈利能力的下降,或者说是对企业内部的造车相关信息被掌握的风险。
造车,对于当前的华为可能不是最优选。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上一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代化图景
-
无人驾驶新能源车下月可试驾2023-11-30
-
新能源车免车购税第九批目录分析:氢燃料电池破冰2023-11-30
-
研究称2030年美国新能源车占比或达12%2023-11-30
-
新能源车电池安全引人关注2023-11-30
-
华为禁止任何形式造车、余承东梦碎,汽车业务三大模式陷至暗时刻2023-04-03
-
是谁不想让余承东造车?2023-04-03
-
任正非对华为“不造车”已经坚持了8年2023-04-03
-
华为为何一再重申“不造车”?2023-04-03
-
蔚来与文灿合作,新能源车企的降本逐效之路仍需加速2023-04-03
-
福建:推动新增及更新邮政快递车、物流配送车优先选择新能源车2023-04-03
-
造车或者不造车,都是为了华为2023-04-03
-
三年之后又三年,任正非喊停造车背后的是非曲折2023-04-03
-
五年内不造车=要造车?让华为下场前先普及一下5G吧!2023-04-03
-
华为不造车或因看到风险,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出现第二轮倒闭潮2023-04-03
-
华为不造车,问界门店拆除华为字样,销量连月下滑的问界何去何从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