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共克时艰 稳住动力电池价格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2-01-20 10:02:35
热度:

共克时艰 稳住动力电池价格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全年国产汽车产销统计信息。2021年,我国共生产汽车2608.2万辆,销售汽车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全年国产汽车产销统计信息。2021年,我国共生产汽车2608.2万辆,销售汽车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一举扭转了三年来产销量下降的颓势。其中更令人惊喜的是,全年生产新能源汽车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销售新能源汽车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全年共出口汽车201.5万辆,同比增长101.1%。中国汽车人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但是,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前,部分原材料大幅涨价将成为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大困难,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遏制甚至逆转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与去年初相比,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主流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平均价格上涨108.9%,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平均上涨182.5%,三元锂电池电解液平均价格上涨146.2%,磷酸铁锂电池电解液平均上涨190.2%。价格上涨的速度和幅度超出全行业预料。

动力电池部分原材料大幅涨价的原因有三条:

一是供需失衡,原材料产量增加的幅度跟不上新能源汽车增长的幅度。

二是部分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我国材料行业缺乏国际定价权。

三是部分原材料生产或涉及化学品管理,或能耗较高,政府审批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此,笔者有三条建议:

第一,共克时艰。产业链上下游要一致协同,共同分担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增加。主要理由有三条:一是此次原材料上涨幅度过大,单靠产业链的某一环节很难消纳全部上涨,必须共同分摊;二是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市场大发展的初期,全产业链都处于成长期,消纳成本上涨的空间都不大。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大部分还没有盈利,处于仅有边际贡献的阶段。中国新能源市场前期是由财政补贴培育而成,市场不接受新能源汽车价格明显高于同等级传统汽车,因此,新能源整车涨价空间极小。如果电池涨价幅度超过新能源整车企业可承受的程度,极有可能出现两年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下降的局面,颠覆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另外,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与材料生产企业也处于急速扩张期,严重依赖资本市场支撑发展,如果由于消纳原材料涨价的成本造成财务状况明显恶化,会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信心,阻断动力电池及材料生产企业发展的势头。三是从世界范围内看,新能源汽车处于高速发展期,原材料生产能力建设速度跟不上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供需错配的状况在一段时间内难以完全改变。是长期困难,不是短期困难。因此,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产业链上下游,必须有共克时艰的思想准备,建立价格联动的机制。

第二,需要建立新能源汽车原材料供应体系的大宗商品管理、协调机制。全社会对此都应予以关注。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的主流,动力电池将成为万亿元级的大产业。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生产的重大波动,会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不稳定因素。因此建议:一是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对动力电池材料市场进行监管,及时抑制非正常波动。与石油、钢铁等大宗商品不同,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不单是由于疫情引起的量化宽松和运输不便,更主要的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形成的供需错配。因此,动力电池材料市场波动的幅度可能大于其他大宗商品,波动的时间也会大于其他大宗商品;二是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要按照大宗商品建立价格协调机制。既需要建立国内期货市场机制,还需要主动参与国际市场价格协调机制。三是加大对于动力电池原材料产业的投入。需要像对新能源汽车一样对动力电池原材料给予支持和关注。也希望有条件的大企业进入动力电池原材料生产行业。

第三,动力电池原材料需要大发展,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是其中部分涉及到化学品生产的材料和能耗较高的材料。化学品生产的管理,涉及到安全和环保,不应该放松。但对于作为动力电池原材料的化学品,因为市场需求很急,可以缩短审批周期;对于用于动力电池的人造石墨、铜箔,似乎不应该视为单纯的高耗能企业。

总而言之,对于这次动力电池原材料上涨问题,全行业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快速普及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主要增长点,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有重要影响。我们必须保障新能源汽车以较快速度平稳增长。除了产业链上下游共克时艰、共渡难关以外,我们还需要努力提高新能源汽车能效、适当设置续驶里程,以便节约资源。还需要有良好的国际贸易关系,以保障动力电池主要材料有稳定的进口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