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广汽自主的“红与黑”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3-01-11 12:23:11
热度:

广汽自主的“红与黑”导语Introduction未来值得期待,却也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传祺与埃安的闯关之路,才刚刚开启。作者丨曹佳东责编丨曹佳东编辑丨朱锦斌早在今年年中,随着整个中国

导语

Introduction

未来值得期待,却也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传祺与埃安的闯关之路,才刚刚开启。

作者丨曹佳东

责编丨曹佳东

编辑丨朱锦斌

早在今年年中,随着整个中国车市的天平向着自主品牌倾斜,就有业内人士预言,2022年将是中国车企全面崛起,对霸占市场20多年的合资企业施压的一年。但那时,眼看芯片、疫情等外部因素还在影响着市场格局的重建,要说这一结论定会成立,还有着些许可供商量的余地。

乱世之中,中国车企应该成为什么样?恰是带着这样的思考,今年的车市谨慎地走入了下半程。从传统车企到造车新势力,面对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出台,也未曾令任何一个人产生懈怠。

如今,2022年总算终了了。回看过去的几个月,不论仍有多少合资品牌的拥趸,选择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买醉,我们还是有幸见证了历史被改写的那一刻。

销量高达186.85万辆的比亚迪,将原本被特斯拉带偏的新能源车市掰回了正轨;奇瑞、上汽以出口量暴增的形势,令中国力量在世界舞台与高手角力;吉利、长安等本就身处一线的车企,愈发借电动化,向传统合资车企发起攻势……

新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乘着这股升维之力,若将视线落至身在华南的广汽,相比头部阵营的意气风发,其在多元赛道上同样有着不俗的表现。

但我总认为,现实在造势的同时,谁都无法打包票,其背地里的暗影,会很快被转型的光彩所拭除。欣喜的另一边,免不了的总是对“未来的未知性”而产生焦虑与彷徨。

对于广汽而言,这种感觉,说是迷茫,或是不知所措,确有些太过了。在产销端立于新势力顶峰的埃安不会承认,复苏迹象明显的传祺亦不会表露怯意。背靠广汽研究院和旗下合资公司的技术输血,广汽大自主怎会甘愿落于下风?

只能说,眼看各大中国车企正在急速膨胀,华为、百度、小米等一个个跨界玩家接连入场,当去年的魔幻在2023年的前奏中埋下隐患,作为华南翘楚的广汽,将埃安与传祺带至今天这个高度,还不够。

如果哪一天,由比亚迪、吉利领衔的自主大军,对主流合资实施彻底压制,紧随其后的广汽该拿出怎样的底气来应对,来瓜分市场上的巨大空白?

成绩斐然,无需多言

今年,中国车企所表露的攻击力有多夸张?回望过去种种发生在行业内的巨变,想必行业内的所有人都能看到。

受益于政策红利也好,抑或因消费趋势愈渐理性,从新能源产业横向迈进传统车市,从建立新的品牌高度竖向渗透到整个行业生态,几乎所有有志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车企,无不都在对现有车市秩序进行重置。

而和这些同行者一样,2022年的广汽传祺和埃安,势必不会选择在躺平中度过。

早在去年4月26日,广汽传祺就正式发布电气化战略下全新混动技术品牌名称——钜浪混动。其中,钜浪混动拥有双混动技术路线,分别是正向自研的GMC双电机串并联混动系统,以及消化吸收丰田最新THS混动系统,并创新突破实现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和THS系统完美结合的双擎解决方案。

随后,在新车落地上,影酷、影豹混动、M8宗师等产品的出现,一并在为传祺最新的发展目标,即“实现2025年全系车型混动化,2030年混动销量占比超60%,挑战2045年实现碳中和”做着全方位的背书。

最终呈现出的结果就是,传祺于今年取得了累计销售36.25万辆的良好成绩。且同比增长11.83%的势头,也无限趋近于此前广汽制定的集团整体增长15%的既定目标。

至于埃安,新能源产业所激发出的势能,不仅使之在奔赴IPO的道路上越来越坚定,在与“蔚小理”的声量对决中,也不断以自身对未来的向往、对市场的理解,构建着属于自己的防御工事。

技术上,继去年发布弹匣电池、A480 超充桩、800V高压平台后,AEP 3.0纯电车型平台、全新一代高端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的一一到来,埃安很实在地在对人人关切的行业要点进行着回应。

产品上,AION全系中期改款,叠加Hyper(昊铂)高端序列的SSR与Hyper GT,从主流家用市场向上突围至“蔚小理”所在、甚至更高的领域,埃安所能拿出的车型矩阵,可以算同类品牌中最充裕且涉猎细分市场最广的。

销量上,埃安从年头到年尾都占据着新势力榜单首位还不够,最终还将数据直接定格在了27.1万辆的高水准之上。

也许在这段全民皆兵的新时期,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依旧忍不住对手握产业命脉的宁德时代发难,面对盈利与否等相关提问,埃安总经理古惠南也深感行业发展需要更多时间来维系的难处,但不管外部环境多么恶劣,由此可见,一向稳扎稳打的传祺与埃安,总算于今年支持起了广汽大自主的前行之路。

而在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上,随着传祺以全新一代GS3影速、埃安以Hyper GT为2023年的到来预埋下了新的种子,我们亦在推测,在中国力量开始主导车市进程之后,身为“国家队”一员的广汽,理应在混沌中再次巩固自己当下赢得的一切。

只是,身处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就像前言给出的担忧,值此市场向中国车企示好却也在加速分化之际,我们需要看到,长期受“两田”输血的广汽大自主,在自我表达上仍需要在吉利、比亚迪、乃至奇瑞等同辈的声量包围中,获得令外界满意且不带杂音的高度认可。

技术是决定企业能走向何等高度的筹码,可中国市场对待中国品牌的态度从不在于这一点。中国消费者的挑剔目光总是多元的。从讲究品牌底蕴到考量圈层文化,从对产品的深度衡量,到整个营销氛围的感知,若有一个环节未能跟上节奏,要想在内卷中探出头,都会有着不小的难度。

高喊“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的五菱,有着“中国星”标签的吉利,尚需全力趟过2022年,为2023年的到来再蓄力。那么,对于人设未能明显建立的传祺与埃安来说,在对复盘过往而感到惊喜之余,亟待解决的仍是因自信所致的战术短板。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