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尹同跃的两个“愧疚感”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海水与火焰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2-10-08 14:16:15
热度:

尹同跃的两个“愧疚感”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海水与火焰尹同跃的两个“愧疚感”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海水与火焰“瑶光2025战略”对于奇瑞汽车而言内容很丰富,而尹同跃的两个“愧疚感”

尹同跃的两个“愧疚感”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海水与火焰

“瑶光2025战略”对于奇瑞汽车而言内容很丰富,而尹同跃的两个“愧疚感”则对于整个汽车产业来说含义更深远。它的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海水与火焰,是中国汽车人用奋斗精神所支撑起的国之支柱的今天和未来。

在诸多发布“2025战略”的车企中,奇瑞汽车的战略发布不是最早的,但可以说是很与众不同的一个。9月16日,我受邀参加了在芜湖奇瑞龙山试验中心举办的“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活动。这一场活动,把“技术奇瑞”的创新实力秀翻了全场。持续三个小时的发布会信息量极大,以至于很多现场发朋友圈的媒体直呼,干货太多,这都够其他擅长推广的公司开三五场发布会了。

奇瑞的“瑶光2025战略”包括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科技、银河生态等四大核心领域,涵盖平台架构、三电、智能驾驶、智云平台、生态伙伴等在内的13大核心技术,构建面向新时代的技术创新链。奇瑞“瑶光实验室”也在大会上启动。同时,汇聚奇瑞尖端黑科技的GENE基因品牌概念车惊艳亮相,原创的前瞻设计和满满的未来科技感,助力奇瑞加速向全球科技公司转型。这场发布会亮点纷呈,把“技术奇瑞”的“理工男”人设秀出了新高度。

关于“两个愧疚感”

三小时发布会的结尾环节,由这个“理工男”之家的家长,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做总结发言。他说:“瑶光2025战略是奇瑞紧扣行业发展脉搏,创新创业的一次勇敢尝试。它是企业‘科技跃迁’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也是奇瑞加速向全球科技公司转型的‘冲锋号’和‘宣言书’,更是奇瑞进阶向上,承载民族品牌向上使命和担当的一次勇敢攀登。”

就在这篇结束语的开场,尹同跃在对嘉宾们表示欢迎之后,先讲了两个“愧疚感”:

第一个是对员工的。他说,今年大家经历了极度煎熬的夏天。我们的生产线一天都没停,员工一天都没休息。我每天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下班的员工拖着疲惫的身躯,很内疚。在恶劣的天气里,我们的员工加班加点战高温,保生产。上个月(指8月)不小心变成了行业第三。

第二个是对行业的。尹总指出,汽车是碳排放很高的行业,我们现在生产的产品还是燃油车为主,我们对地球、对环境是有负罪感的。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提出禁止燃油车的时间表,中国目前还没有。我们已经有了双碳目标,我们也在此呼吁,早日明确禁燃时间表,让企业加速向新能源推进。

我在现场看了发布会全程,到此处的感受是,“瑶光2025战略”对于奇瑞汽车而言内容很丰富,而尹同跃的两个“愧疚感”则对于整个汽车产业来说含义更深远。它的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海水与火焰,是中国汽车人用奋斗精神所支撑起的国之支柱的今天和未来。

沿着这两个“愧疚感”里的两个关键词“加班”和“禁燃”,我发散出两段浅层的感触和思考,与同仁分享,也欢迎拍砖。

关于“加班”与“奋斗者文化”:

愿每个奋斗者不被辜负

第一个愧疚感里的关键词是“加班”。而“加班”的背后,是一个个推崇“奋斗者文化”的中国汽车企业的拼搏努力,是一代代汽车人忘我奋斗的身影。尹同跃所描述的高温下不休息、火热加班保生产的工作场景,在诸多的中国车企中是寻常的画面。

奇瑞汽车的25年,正处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史中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汽车从模仿跟随,发展到拥有自主的研发能力,不断取得创新与突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大潮下,中国汽车品牌从设计、研发、质量、营销、供应链等各领域全面追平了与汽车强国的差距,中国汽车在全球地位悄然发生变化,正在从局部引领,向全面引领大步迈进。

而取得这一切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中国汽车企业的奋斗者精神。尽管“以奋斗者为本”并未在所有企业作为企业文化来进行体系建设,但在中国汽车企业,特别是自主车企里,奋斗者文化无处不在地存在于企业的理念和行为中。

企业界最著名的奋斗者文化,来自华为,来自其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正是华为人的奋斗,创造了华为的商业奇迹。华为甚至以自愿签署“奋斗者协议”的方式,将员工牢牢地绑定在奋斗者的战车上。

在华为官网上,有一段文字体现了华为公司对于奋斗的理解:“唯有艰苦奋斗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与信赖。奋斗体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中,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我们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使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应该建立在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华为对于奋斗者的本质理解和以奋斗者为本的体系制度,共同确保了奋斗者文化在华为的落地生根,直至使奋斗精神成为企业基因。这是一个共筑梦想、共享权力、共担责任、共享利益的机制,也是其奋斗者动力之源。

汽车是竞争激烈的行业,车企几乎无一不倡导奋斗精神,但把它作为有机制保障的企业文化来运行和管理,总体来说目前还距离尚远。除了那些已经实现财富自由,真正由梦想驱动的企业家的奋斗之外,更多的是员工由内生动力和事业驱动的奋斗精神,或绩效压力下的拼搏。

也有部分汽车企业的奋斗者文化还停留在倡导无私奉献的纯精神鼓舞层面,或大战之前唤起斗志的口号层面。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诚然可敬,但推崇无价值回报的长期奋斗并不合情也不合理,“大战100天”之类的“运动式奋斗”可应一时之需,但难以持久。还有一些企业将“奋斗者文化”简单地执行成为“加班文化”,甚至有些组织将畸形的“加班文化”假借奋斗之名变得合理化,重形式而轻实效,这是对“奋斗精神”的误读和滥用。用加班制度约束出来的形式上的被动“奋斗”,不是“奋斗精神”的真正价值所在。

企业倡导的奋斗精神,需要有基于科学的底层逻辑设计出的管理机制的支撑。唯有在制度设计上看重、肯定、激励奋斗者,在分配机制中充分体现价值回报的获得感,才能保证奋斗者成为企业之“本”,使“奋斗者文化”有健康发展的土壤。

中国汽车企业中,明确主张奋斗者文化的,吉利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奋斗者文化位列吉利四大企业文化首位,它的具体诠释是:人人争做吉利奋斗者,坚决不做僵尸粉。吉利奋斗者要以用户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持续创造价值,成为受尊敬的人。吉利的奋斗者要以用户至上,以用户为中心,时刻将用户需求贯穿到全过程,努力发现需求并满足用户,迅速反应,提供超出预期的产品和服务。

奋斗者文化被认为是吉利员工强大且富有凝聚力的内部力量的来源,亦是实现吉利战略目标的根本动力。吉利在考核制度上虽与华为不同,但思路有某种相通性。遵照“高挑战、高绩效、高回报”的原则,明确价值贡献核心准则,通过有效绩效评价机制甄别奋斗者,为其提供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组织的动力和活力。

曾经有媒体采访一位在吉利工作了18年的营销老总,问及是什么原因使他一直坚持在吉利奋斗时,他给了两点答案:一是对企业掌门人的认同,李书福能看到很多人看不见的东西;二是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吉利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

“不辜负每一个奋斗的人”,正是“奋斗者文化”制度设计的精髓所在。

销量持续“开挂”,最新发布的9月份销量突破3万辆,雄踞新势力榜首的广汽埃安,是近年来多家国企混改中目前做得最到位的典范一样的存在。9月6日,公司宣布完成股份制改革,此前埃安已完成骨干员工的股权激励,建立了长效激励机制,以充分激发体制活力,这也是中国国企混改首次大规模实施“上持下”的新模式。

中国汽车品牌正迎来向上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汽车人正在以奋斗者精神在新赛道上加速奔跑。我们希望看到,并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特别是新创企业以及从传统企业中独立运行的新品牌公司,已经或正在从制度上给予奋斗者释放奋斗精神和实现奋斗价值的空间。

若每一个奋斗者不被辜负,则奋斗者必将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关于“禁燃时间表”:

加快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

“禁燃”绝对是当今汽车行业高频词,它是指“禁止生产和销售传统燃油车”。进入“电动化”时代,有关“燃油车停产令”的讨论一直没有断过。近两年来,燃油车退市已不再是理论上的探讨,而进入实质性动作阶段。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头羊企业比亚迪,率先宣布于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成为全球首家官宣企业。长城汽车宣布将于2030年停止销售燃油车,长安和北汽也宣布将于2025年停止销售燃油车。去年底在英国召开的气候大会上,福特、奔驰等多家国际品牌宣布于2040年前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停止生产燃油车。近期,大众、宝马等品牌宣布将于2030年前后停止生产传统燃油车,部分超豪华品牌也推出了更早的2022年到2025年之间实现“禁燃”的时间表。

从政府层面来看,多个主要国家在能源领域加快推进转型,纷纷设定了“禁燃”时间表。新较激进的是挪威,“禁燃”时限是2025年。近期,由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到2035年在欧盟27国禁售燃油车的建议,经过欧盟27个成员国环境部长长达16小时的激烈谈判,6月29日又迈出重要一步:欧盟关于气候变化的立法提案正式被敲定,其中有一条:欧盟将在2035年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这与此前美国加州设定的禁燃时限相同。

中国目前还没有政府层面的禁燃时间表,但今年8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在其印发的《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成为全国首个“禁燃”省份。

长安汽车董事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轮值会长朱华荣,在8月27日举办的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演讲中提出“禁燃”建议。他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原来的技术尝鲜、政策引导迈入了大众普及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初步具备了停售燃油车的基本条件,应将我国停售燃油车提上议事日程。”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业内热议。前文提到的尹同跃9月16日在奇瑞科技日演讲中在“第二个愧疚感”中提及“禁燃”时,属于“再次呼吁”的声援。

毫无疑问,“禁燃”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话题,国家、产业、企业、市场乃至社会层面的相关因素繁杂交织。但两位大佬的意见仍代表了大部分中国汽车企业家的远见与担当,也符合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优异实力表现,也是他们敢于提出推动以上进程的行业性建议的强大底气。

“禁燃”不会是“一刀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先立再破”,而非“未立先破”,亦不等于全面切换纯电动车,而是将采取多种技术路线并举的方式,在合理的时间内,实现平稳过渡。这一点,在朱华荣的发言中也有清晰的表达:“引导企业和全社会有序向新能源转型。”即使是在首开先河的海南,也明确规定了“特殊用途除外”。部分业内外人士,大可不必对“禁燃”的理解走向极端,也没有必要每逢听到“禁燃”就拍案而起。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禁燃”在国内外都是涉及多领域的“一波三折”的重大话题,但各自的痛点和重点并不相同。对于欧美等汽车强国而言,“禁燃”将使其过去百年时间里构建起的强大燃油车技术优势和壁垒不复存在,同样面对“断油”,对曾经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外传统汽车列强的挑战更为严峻。切换到新赛道后,竞争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中国汽车有极佳的机会赢得领头羊地位,这是我们对待“禁燃”话题与发达国家对此思考维度的重大不同,所以在时间表上并不具有横向“对标”的意义。

在前文提到的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全人类的共识,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加快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融合发展,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应一方面对国家的顶层设计给予充分信赖,另一方面紧紧抓住汽车产业变革的发展机遇,持续推进新能源市场发展,加快低碳转型,让汽车行业继续成为国民经济稳增长的积极力量,为双碳目标做出国之支柱产业的贡献。

写在最后

由尹同跃的“两个愧疚感”引发的对“奋斗者文化”与“禁燃时间表”两个话题的思考,还有诸多的延展,虽篇幅所限止步于此,但它们定将是与产业发展相伴的长期话题,如海水与火焰,亦深邃,亦燃情,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中国汽车人的奋斗精神,就像蕴藏在海水中的巨大力量,有风平浪静时的清澈沉着,有波涛汹涌时的巨浪磅礴。而尹同跃、朱华荣所代表的汽车企业家们所展望的产业愿景,则如火焰般热烈,它们所发出的光亮,照向了人类美好出行的未来,值得我们中国汽车人终其一生,为之奋斗。

       原文标题 : 柳燕:尹同跃的两个“愧疚感”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海水与火焰 | 燕过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