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汪洋:解读《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1-11-22 20:09:59
热度: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汪洋:解读《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推进综合运输服务发展和提质增效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与根本目的。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新时代综合运输服务

推进综合运输服务发展和提质增效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与根本目的。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新时代综合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近日,交通运输部制定印发了《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未来一段时期综合运输服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推进路径进行了全面部署。

一、综合运输服务“十三五”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十三五”时期,我国综合运输服务快速发展,服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0年,完成全社会营业性客运量96.7亿人、营业性货运量464.4亿吨。旅客出行服务更加便捷舒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AAA级及以上的区县比例超过94%,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公共交通位居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排名前列。运输结构不断优化,铁路货物发送量、水路货运量显著增长,“十三五”期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23.8%。技术装备加快创新升级,高速铁路、重载铁路技术日渐成熟,营运车辆自动紧急制动、智能视频监控报警快速推广,新能源营运车辆保有量是“十三五”初期的8倍,C919大型客机成功试飞。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运输服务与旅游加速融合,基本实现4A级及以上景区旅游客运线路全覆盖。运输服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电子客票加快普及,75家网约车平台公司数据接入监管服务平台。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系统、互联网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系统等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

二、准确把握综合运输服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国际国内新形势对综合运输服务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运输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一步促进运输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一步推动运输服务绿色低碳发展;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推动运输服务安全稳定发展;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推动运输服务改革创新。

总体来看,“十四五”期,综合运输服务的发展方式要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组织模式更加注重一体融合,发展动力更加注重创新驱动,产业形态更加注重新老业态融合,服务产品更加注重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三、科学谋划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目标

《规划》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总目标,加快建设便捷顺畅、经济高效、开放共享、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运输服务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

《规划》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一体融合、开放合作,深化改革、优化环境,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安全发展、绿色低碳的基本原则,提出到2025年,“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加快构建,多层次、高品质的旅客出行服务系统和全链条、一体化的货运物流服务系统基本建立,运输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著提升,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奋力开启综合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推进综合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需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统筹谋划、开拓创新,着力构建“五个系统”、打造“五个体系”:

(一)构建协同融合的综合运输一体化服务系统。围绕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目标,建设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推广“出行即服务”理念,加快旅客联程运输发展,创新“一站式”出行服务,加快城市群都市圈运输一体化发展,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功能融合、标准协同、运营规范、服务高效,不断提升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发展水平。以提升多式联运发展水平为突破口,加快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二)构建快速便捷的城乡客运服务系统。构筑以高铁、航空为主体的大容量、高效率的城际快速客运服务,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打造以全链条快速化为导向的城乡客运便捷运输服务网。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持续巩固拓展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成果,推广集约化农村客运发展模式,全面提升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加快运游融合发展,鼓励道路客运站拓展旅游集散服务功能,创新定制化运游服务,鼓励运游融合新业态发展。

(三)构建舒适顺畅的城市出行服务系统。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能力,加快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打造高效衔接、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公众选择绿色低碳交通方式。推进出租汽车行业转型升级,规范汽车租赁和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健康发展,推动交通出行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强化交通需求管理,加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提高适老化服务水平,让城市交通更顺畅、群众出行体验更舒适。

(四)构建集约高效的货运与物流服务系统。推动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货运车型、船型标准化,加快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创新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配送模式,完善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培育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推动专业化物流创新发展,加快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强化冷藏保温车管理,完善冷链货物分类管理、电子运单、温度监测等制度。发展铁路重载直达、铁路快运等方式,提高内河水运竞争力,持续提升航空物流安检和通关效率,深入实施邮政、快递“进厂”“进村”工程。

(五)构建安全畅通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系统。面向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和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求,加快完善海运全球服务网络,积极开辟中欧班列境外新径路,大力发展中转集结班列,提升航空货运服务能力,壮大航空货运机队规模,提高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水平,打通中欧公路直达运输通道,拓展国际寄递服务网络,着力形成功能完备、立体互联、陆海空统筹的运输网络,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安全高效发展。

(六)打造清洁低碳的绿色运输服务体系。以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为引领,以深度降碳为目标,统筹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研究运输服务领域低碳转型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绿色出行行动,开展绿色出行“续航工程”,深入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创建,积极发展清洁化运输装备,加快高排放营运车辆更新淘汰,持续推进邮件快件包装绿色化和轻量化发展,促进运输服务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构建绿色运输发展体系。

(七)打造数字智能的智慧运输服务体系。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运输服务领域的应用,推进数据资源赋能运输服务发展。加快提升客运出行信息化服务水平,推动城市交通智能化发展,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推动智能匹配、智能跟踪、智能调度。加快互联网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系统建设应用,推动道路运输政务服务高频事项“跨省通办”,进一步畅通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投诉举报渠道,不断提升数字监管服务水平。

(八)打造保障有力的安全应急服务体系。落实运输生产安全责任体系,健全安全监管体系,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推进营运车辆驾驶员职业化教育进程,提升车辆主动安全性能,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大力推进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应用,全面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提升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质量,建立以学员评价为主的服务质量监督评价机制。加快完善国家应急运输保障体系,支撑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

(九)打造统一开放的运输服务市场体系。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建立“事前管标准、主体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严惩戒”的全链条信用治理模式,积极推进港口法、道路运输条例、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及配套规章的制修订,完善综合运输服务标准体系,不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运输服务市场体系。

(十)打造精良专业的从业人员保障体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构建与新时期行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培养与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基层运管机构改革,实施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提升行动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管理干部队伍和素质优良的劳动者大军。推进从业人员职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开展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持续推进“司机之家”建设,持续开展“关爱卡车司机”等专项行动,切实维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荣誉感。

五、加快形成《规划》落地实施的强大合力

在《规划》贯彻实施过程中,需要广泛凝聚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运输业户、行业协会、媒体等的合力。一是加强规划组织实施,持续深化综合运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多部门综合协调机制,探索区域客运一体化、联合监管执法、重点时段运输保障等全链条协同体制机制创新。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推动综合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多式联运发展、运输场站土地综合开发等支持政策,引导带动更多社会投资参与运输服务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深入开展运输技术与运输装备基础研究、联合攻关和示范应用,支持运输服务领域重点科研平台建设,培育领军人才。四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出租汽车、道路货运等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工会组织和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加强文化建设,传递行业正能量。

作者: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