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理想汽车“开门红”背后,亏损新高VS变阵追问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3-01-06 14:13:10
热度:

理想汽车“开门红”背后,亏损新高VS变阵追问2023第一要务是什么?作者:赤耳编辑:雷哈风品:蓝湛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3年1月3日,理想汽车公告,

2023第一要务是什么?

作者:赤耳

编辑:雷哈

风品:蓝湛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2023年1月3日,理想汽车公告,根据2020年计划,于2023 年 1月1日向一名高级管理层成员及678名雇员授出1083.16万份受限制股份。以期激发团队归属感、积极性。

刚过去的元旦假期,理想还公布了最新交付数据:2022年12月交付新车21,233辆,再刷单月交付纪录,同比增长50.7%,也是新势力中唯一月交付超20,000辆的品牌,堪称最大赢家。2022全年,总计交付133,246辆,同比增长47.2%。

资本消费双利好,不得不说这波“开门红”着实吸眼球,提振不少市场信心。

可能否在2023年持续长红,依然需要时间观察。

1

亏损再创单季新高

至暗三季度 “并未料及”之问

的确需要更多信心提振了。回顾刚刚逝去的2022年,理想汽车过的并不多顺遂。

2022年12月9日,第三季报亮相:收入总额93.4亿元,同比增加20.2%,环比增加7.0%,略低于市场预期的96亿元;净亏16.46亿元,去年同期仅亏0.22亿元,环比大增156.7%。

这出乎了不少市场意料。要知道,2022年第二季6.41亿元的亏额,就已是去年同期(2150万元)的70多倍,整个2021年亏损(3.21亿元)的5倍,创下单季亏损新高。

再次创新单季亏损纪录,堪称至暗时刻,试问搁谁能淡定?

原因是多方面的:销量下滑、新产品上市交付以及理想ONE存货拨备和购买承诺损失导致的销售成本上升、加大研发投入等等。其中,理想ONE存货拨备和购买承诺损失达8.03亿元。

财报电话会上,李想提到8亿元损失,主要是原材料供应端损失,“我们对原材料供应商做出了一些承诺”。而L9、L8的上市又加速了理想ONE退出,公司此前并未料及这一情况,未能精准预测原材需求。

新旧交替的大事,一句始料未及,有多服众?企业运管的精细化、前瞻性、风控力咋样?

细分数据,三季度销售成本81.6亿元,同比增长36.8%;营业费33.1亿元,同比增长73.4%;销售、一般及管理费15.1亿元,同比增长47.6%。增速均高于同期营收20.2%的增速。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反噬不可不察。

12.7%的毛利率,无论同比上年同期的23.3%、还是环比第二季的21.5%,都有不小降幅。自由现金流总额,也从去年同期正的 11.6 亿元,变成负 19.6 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李想曾表态希望将毛利率控制在25%水平。以往,理想毛利率也确实拿的出手,长期在蔚小理中居首,甚至高于比亚迪这样的传统车企。但从2022年Q2开始,理想毛利率已连续两季下滑。

陡然增加的亏额、攀升的费用支出、持续下滑的盈利能力,意味着理想汽车距离真正的规模效应仍有不小差距。

财报发布当日,理想汽车收盘跌超12%。12月20日,国际投行里昂研报,将理想汽车目标价由190港元调至125港元。截止2023年1月5日,其收盘价89.3港元,相比118港元的发行价,累跌超20%。

2

产品策略变阵

转型有多痛?底气有多足?

玩味的是,相比巨亏,理想销量屡创新高。

除了上文2022年12月的2万辆突破,11月交付也达15034辆,同比增长11.5%,环增49.56%,创下单月交付新高。

虽有新能源车补退场的翘尾因素,但相较蔚来、小鹏,成绩单拿的出手:以11月为例,蔚来新车交付数创新高,达到14178台,同比增长30.3%,环比增长40.9%。但仍丢掉销冠宝座。小鹏更遭遇滑铁卢,仅交付了5811辆新车。

聚焦Q3,理想交付了26524辆汽车,同比增速虽放缓至5.6%,但得益于高端新车理想L9的上市,Q3营收增速高于交付量增速。

实际上,2022第三季是理想转型变阵的开端。

往期看,理想是蔚小理中车型最少的。2020至2022年上半年,仅凭理想ONE一款车型,就在车市站稳脚跟,产销量超20万辆。但回港招股书中其依然坦言:“目前依赖单一车型带来收入,在可预见的未来,带来收入的车型数量有限。”

正因如此,理想开始推出更多车型,打造产品矩阵及增加收入渠道。2022年6月发布理想L9,8月30日开启用户交付;9月30日,理想ONE换代车型理想L8上市,首款5座车型L7也正式亮相。

这意味着,理想改变了坚持4年的单车策略,转而像蔚来小鹏一样建设车型矩阵。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成熟且相对简单的增程式技术路线,让理想研发成本一直不高,加之理想ONE相当朴素的科技属性、一款产品的集约化生产,其产品毛利率可高达20%以上。然一旦转型建设车型矩阵,势必会推高研发、营销等费用,令盈利和毛利率承压。

以研发投入为例,Q3理想研发费18亿元,同比增长103%。公司解释称,新车型的研发和研发人员增加推高了此项费用。最近5个季度,理想研发收入比从11%一路攀到近20%。

销售费的抬升也好理解,L9对标的是45万级的产品,理想ONE对标的是30万级的产品,二者定位差距明显,要把更贵的车更好卖出,销售成本上升是意料之中的事。

那么问题来了,李想曾言“对自己是几乎变态的成本和效率要求”,现在为何愿意花大成本变道?

更多车型可以覆盖更广需求,进而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李想“到2025年拿到20%以上市场份额”的目标。国盛证券研报认为,理想ONE帮助理想完成了1的筑基,而新车理想L9则是从1到10的开始。

客观而言,跑马圈地、追求规模效应,本身没有错。只是理想汽车做好准备了么?有多少实力匹配?

为了实现变道,理想甚至不惜“背刺”老车。2022年8月,理想ONE推出了促销活动,但第二天,李想就表示“等L8的现阶段就别买ONE了”。10月,理想ONE停产。

对于理想ONE停产,一些舆论认为是“被停产”,因为其销量并没江河日下。

追求原因,产能问题困扰或是一个重要考量。

2018年,理想汽车以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旗下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同时,后者将位于常州的生产基地租赁给理想,成为理想ONE生产基地。

截至目前,理想汽车仅有江苏常州和北京两个生产基地。其中,北京工厂仍在升级改建,预计2023年投产,年规划产能10万辆。而常州工厂年规划产能只有10万辆,二期产能扩建也在进行中。8月交付量约7.5万辆,产能利用率已接近113%。

至于去年1月在重庆拍下的113.34万平方米的二类工业用地,想要建成工厂投产至少等到2024年后。

一口锅,不能同时炒出两样菜。为保证L9 的顺利下线,理想ONE停产在逻辑中。

而就在9月,理想ONE车主出现集体投诉现象,缘由是销售人员曾对车主表示,“理想ONE短期内不会停产”、“L9溢价严重,理想ONE保值率高”。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虽然目前看,理想已从新老车型的左右互搏中走出,但看看净亏损扩大、毛利率下降、费用上升等,变道阵痛的后遗症不可不察。同时,产能短期不足困扰仍在,后续产业链、供应链能否支撑产品策略的变道,也要打个问题。这些不确定性意味着“代价”呈现并非一蹴而就,上述亏损是否是一个进行时、变成一个常态,值得审视观察。

并非夸言。新车型价格更贵,亏得却更惨了。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理想分别亏损约1.52亿元、约3.21亿元、约22.69亿元。陡峭的增幅着实吓人,转型变道代价是否有些大呢?

更长远看,产品策略刚变道就亏损变脸,后续又会怎么走?上述22.69亿元是亏损终点还是起点,理想汽车不乏一道迫切自证考题。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