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2035年,我国公共领域用车将全面实现电动化!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1-05-27 15:03:34
热度:

2035年,我国公共领域用车将全面实现电动化!电车汇消息:目前,工信部根据《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正在大力推动公共领域用车全面实现电动化的目标。根据相关规划,到2035年

电车汇消息:目前,工信部根据《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正在大力推动公共领域用车全面实现电动化的目标。根据相关规划,到2035年,我国公共领域用车将全面实现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

为此,工信部准备在公交车、城市物流车,环卫清扫车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电气化。主管部门还将启动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的申报,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奖补支持政策,以公共领域电动化有效带动私人消费。

公共领域电动化首先受益的就是新能源客车企业。据电车汇统计,2020年新能源客车TOP10集团中,宇通销售1.5万辆,市占率26.2%,同比微降,但体量远超其他车企,龙头地位不变;二线头部企业市占率增长:金龙、中车、比亚迪得益于多地子公司增长,市占率增长明显;安凯、申沃凭借属地市场实现增长;与之对应的是,中通、福田、广通等受到挑战,市占率出现不同幅度下滑。

而在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客车TOP10集团中,除宇通、金龙、福田销量下滑外,其他厂商均实现同比增长,中通、比亚迪、中车市占率增长明显,依然保持“一超多强”的市场格局;以比亚迪、银隆为首的“投资换市场”厂商表现较好,广汽比亚迪、天津比亚迪以及珠海广通、南京广通销量增长明显。

实际上,对于公共领域投资的必要性,主管部门领导看得十分清楚。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副处长马春生在 2020 中国汽车论坛上做主题发言时就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外部竞争日益加剧、市场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对带动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汽车产业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春生强调,电动化之后车与能源网的应用,可能会更加方便;除了充电以后还可以馈电、储能以及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互动,为整个产业发展会延伸出非常多的能力。对于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智能化,电动化为自动驾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从新能源汽车整个发展内在逻辑上来说,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简言之,通过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的电动化,带动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

国家信息中心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汽车产能利用率自2018年开始走低,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产能利用率降至76.8%的低点,比2018年同期下降3.8%,汽车产能利用率此前一直高于整体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而目前下降到与之持平。相比于产能利用率的正常值区间79%~83%,76.8%意味着我国汽车产能利用率已经跌破“全线”,整体产能处于过剩状态。

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过剩问题更为严重,目前全国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总量接近2000万辆,是《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设定的2020年全国新能源车产销200万辆目标的10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目标是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40%,参照2020年汽车2531万辆的销量,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到十年后依旧过剩。

在这样的条件下,公共领域的车辆需求只能充当排头兵的角色,让公共领域先全面实现电动化的目标,优先消化新能源汽车产能。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需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力争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此之前,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而汽车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是有着艰巨任务的。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已经转向了电动化的方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进一步确认了汽车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面向2035年发展的六大目标,第一条就是:汽车产业碳排放于2028年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

文章摘自 电车汇 20210526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