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合肥模式”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合肥模式”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前言合肥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
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
前言
合肥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合肥市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数据,合肥前三季度的新能源汽车产量10.15万辆,同比增长38.9%。
近3年来,合肥累计签约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项目158个,总投资1411亿元。2021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营收1029.5亿元,产量14.5万辆,同比增长148%。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建项目进展迅速,比亚迪、蔚来、大众安徽、国轩高科等重点企业不断加大在肥投资。截至2022年8月,合肥新能源汽车项目已建、在建、规划产能有: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合肥已经形成了包含电池、电机、电控、整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图:合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合肥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不断跑出加速度,走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合肥模式”。本文梳理了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几大关键点,希望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成功经验。
01
科教之城实现技术突破
合肥市将其科教之城的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新能源汽车研发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人才结合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实现孵化结果,完成多个关键的突破。江淮汽车蜂窝电池技术有效解决三元锂电池安全控制问题,利用国内产业链首次开发并应用高效热泵空调系统,在-5摄氏度的环境中可节能40%;国轩高科研制的三元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突破302Wh/kg,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00 Wh/kg的磷酸铁锂电池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巨一动力研制的集成化PCU驱动系统功率密度突破15.5kVA/L,安全等级达到ISO26262国际标准ASIL-C级;一体化驱动电机系统轮边扭矩密度突破50Nm/kg,系统峰值功率密度达到2.1kW/kg,最高效率达到94%。
合肥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平台(2022年9月)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02
智能网联重铸汽车产业
合肥从选择赛道的方式上,一直偏重于“换道超车”。早期的合肥汽车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和国内广州、长春、上海、重庆等重点地区相比,差距甚远;同周边的武汉、杭州等相比,汽车产业也差距明显。十几年前,合肥决策者敏锐地发现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2009年,合肥成功申报并开启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作,是首批参与示范推广的13个城市之一,这成为合肥放弃传统汽车制造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起点。2010年,在合肥举办的“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新闻发布会上,依托合肥工业大学组建的合肥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正式挂牌。当时的合肥提出规划,在未来5年,要让太阳能光伏产业、物联网应用、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技术这四大领域成为本地的名优特产。
随着时间的发展,合肥决策者再次发现,新能源汽车成为很多城市优先布局和发展的方向。传统汽车制造产业一线城市,也相继进入赛道,并且利用其整车、品牌、市场、资金的优势,发展迅速。2018年底,合肥包河区与北京中关村合作,共建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2019年《合肥市包河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正式发布,帮助传统汽车产业“换道超车”,推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先行发展;随后《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已然站上风口。
合肥利用自己“人工智能”产业优势,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同人工智能产业相结合,已经积聚了科大讯飞、杭州宏景智驾、合肥四维图新、科大国创、北科天绘、安徽仓擎、安徽域驰、安徽赛宝、中国电科38所、海康威视、华为和百度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资源,围绕车、路、云、网、图五大关键要素,搭建智能网联产业服务平台,融合运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核心技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5G配套改造、大数据平台搭建、场景示范应用等全面部署,打造合肥市5G智能网联示范区。在传统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之外,又增加了一条拥有自身优势的前景赛道。
03
提前布局构建产业生态
布局基础设施,形成市场规模。目前合肥市拥有充电设施企业20余家,其中充电设施运营商7家,主要包括合肥充电公司、国网、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充电桩生产企业10余家,主要包括科大智能、同智机电、易威斯新能源等;换电站生产企业1家,泽清新能源。
合肥市积极推进充电桩建设工作,破解充电设施建设选址难、落地难、场站不便捷等问题,合理布局、优选各类公共停车场等重要交通枢纽、旅游景区停车场、各类市民服务设施停车场、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交通便利、群众使用方便的停车场作为充电设施建设选点,结合城市骨干交通网络、重点区域,建设大功率公共快充场站,切实保障新能源汽车便捷、高效充电,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优越性和公益服务属性,积极推进构建公共快充服务体系。
截至2020年底,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6万辆,日均充电量约24万度,累计建成充电桩4.8万个,车桩比近1.25:1,已接近国内发达城市发展水平(上海车桩比约1.1:1,全国车桩比约3:1)。单论公共领域,合肥市已建成公共充电桩1.62万个,公共类车桩比3.7:1,远高于6.1:1的全国平均水平。合肥在“适度超前”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
布局产业配套,形成产业生态。到2025年,形成布局完整、 结构合理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做大做强零部件产业链,建设零部件产业园。实现动力电池年产能超过120GWh,驱动电机年产能超过120万套,形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培养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合肥正在整合优势资源跨界合作,推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生态建设。推进汽车制造、信息通信、互联网等领域优势资源协同创新,加快无线通信设备、北斗高精度定位装置等硬件研发生产,培育智能算法、高精度地图、信息安全等业态,大力发展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路协同等系统解决方案;推动L3级别自动驾驶整车量产,支持整车企业探索实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推动智能电动汽车由试验场区封闭、半封闭场景到开放交通环境的测试及试验示范。
布局全新赛道,形成持续发展。积聚了安凯汽车、明天氢能、合肥通用院、中盐安徽红四方、安徽创联、阳光电源、安徽华盈、合肥新沪、威尔低碳、合肥昌洁能源、施凯公交天然气等企业,涵盖从基础材料及零部件研发、整车研制和氢能装备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资源。安凯汽车已完成8-12米氢燃料电池公交客车系列化产品开发及公告申报, 并在六安、广州、上海等地小批量示范运营,整车运营情况良好。合肥城市群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良好互动,促进了合肥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大力开展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在氢燃料中重卡、氢燃料客车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开展氢能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平台建设,建成具有特色的燃料电池测试平台、储氢瓶超高压氢循环疲劳试验系统等,支撑燃料电池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鼓励企业开展氢气纯化技术研究。
04
政策支持引导产业未来
2022年7月27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会上阐述了近日出台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了后续的行动计划,包括:高质量产业体系培育行动、创新引领行动、产业升级行动、生态优化行动、开放合作行动等五项行动,提出了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到2023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10%以上、零部件就近配套率达到70%以上的目标。合肥市需要认真贯彻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起到引领作用。
政策要求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支持动力电池及系统、电机及控制系统、燃料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发展,推动“龙头+配套”模式,吸引一批优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上下游企业向安徽转移、集聚;培育至少3家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和至少50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关键配套企业,拥有10个以上行业知名品牌。提出了加快国际化步伐的要求,引进来、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加快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除了以上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政策政策体系之外,还充分发挥各类新能源汽车发展基金和政策专项资金的作用;强化部门区域联动、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等保障措施。比如包括科技局、发改委、经信局、交通局、电力局等单位形成合力,成立专门的新能源汽车部门或负责人员。
小结
合肥之所以被称为“风投之城”,不仅是因为合肥市招商引资的成功,更是因为合肥成功通过“合肥模式”扶植头部企业,以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引入产业,进而打造产业集群。这种模式也被应用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
根据《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产能突破300万辆,培育百亿级企业10家,实现产值和产量跃居全国第一方阵;布局完整、结构合理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动力电池年产能超过300GWh,驱动电机系统年产能超过300万套……合肥,正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体系。
原文标题 : 火石洞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合肥模式”
-
为什么要推出新能源牌照?2023-11-30
-
新能源牌照申请资质条件2023-11-30
-
公安部:12城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2023-11-30
-
成本压力增大 新能源物流车补贴呼声起2023-11-30
-
规范汽车投资行为 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2023-11-30
-
汽车协会和电池联盟联合发布第一批《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2023-11-30
-
河南省出台新能源汽车地补政策 补贴不超中央50%2023-11-30
-
河南新能源汽车补贴变局 新版补贴方案鼓励里程更长、能耗更低车型2023-11-30
-
新能源汽车动力终极方案走向燃料电池 上海坤艾新成果或推动行业飞跃发展2023-11-30
-
研究称2030年美国新能源车占比或达12%2023-11-30
-
新能源汽车频繁起火警示:安全才是重中之重2023-11-30
-
习近平向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致贺信2023-11-30
-
2018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公布2023-11-30
-
新能源车电池安全引人关注2023-11-30
-
平安银行 电动车起火事件频发 工信部:正牵头编写新能源汽车安全指南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