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造车逻辑变50%?宝马汽车对未来电动车在如何思考
造车逻辑变50%?宝马汽车对未来电动车在如何思考话题的引子,从BMW iX开始。这几年的BMW,骨子里藏着不少大胆之举。比如,更大尺寸的双肾设计,就在舆论里被讨论了很长的时间。当然
话题的引子,从BMW iX开始。
这几年的BMW,骨子里藏着不少大胆之举。比如,更大尺寸的双肾设计,就在舆论里被讨论了很长的时间。当然了,谁用钱包投票谁说的算,在一系列新设计、新功能应用之后,BMW 4系基本上是到一台卖一台的状态,市场热度极佳。
所以,在它目前的纯电动旗舰SUV BMW iX推出之时,外观上又玩了一次刷新,但从市场现状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在它身上有的不仅仅是关于设计的更新,更多的在于BMW造车理念在发生新的思考。
所以,试驾它的时候,我的兴趣重心就基本全放在了,它身上究竟体藏着多少“BMW未来会如何造车?”的答案。
主线是数字化,答案是时间迭代
试驾时间约为8小时,试驾的路线融合了市区/市区快速路/高速公路/部分山地路段等,直接简明扼要的给试驾BMW iX下个结论,在于3个层面。
1.传统部分-续航/电耗/材质/豪华感,都是目前能接触到的行业高位水准。用料,除了奢华之外,很好的融入了品牌最新的可循环概念,比如皮子的鞣制用的是橄榄叶中萃取的植物鞣制剂、比如车内的众多装饰件用的塑料/织物基本可实现全部回收、再比如填充座椅的皮革为Sensatec人造皮革。也就是说,仅从可回收这一个角度,BMW就要加大成本去对自己的上下游供应链体系提出新的需求,以及对自己的设计/制造提供新需求,因为未来的BMW,是要可循环的。当然,这样做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环保可循环材料的应用之后,车内没有任何味道,9月我第一次见iX的时候如此,11月试驾的时候亦如此。很多已经大定BMW iX的人,就是被这种真正环保的理念,和车内没有异味、对品牌的信心,所吸引的。
111.5kWh是电池容量,是当今电动车市场里的大家伙,在它的装备下,这台整备质量超过2.5吨/4.6秒能完成加速破百/最大功率524马力的电动车,CLTC续航成绩665公里/WLTP续航成绩630公里。
客观的成绩是,在冬季的北京,温度0-10摄氏度之间,开着BMW iX像油车那样该踩就踩/该刹就刹,它在道路上的能耗数字在19kWh/100公里左右,比测试功耗18.5kWh/100公里略高,但比大多数BEV车型更稳定。
该如何理解上述的一系列数字呢,480马力的BMW X4 M,日常使用油耗在12L/100公里左右,破百成绩在4秒左右,65L的油箱能允许它行驶540公里左右(非激烈驾驶状态)。也就是说,即便在EV时代,BMW仍然能让驾驶者有同等的相关体验,谁让它是第五代eDrive呢,毕竟其它车企不曾有10多年前就开始迭代升级的电驱系统。
2.传统部分-关于驾驶。结论是,它骨子里写满了BMW关于FUN TO DRIVE的DNA,却又不绝对像之前开过的任何一台BMW。
因为,首当其冲的一点是,它虽然性能上卓群,初次接触却并不暴躁。尤其是,车窗升起闭合的一刹那,车内的静谧程度应该是目前80-90万价位我摸过的车型里TOP 3。开着一台500马力以上的BMW,传递的声音质感却能来到这样的表现,这种反差也是让老宝马粉没太想到的。
当然,开了音响之后,还有更大的彩蛋,这点进一步放在下面说。
回到正经的关于驾驶的部分,人车合一/指哪儿打哪儿这种话在BMW身上就不用多说了,尤其它还是一台旗舰SUV。如果调不到好开的程度,想来BMW的工程师团队内部都不能允许。
因为是一台BEV车型,由双电机去释放动力/组成四驱系统,在当今这个年代,大家也很熟悉纯电动车型的工作特性,加速直接、无需等待这些亮点在BMW iX身上也有。但细节的打磨上,这台车显然做出了很多和行业的不同。首先,不用担心有不适感,制动力回收可以设置到自适应模式/低档模式,拖拽感基本恰到好处,当然了也可以体验中/高2个档位,拉扯感会比较明显;其次,是尽管动力数据很炸/全力踩下之后也能5秒内破百,但整体的感受是线性的,并不会有“内脏被甩出身体”的那种上头感,这很考验技术团队的调校逻辑/时间;再次,是一台纯电动车型上,BMW工程师很有意思的保留了传统燃油BMW换挡时的那种等待节奏,这很BMW很不同,但我对厂家的建议是,给用户更多的选择权,可以选全平顺or宝马Style。
3.聊聊不太传统的,体验部分。在传统汽车的试驾体验环节上,干了10多年汽车媒体的我,理论上在近200公里/8个小时的时间里是足以搞清楚这辆车“哪儿好哪儿不好”的,但在智能汽车时代里,这事儿办不成。因为车本身会进化升级,因为车不再是一个只与乘客交互的工具,它的边际太广,想摸清楚大概怎么回事,1个月的时间也未必足够。尤其,这还是一台Shy Tech(隐藏科技)的BMW。
车头硕大的双肾进气格栅,即包含着摄像头,还包含着一个检测距离300米的大面积雷达,而行业里目前中长距激光雷达的相应数据在170米左右。这并非唯一的隐藏点,还有表面的聚氨酯涂层,防止划伤或高速行驶的石子磕碰,可进行自修复,如果温度够高的话,修复速度以X小时计算。
5G+千兆以太网,实际的效果是,车辆有了很强的数据传输处理能力。不讨论具体的技术细节,只说相应的体验效果,单车的智能驾驶在BMW Drive Assitant本就属于行业高位的前提下,感知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开启辅助驾驶之后,车辆会保持好的车距/均匀加速减速,甚至是通过感知相应的限速对车速进行好的调整,老司机的范儿。
以及,宝华韦健(B&W)专门为BMW iX打造的钻石专属音响系统,由于材料刚性需要,两个扬声器使用了钻石类原料。之所以称为4D,因为除了传统的3D之外,人的身体对声音也会有所感知,如前后头枕/座椅靠背震动等,这在汽车界又是首创。
而当打开车机时,鉴于内部的功能体现太多,市面所有常用的音/视频娱乐功能、地图功能它都一应俱全,我们不进行特别多的展开,否则文章的字数要直奔1万了。
所以,BMW的造车逻辑,变在了哪?
就我个人而言,对于大品牌的旗舰产品永远充满兴趣,之所以充满兴趣不只是因为旗舰产品很好、很棒,而是在于,它身上能体现出这个品牌接下来思考大概是什么。
标题里所写的,造车逻辑变化50%,其实说是增量50%更为准确。
从对BMW iX的多次体验来看,尤其是验证过驾驶/电耗/智能生态等,能很清晰的发现,它没变的维度在于,此前的豪华品牌传承全部延续,包括做工/制造理念/驾驶质感等,并不因为是驱动能源形式发生变化而让人感觉突兀。
甚至,很多角度来看,BMW把对传统技术的创新埋得太深,需要深度体验之后才能对其有所差距。比如,车尾的这条棱线就很有讲究。理论上,这条棱线不必出现,但因为会有更好的气动效果,最终它在量产车型上诞生。一切细节的积累,最后让这台车长接近5米、车宽接近2米的大家伙,在风阻系数上仅仅是0.25Cd。
细节/积累/豪华车该是什么,这几个维度的思考没变,都在潜在升华。换言之,在智能电动车时代的BMW,它依然是高标准/高等级和可信赖的
至于变了的,也并非是浅层的减少按键数量/增加大屏尺寸/更强的辅助驾驶能力那么简单。
也就通过对BMW iX的体验,其实我们还能发现它的进化较之传统的BMW,有3个比较明确的新主线:
1.场景能力的思考。这是如今很多新势力企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因为车辆成为了新的移动交互终端,所以需要拥有更多跳脱于传统的新场景诞生。BMW iX的场景是,它不仅仅可以作为一台好开的BMW,也可以是智能的,而且还是“移动会客厅”。就企业自身对于“移动会客厅”场景的定义,我认为是到位的,坐在前排/后排,从视野/声音/温度/质感/气味等多种感官都是一致,都能把自己的身体在座椅上展开放松,会客感很强。其实在这个方面BMW还是埋着彩蛋的,它把座椅的整体横向长度进一步拉伸,再结合人机工程学的考量,再配合整车的驾驶感受/智能交互,在传统体验上搞出了新的玩法。
而既然有了相应的新思维,接下来可以预期的是,它能把这种场景创新也赋予进化能力,比如不同温度/地区/不同的会客模式,声光效果的进一步匹配,就很好实现。
2.数字化能力的思考。
我们在当下的时代里看惯了新企业的新表述,算力、TOPS、点运算、GPU等,这些在传统巨头身上,很少提及。但,很少提及并不意味着不强。5G+千兆以太网这种传输等级,对于一家浸淫了制造业100余年的车企来说,是预埋能力,而和预埋能力之间进行匹配的,则是它的可执行能力。
这,不是传统的算力堆积,是软件+硬件+OS的相关打通。至于BMW多会愿意公布自己的相关算力,那是后话。不过从iDrive 8.0这次的搭载,再加之它在2020年就已经开始对全球的70余万辆车型进行FOTA等,这已经进入了广义OS能力(即对软件/硬件/计算的一系列整体打通)。而目前在我国市场里,实际上拥有广义OS能力的企业并不算多。
3.可循环的思考。
可以说,可循环这个点,才是BMW接下来的精髓所在。欧洲车企在近几年间公布的新计划中,均在提及可回收/循环的相应理念,我国在近几年的电动车快速发展之中“电池回收”“材料回收”“稀有金属回收”等话题的讨论频次也在不断提升。
而在BMW身上,这些其实已经落地。官方给出的数据是,整车回收率超过80%,而随着接下来的发展,BMW的全系列新车型大概率能实现和当年BMW i3(回收率90%以上)的效果,甚至更高。
浅层上看,这只是一个思维逻辑的转换,但从实现难度和深层效果上,称之为改变传统格局也不为过。因为,从喷涂、铸造、鞣制、成形等,包括电池电芯/电池包等一系列关键元素,它都要改变传统上下游供应链的材料/工艺等,而对于BMW而言,有了可循环能力,则意味着它会从根本上完成对成本的创新,有智慧赋能的相关创新。
最浅显的优势就是,它能在面对“资源”时,有更自如的调整能力,保持自己一直以来的活力。
这3个造车思维的新改变,想来才是其与行业之中大多数企业的不同和再次创新,以增量50%来判定,并不为过。
写在最后
汽车拥有智能化之后,最有趣的一点就是,对于BMW这种履约能力极强的优质车企来说,你知道它的车辆在进化之后会较之其他产品的刷新体验更优秀,所以对此产生期待。
所以整篇文章的收尾,并不会是总结上文的核心,而是对未来的推演。
关于BMW造车理念发展的话题,接下来的验证时间点在2022年3月左右,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升级推送。而那时,才是给出初步答案的时刻。
作者丨黄强
-
常州纯电动汽车:重大利好 高速电动出行2023-11-30
-
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汽车孰好孰坏2023-11-30
-
十三五充电补贴奖励:50辆燃料车才抵1辆纯电动2023-11-30
-
江苏出台补贴政策 纯电动客车最高补15万元2023-11-30
-
今年将引进换购纯电动汽车1230台2023-11-30
-
日媒:中日有望统一纯电动车快速充电标准2023-11-30
-
2018年纯电动汽车强势来袭 你准备好了么2023-11-30
-
纯电动重卡(不含换电)畅销车型大集结2021-12-06
-
一汽解放牵头起草电动中重型卡车共享换电标准;中联重科现场发布展出纯电动混凝土泵车、混合动力混凝土泵车、纯电动宽体矿卡;特斯拉2021-12-01
-
纯电动汽车“主动碰撞”后起火,碰撞测试这关怎么过的?2021-11-16
-
哪吒汽车据传考虑港股IPO,能否助其技术更上一台阶?2021-11-16
-
阿尔法·罗密欧将发布首款纯电动车,其技术如何?2021-11-09
-
纯电动货车 奔驰Sustaineer概念车官图2021-11-08
-
40辆比亚迪纯电动渣土车交付广州用户2021-11-08
-
新能源轻卡海南区域销量第一 福田智蓝发布新款纯电动冷藏车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