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国补”年底终止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2-12-20 14:11:55
热度:

新能源汽车“国补”年底终止2022年已步入尾声,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今年发愁的企业可不少,新能源汽车行业更是如此。因为还有不到20天,延续了13年之久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

2022年已步入尾声,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今年发愁的企业可不少,新能源汽车行业更是如此。

因为还有不到20天,延续了13年之久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就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了。那么,这项政策停止,对于新能源购车市场影响有多大呢?新能源的销量会不会出现明显的下滑呢?

01

新能源车吸引力不单靠补贴

坦白来讲,财税政策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中确实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推动作用。国内新能源自2009年享受补贴至今,持续十多年时间,2000亿元左右的补贴,孕育了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形成。

根据全国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9.8万辆,占比达到了36%,

对汽车市场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

但其实我国新能源补贴数额一直在降低,补贴升降早已不是新能源车市场气势如虹的主因。

早期纯电车最高补贴达到6万元,几乎是现在补贴额的5倍。经过十多年缩水,补贴额度已经大幅度降低,现在最低补贴只有4800元,最高也只有12600元,补贴幅度和补贴比例相比早期已经有了大幅度降低,大部分车型补贴占比已不足10%。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开始,不依赖补贴的新能源车型的占比逐年增加,2021年这一比例已超50%,而补贴在车企新能源收入中的占比则下降至5%~15%。

而在补贴额度大幅度降低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在高速增长。2020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只有大约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销售比例跃升至13.4%;2022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高达到23.5%。

其次,国内新能源车历经多年发展,对消费者的教育已相对成熟,消费者对产品已有了较为明确的感知,价格倒成了考量的次要因素,不少消费者表示即使新能源车涨价,也愿意为新能源车的便捷舒适买单。

综合种种因素,目前新能源车型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形成,补贴的作用已经大幅度下降,更多属于锦上添花。所以,即便新能源补贴到期,也并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负面影响。

尽管新能源汽车“国补”即将退场,但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消费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形成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

崔东树就曾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3%。尽管目前,全年数据还尚未可知,但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0%的目标大概率能提前三年完成。

02

车企和消费者都需要过度

对于消费者而言,“国补”政策的退出将直观反应在价格上。

以今年的补贴标准来看,如果车企将车型直接以补贴取消后的价格进行销售,那也就意味着插电式混动、增程式电动车价格将在一夜之间上涨4800元/辆,而原本达到补贴标准的纯电动汽车价格更是会上涨12600元/辆!

这样的涨幅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如果这部分成本完全让消费者承担,就会降低很多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能会造成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下滑。

回顾补贴政策历史,每次补贴退坡,都会在市场上掀起或大或小的“价格战”。如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整体退坡力度超40%,车企纷纷“自掏腰包”延长旧补贴标准的时限,广汽埃安、威马等仍宣布用户在一定期限内可继续享受2018年补贴标准。

此次亦是如此。为了度过这段过渡期,近期各大汽车企业也开始频频出招,涨价、保价、降价、限价……争取在2022年最后一个销售周期获得更多的订单。

日前,小鹏汽车、欧尚汽车及吉利汽车等多家车企均自掏腰包推出了“限时保价”政策,承诺在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定金支付且订单满足2022年新能源购置补贴政策申领条件的客户,将持续享受2022年国家新能源补贴,差额由企业承担。

由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逐步退坡的机制,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车企和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因此在处理这方面问题时,我国各大车企早已经是驾轻就熟了。

03

是终点也是开始

虽然从消费端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会面临一个阵痛期,但长痛不如短痛,光靠政策补贴显然走不远,自力更生才是硬道理。

由于前期投入高、盈利周期长等行业特点,新能源自主车企对于政府补贴依赖由来已久。随着补贴的消失,新能源汽车将步入全新的阶段,车企之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

正如专家所说,补贴退潮就好比是给新能源汽车“断奶”。而断奶之后拼的正是车企的实力和竞争力,那些实力较弱、或者依靠补贴的企业无疑很难存活下去。它们不仅要与新能源同行们竞争,还要与传统燃油车竞争,汽车行业的发展格局将发生变化。

对于整体行业来说,国补的逐步退出是一个逐渐提升车企竞争力的过程。一方面,“退补”会倒逼车企“苦练内功”。企业要想生存,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在行业核心技术,才能在行业中占得一席之位。

所以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在全面电动化的背景下,未来是继续坚持走高端路线,保持较高的溢价能力,还是扩大产品阵容,走亲民路线提升销量,将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选择。

另一方面,行业洗牌过程中,那些利润率相对较为丰厚、规模较大的企业将有机会在行业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进一步分享退出品牌的空间。这是“洗牌”的过程,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长远来看,有益于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总得来说,新能源汽车“国补”政策的退出既是“断奶”也是行冠礼。“退补”短期内可能会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但借此机会不同车企的定位将进一步调整明确,市场洗牌将有助于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竞争力。

- End -

       原文标题 : 新能源汽车“国补”年底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