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华为已经清醒,百度还在做梦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3-04-03 14:15:17
热度:

华为已经清醒,百度还在做梦不选择华为的,会选择百度吗?作者 | 肖莹华为和百度,两家横跨到汽车赛道的巨头,本以为会成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没想到却成了汽车行业的“难兄难弟”。打出了

不选择华为的,会选择百度吗?

作者 | 肖莹

华为和百度,两家横跨到汽车赛道的巨头,本以为会成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没想到却成了汽车行业的“难兄难弟”。

打出了供应商模式、HI模式、智选车模式的三套拳法后,华为开始清醒的认识到,他们在汽车圈能拿下的客户,其实少之又少。

相比之下,百度对于车企合作还抱有一定希望。甚至还在试图说教车企,不要费时费力地搞全栈自研。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华为和百度都有多位嘉宾参加了演讲,其中,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和百度集团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储瑞松的演讲最能反应两家企业心态。

01

百度:全栈自研值得尊敬,但不理智

储瑞松一上台,一番铺垫之后,就开始讲造车本质。然后直接抛出反问,汽车智能化是不是意味着车企要自研呢?

他认为,车企的核心价值创造是针对目标消费者人群,定义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核心功能,整合Tier1伙伴的能力优势,把整车按时、高质量、成本可控地造出来,并完整地向消费者做好产品价值的传递。也就是把车卖好,再提供优质的服务,建立和维护口碑和品牌。

自研智能驾驶的理想固然值得尊重,但自研成功需要企业有创新DNA,并坚持长期持续大规模投入,在很紧迫的研发周期内按时开发、交付质量高、体验优的产品,这只有极个别车企能够做到。

如果车企想什么都做,那么势必会造成巨额资金的浪费、效率的低下和产品体验的落后,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他还认为,有一些车企走“拆包”路线,这也是不合理的,将软件硬件分开,再把软件的每一个模块都分的很细,选用不同的供应商,以加强对供应商的掌控。

这样做很难降低实际成本,因为每个供应商都要求利润。更致命的是,这种方式难以驾驭软件动态性、数据驱动算法、软硬协同带来的指数级复杂性,最终无法实现合理的成本,也无法在确定的时间内做出真正安全、体验好的智能驾驶。

因此,他的结论就是,智能驾驶研发门槛极高、投入巨大,并且与用户安全紧密相关,车企可以追求全栈可控,但在智能驾驶领域应该寻找能够与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靠谱的合作伙伴。

供应商要尊重车企对整车及智能化体验的定义权,采用什么样的整车架构,打造什么样的品牌形象,什么样的智能化风格,这些都由车企来决定。供应商要专注于做好那些很难、需要长期巨大投入的事情,比如核心智能驾驶的产品开发和技术迭代。

双方要建立长期可信赖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一锤子买卖。一款车型的成功SOP应该只是合作的开始,之后应该有持续的OTA,每次都能提升产品的能力,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其实,过去几年,百度在一些重要汽车论坛上,都会发表类似的观点:车企全栈自研,不如找一家值得信赖的供应商深度合作,储瑞松此次的发言也尤为真诚。

显然,车企一直也没怎么听进去。这些道理车企难道不懂吗?余承东剖析了华为在汽车业务上的心路历程,似乎能回应百度对车企仍抱有的幻想。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