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为何华为汽车概念股集体暴跌?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1-05-25 16:08:17
热度:

为何华为汽车概念股集体暴跌?北京时间5月24日,华为再次针对市场关于造车、投资车企等消息进行了声明,在声明中,华为重申了迄今为止,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

北京时间5月24日,华为再次针对市场关于造车、投资车企等消息进行了声明,在声明中,华为重申了迄今为止,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并且强调“以后,凡是议论上说华为造车或者参股汽车制造业,均为谣言,勿轻信”。

受到这个消息的影响,A股华为汽车整车概念股(包括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汽车、广汽集团等)集体暴跌,北汽蓝谷和长安汽车跌停,小康股份跌幅超过6%,广汽集团跌幅超过4%,四家公司单日市值蒸发大约300亿人民币。

由于华为的声明用词表明的态度非常鲜明,没有给二级市场资本有继续炒作华为汽车概念股的空间和余地了。或许,这是四五月份以来最为火爆的A股华为汽车概念股,到了要阶段性偃旗息鼓的时候了。

从4月1日开始,华为就针对上海车展开展了一波的宣传,也彻底带火了A股汽车概念股,随着华为一则用词鲜明的声明,对于二级市场的普通投资人而言,华为汽车的机会还有吗?

01

疯狂的华为汽车概念股

华为汽车概念股(整车领域)是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其中,小康股份今年股价涨幅超过500%,北汽蓝谷自4月1日以来,涨幅一度超过150%。

即便是今天跌停了,小康股份的市值约为700亿、北汽蓝谷市值为728亿,相比这两家公司的实际销售业绩,其单车市值也到了非常惊人的情况,在2020年,蔚来小鹏和理想的单车市值甚至高达150万美元,也就是说,卖出一台车,对应的资本市场的市值是150万美元。

这样疯狂的资本市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不应该大惊小怪了。但是,华为发出了最强的声明,对最近火爆的华为汽车概念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空。

回头看华为汽车概念股今天的表现,业绩更优的长安汽车是因为短期涨幅过高,五月份涨幅一度超过50%,而北汽蓝谷因为业绩差最近两个月涨幅超过100%。广汽集团跌幅最少,是因为涨得也最少。

奇怪的是,小康股份今年涨幅是华为汽车概念股中最高的,涨幅一度超过500%,但是,虽然跌幅一度超过9%,为何今天不跌停呢?因为小康股份旗下的新能源品牌赛力斯SF5车型,是华为智选首款汽车产品,目前预定量超过1万,而华为计划在2022年汽车销量超过30万。

当然了,2022年华为汽车目标销量30万辆,并不是都是赛力斯的车型,而是还会有其他品牌的车型,有媒体报道称,将入选华为智选的汽车品牌,还会有北汽新能源、比亚迪、奔驰等品牌,除了北汽新能源的品牌比较合理外,毕竟北汽新能源旗下的极狐是首个打上华为“HI”标的汽车品牌。

至于比亚迪和奔驰,可能性并不大,因为这两个品牌都有着自己完整成熟的4S店体系,但是,比亚迪和奔驰合资的品牌腾势是有可能的。腾势这个品牌现在几乎没有声音了,虽然是比亚迪和奔驰合资,但是,基本都是比亚迪的技术,也没有奔驰的标,这样就很难被消费者认可了。

回头看看华为智选的选品,只有没有建立独立完善的销售体系的品牌,才可能会选择和华为合作,但华为10%的销售额分成也是很高,比传统经销商7-8%的分成是要高的。这对于要合作的车企而言,合作也是很别扭的,毕竟,车企本身的毛利是否能够支撑。

02

怎么寻找华为汽车的机会?

对于普通的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来说,应该如何把握华为汽车在二级市场的机会呢?这可能要参考一下特斯拉。特斯拉概念股,对中国的投资人来说,除了投资特斯拉这个标的外,还有就是特斯拉的中国产业链。

会有看整车标的,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在近期,小康股份可能因为赛力斯SF5会有一定的业绩体现,北汽蓝谷也可能有业绩体现,但是,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的业绩体现需要较长时间了。甚至,华为和广汽合作的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要到2024年才量产。

那么,就要看看华为汽车产业链的机会。有券商列出了一些华为汽车概念股,大概有20个左右的供应商角色,虽然华为定位为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但是,华为也是需要合作伙伴的。虽然华为汽车业务的上量,那么,合作伙伴的业绩有可能会兑现。

华为汽车供应商应该是有机会的,但是,并不可能所有的供应商都有机会,这就需要非常强的选股能力和耐久力。至于类似小康股份、北汽蓝谷,现在再进场或许就是高位接盘侠了。

例如,在4月底,有消息称华为正在洽谈收购小康股份旗下的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控制权,但4月29日,小康股份否认了这一传闻。在5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华为可能入股北汽极狐,而长安汽车旗下和华为、宁德时代合作的新品牌,也被传会获得华为投资。这些传闻,无一例外都反应到股价上。

对于二级市场而言,华为汽车概念应该还会有大机会的,关键还是在于选股。前提是排除消息面的影响,挖掘实实在在的业绩股。

最后,华为的声明来得是比较晚了,背后的原因也不得而知。但华为的声明,还是非常鲜明的表明的态度。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手机等领域曾经是食言的,汽车业务会食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