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亟待规范发展:要有“锂”有利有节,强“池”不必夺“锂”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1-12-06 13:02:25
热度:

锂电池亟待规范发展:要有“锂”有利有节,强“池”不必夺“锂”11月28日,一场“吹哨电池安全——XX锂电池疑似存质量缺陷说明会”让锂电池再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锂电池安全及锂电规范

11月28日,一场“吹哨电池安全——XX锂电池疑似存质量缺陷说明会”让锂电池再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锂电池安全及锂电规范、健康发展再次引起社会广泛热议。

而在10天前的11月18日,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对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在产能扩充、产品性能、工艺技术和企业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业内认识普遍将工信部征求意见稿解读为是对锂电企业盲目扩产的隔空喊话。

电池资源认为,亟待规范发展的锂电池产业要做到有“锂”有利有节,强“池”不必夺“锂”。

1.无“锂”寸步难行

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迎来“暖春”。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8.3万辆,同比增长134.9%,市场渗透率继续维持高位,为16.4%。2021年1-10月累计销售254.2万辆,同比增长175.3%和176.6%,市场渗透率继续提升至12.1%。

1-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07.5GWh,同比累计上升168.1%。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54.1GWh,占总装车量50.3%,同比累计上升100.1%;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53.2GWh,占总装车量49.5%,同比累计上升316.4%。

在产销形势大好的背后,2021年受全球疫情和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车企克服了核心原材料供应紧张等困难,才取得喜人的成绩。而在市场终端,电车资源在今年9月参加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间隙,走访海口经销商时听到最多的声音是“新能源物流车拿不到货,全国都调不到车”。

据介绍,主机厂普遍缺芯片和电池,有限的产能优先供应给核心市场大的经销商。而非主机厂核心市场的经销商、二网等则只好拓展其他品牌,自谋生路。

市场缺什么就做什么。2021年锂电池厂家趁热打铁,纷纷扩产,甚至疯狂扩产,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的涵义。“宁王”“锂王”海外争夺锂矿最为瞩目。

2.过热的锂电扩产

除了宁德时代和赣锋锂业在扩大产能、延伸产业触角,其他电池企业也没闲着。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曾在公开场合透露,公司电池订单已排到明年,当前电池供应缺口达30-50%,供应紧张情况可能持续到2025年。

为增加电池供应量,释放市场需求,宁德时代与亿纬锂能也再次发布扩产计划,将分别斥资150亿元、62亿元投建生产线,加大动力电池、储能产品布局。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在内的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宣布未来5年新增产能累计超2TWh,约为今年装车量的20倍。与前一轮扩产的明显区别是,产能规模从10GWh级迈向100GWh、1000GWh(TWh)级。业内预计,未来5年锂电池产业将“井喷”。

动力电池厂家疯狂扩产,也引起了业内专家学者的担忧和工信部的关注。一是担心厂家盲目扩产带来产能过剩,甚至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二是担心企业将资金全部用来扩产而在技术研发方面捉襟见拙,不能真正做强动力电池产业。

这种担心是有据可循的。据媒体披露,近期,宁德时代公布了“瘦身”的定增方案,募资规模从8月宣布的582亿元下调至450亿元,并取消湖西锂电池扩建项目(二期)补充流动资金。同时,宁德蕉城时代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的投资额也由54亿元缩减至46亿元。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表示,目前电池行业扩产主要靠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过高预期来推动,而一旦政策或技术路线有变,扩产将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尤其是技术、工艺、质量、供应、销路等综合实力不强且无特色的电池企业,一旦风暴来临,下场将很凄惨。”

3.强“池”or夺“锂”

锂作为锂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对锂电企业而言是战略资源,储备足够的锂矿是有必要的。但动力电池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在产能,而在于通过技术突破做强电池。

业内人士提醒,目前我国动力电池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构优化还需时间。在此之前,企业持续扩产或带来新的产能过剩,不利于行业提高整体竞争力。

曹广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锂电池行业还存在低端技术创新不足、前端产业链原材料供应不足、后端产业链电池回收不足等问题。锂电池竞争成败取决于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因此,我国电池企业扩产的同时,也要注重“扩技术”。业内人士也指出,虽然我国锂电池技术已走在国际前列,但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有待提高,同时需加快固态电池、无钴电池等新技术研发。

此外,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动力电池有很多可替代方案,有的已逐渐成熟走向商用。比如氢能源燃料电池,全固态电池等已引起关注和小范围商用。也就是说动力电池的竞争将不再限于锂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注重技术研发,提高锂电产品竞争力才是企业需要长远布局的。

同时,锂电池快速扩产的势头对企业的承压能力提出了新考验。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多数锂电池企业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如欣旺达同比下降88.81%,鹏辉能源同比下降34.69%,国轩高科同比下降59.98%。对此,一些锂电池企业正通过收购、并购或控股等措施,加大与国外锂矿企业的深度合作,以保障原料供应和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如何利用锂电池技术创新,破除新能源物流车里程焦虑?12月25日-26日,由电车资源、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联合主办, 云南供应链协会协办的“2021第五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将共同探讨城配领域面临的重点、热点话题,交流分享在绿色城配领域方面的先进经验,推动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欢迎大家现场聆听专家学者的权威观点。

4.小结

盛极必衰是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锂电产业的发展,也难逃这个规律的支配。

工信部《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是站在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强国发展的高度,结合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从产业全局对锂离子电池行业持续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规范。可谓坚持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动力电池企业离不开“锂”,要在有“锂”的基础上,也应做到“有利”和“有节”。保持适当的节制,把握好度,总归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