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克服疫情影响顺利开展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1-07-19 13:01:35
热度: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克服疫情影响顺利开展受疫情影响延期一个多月的2021(第25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汽车博览会暨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博览会,在做好各项防护措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于7月17

受疫情影响延期一个多月的2021(第25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汽车博览会暨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博览会,在做好各项防护措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于7月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顺利开幕。

全力做好车展疫情防控工作

一个大型车展动辄数十万人参观,人流高度集中,也是最容易传播病毒的场所。

在深圳市商务局、卫健委、应急局、公安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粤港澳大湾区车展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保障与会人员的安全健康,力争办一届安全、高效、祥和的国际车展。所有与会人员进入展馆,必须实名认证、体温检测、核查国务院行程码。在展馆内,专业人员定期消毒、安全巡视,人流疏导,现场还配备了一次性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

车展组委会严格按照中央、省市防疫防控要求,为广大观众、消费者、参展商和合作伙伴创造安心无忧逛展环境。车展开幕当天,展馆内无论参展人员、新闻媒体还是观众,都带着口罩,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本届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盛况依旧

车展开幕首日,适逢周末,展馆内人头攒动,人气很旺。本届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为期9天,总规模超过13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全球近百个汽车品牌的1000多辆新车参展。并有一批新车型在展会期间进行首发上市。各汽车品牌厂商在展会期间举行发布会近50场。

作为本届车展的主要创新和特色亮点,首届“PiLab先行科技日:未来出行创新工场”特别活动,以“先行前瞻、探索未来”为主题,对未来汽车和出行的前沿科技及解决方案进行全方位展示,涵盖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及解决方案、ICT融合应用、未来创新交通或出行方式等领域。

7月17日至18日,展会连续举办关于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的专业宣讲会,呈现当前智能汽车、5G通信、先进智能传感器、低速无人车和机器人、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算法等高科技领域与汽车产业加速融合、跨界创新的前沿科技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车展开幕当天,一汽-大众奥迪以“聚势启新 创领未来”为主题,携旗下37款车型重磅亮相。发布会现场,一汽-大众奥迪宣布第700万辆正式交付,成为中国当前第一且唯一达到这一里程碑的豪华车品牌。同时,全新奥迪SQ5也在车展现场正式上市。

在车展当天上市和发布预售价的还有首次搭载“鲲鹏动力”的奇瑞新款瑞虎8、名爵MG6 XPOWER、 全新雷克萨斯NX、小鹏P5等。一汽丰田在展会现场举办了亚洲狮和荣放双擎E+两款全新车型深圳区域上市发布活动。

经过多年培育,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已成为众多汽车品牌展示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的战略平台,以及促进汽车消费的重要渠道,影响力越来越大。粤港澳大湾区汽车消费市场广阔
在经济全球化和海外疫情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创新能力最突出的区域。殷实的经济条件为汽车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富有创新探索精神的高消费力人口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撑。政府的高效治理,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快速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汽车产业和市场加速“新四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基础设施前提和突出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不到两年,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先后落成、开工,“一小时都市圈”的建设如火如荼。不远的将来,湾区“9+2”城市群之间有望实现互联互通,最终形成全新格局。

背靠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和经济体量超10万亿元的广阔市场腹地,辐射7000万+人口,植根创新引擎、“双范”城市深圳,作为中国年度三大车展之一,2021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在更名升级的第二年提出了“先行预见星辰大海”的主题口号,在联接汽车品牌和消费者、指引中国汽车消费前沿风向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致力于打破汽车与科技、当下与未来之间的边界隔阂,激活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为未来汽车和智慧出行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形成科技引领和产业协同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及其广阔的市场腹地,为汽车消费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市场空间,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应运而生。车展在培育汽车文明、促进汽车消费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中外汽车品牌格外青睐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的原因之一。

2021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由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工业总会、深圳市汽车经销商商会主办,深圳市联合车展管理有限公司承办。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予以支持。

据了解,明年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将移师落成不久位于深圳宝安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届时,参展环境更加现代化和智能化。(完)(本文同步刊发至中国汽车趋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