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中国—东盟在电动汽车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2-05-12 11:00:19
热度:

中国—东盟在电动汽车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本报记者王丽娟   在中国—东盟能源转型圆桌会的开场环节,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赵昌文、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东盟能源中心

  本报记者王丽娟

  在中国—东盟能源转型圆桌会的开场环节,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赵昌文、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东盟能源中心执行主任乌塔玛分别围绕中国和东盟国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致辞。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赵昌文:

  汽车电动化和绿色交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低排放为动力的电动汽车会为陆路交通提供最大的减碳潜力。

  汽车电动化应该从供需两侧双管齐下。在供给侧,需要越来越多的绿色技术,比如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池、电机和控制系统以及智能网络、自动驾驶等其他相关技术。在需求侧,需要创造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和消费的友好环境。除此之外,还需要从建设兼容的基础设施,比如充电设施等入手。

  多边机制、战略协调和研发合作是电动汽车和绿色交通国际合作成功的三个支柱。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双边和多边机制可以有效推动国际贸易和合作。2022年1月1日生效的RCEP采用了累计规则,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能源效率,从而加强区域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科技和产业的成果将可以更好地造福双方和全球,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能源转型、低碳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要通过区域发展战略协调加速合作与发展。《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强调,要增进地区国家间战略互信和合作共赢。近年来,许多东盟国家制定了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战略和配套政策,这些政策框架为中国企业进入当地市场创造了良好环境。可以预期,中国—东盟国家在电动汽车产业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第三,研发协作能够鼓励技术转移,同时也能够培育自我研发能力。中国在电动汽车的生产、销售和保有方面是全球领跑者之一。如果中国和东盟伙伴能够结合各自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将会有很

  大的机会把绿色交通领域合作最大化。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

  目前,无论是中国还是东盟国家对于交通的需求都日渐旺盛。汽车电动化不仅是各国投资、消费和贸易的支柱,同时也是可持续增长的支柱,能够提升能源安全。此外,汽车电动化还可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中国和东盟国家在电动汽车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投资贸易合作平台,比如建设更多充电基础设施、拉动电动汽车生产的投资、扩充供应链等,在电动汽车行业创造更多价值。

  交通行业电动化是能源基金会关注的领域,能源基金会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尤其是和东盟相关国家加强合作。

  东盟能源中心执行主任乌塔玛(由安迪·塔尔塔代表致辞):

  东盟国家对于能源的消耗量非常大,因此提高汽车能效对实现绿色发展非常重要。像很多新兴经济体一样,东盟国家也在采取措施积极发展,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和实现能源转型。其中,交通领域的汽车技术转型就是非常重要的突破口。在这个领域,一方面要发展电动汽车以进一步实现能源转型,另一方面也要实现技术转型进一步降低电动汽车的价格。

  电动汽车在东南亚处于起步阶段,有非常大的增长潜力。目前,已有一些政策帮助电动汽车相关企业进一步发展。在国家层面,一些东盟国家已经建立了电动汽车发展目标,在2025年、2050年分别有中期和长期的电动汽车发展目标,比如泰国计划在2030年将电动汽车生产量提高到30%。

  总体而言,东盟国家须进一步通过政策和相关能源转型策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所以,东盟成员国在共同合作促进生物燃料发展以及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减少汽车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