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汽车巨头大动作!宝马拟将部分MINI电动车生产线移至中国 什么信号?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2-10-17 21:00:20
热度:

汽车巨头大动作!宝马拟将部分MINI电动车生产线移至中国 什么信号?  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据《环球时报》援引英国《泰晤士报》消息,宝马集团打算停

  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据《环球时报》援引英国《泰晤士报》消息,宝马集团打算停止在英国牛津工厂生产MINI电动车型,并将该生产线转移到中国。这是继本田2016年关闭英国工厂后,英国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制造业领导者野心遭受的又一次打击。

  为何宝马要将英国牛津工厂的MINI电动车产线转移至中国?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原因是中国电动车产业已经出现“规模效应”。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309万辆,较2016年增长了8.4倍,占全球市场份额突破50%。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向记者表示,宝马MINI电动车的产线转移,体现了我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综合实力。

  此次产线转移,宝马“早有准备”

  据第一财经报道,宝马中国方面表示,牛津工厂将暂停电动车生产,但不会停止生产MINI车型,并明确与长城汽车合作的光束汽车将生产纯电动MINI.不过,对于MINI电动车是否将只在中国生产,宝马中国并未回复。

  据了解,光束汽车是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的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一半。2019年11月29日,光束汽车项目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为51亿元人民币,年标准产能为16万辆,预计拥有约3000名员工。据光束汽车官网介绍,MINI纯电动汽车以及长城汽车旗下新产品均将在此投入生产。

  在2019年11月29日举办的光束汽车项目启动仪式上,宝马集团财务董事彼得博士曾表示:“今天是中德进一步合作,推进高档紧凑型电动车发展的重要一天。光束汽车将使我们进一步提升产能,打造更具吸引力的MINI纯电动汽车。同时,MINI品牌也迈出了电动化战略的关键一步。与长城汽车成立合资企业再次凸显了中国市场对宝马集团的重要意义,以及我们对中国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坚定信心。”

  可以看出,宝马集团对于让光束汽车生产MINI纯电动汽车其实早有准备。

  为何选择中国?内外因双重驱动

  为何宝马MINI纯电动汽车会选择在中国生产?王鹏认为,这是内外因双重驱动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一个知名企业、大型企业的战略决策和业务重大调整都是从企业经营、市场、成本等角度综合考虑。

  “受外部影响,可能俄乌冲突之下,生产成本上升,不利于企业平稳发展。从内因角度来说,它(宝马MINI)把生产线布局到我国,一方面整个运输的成本会下降,另一方面距离市场更近,设计、组装更高效,更有利于企业发展。所以既有区域大环境影响,也有市场影响,更有产业链、供应链和整个战略布局的考虑。” 王鹏说。

  张孝荣表示,中国电动车产业已经出现规模效应。国内电动车市场不受俄乌冲突干扰,产业生态完整,专业配套部门完善,各种原材料在规模经济下出现成本优势,有助于提升车企竞争力,适合长期发展。

  据了解,中国已成为宝马MINI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2021年宝马集团在中国交付了宝马和MINI汽车共计84.62万辆,同比增长8.9%。其中新能源车型在华销量增长尤为迅速,2021年超过4.8万辆,同比增长69.6%,占到了全球总销量的46%以上。

  除此之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也占到了全球的“半壁江山”。2021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309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突破50%。据工信部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而到了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也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471.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已经大幅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产量。

  张孝荣认为,中国是电动车的理想生产基地,也是潜力最大的销售市场。中国正在巩固新能源产业先发优势,塑造电动车时代的全球话语权。

  中国新能源汽车影响力凸显

  王鹏认为,宝马MINI将电动车产线放到中国,具有一定标志性意义,因为宝马是全球头部汽车企业,MINI本身的销量也较高。

  在王鹏眼中,MINI把电动车产线放到中国,不仅表明了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在全球拥有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证明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业链上游包括金属盐、非金属、稀土等资源以及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原材料。产业链中游包括电池、电机、底盘、热管理、车身及附件等核心零部件。下游则是新能源车企等。

  太平洋证券相关研报认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链进一步走向全球是大势所趋。毕竟对终端而言性价比是核心,对比国内外产能成本,很多核心环节中国优质产能的成本都低于海外。国内产业的进化速度也快于海外,中国新技术也到了输出的阶段。

  不过王鹏同时认为,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仍有进步空间。“涉及到智能网联汽车的一些核心自主设施产权,包括核心零部件、算法等等,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未完全做到‘自主可控’,需要持续发力,进一步加强。” 王鹏说。

  中邮证券预计称,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651万辆,同比增长85%,渗透率达24%。东吴证券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1327万辆,2015-2025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4.6%。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