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新势力已崛起 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未来可期!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1-01-24 14:03:52
热度:

新势力已崛起 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未来可期!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64GWh,较2019年增长了2.9%。尽管增幅较小,但如果考虑到2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64GWh,较2019年增长了2.9%。尽管增幅较小,但如果考虑到2020年年初疫情影响,仍可以看出2020年下半年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明显回暖并保持较高增长。

从配套车型来看,2020年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装机量约为48.02GWh,较2019年增长了13.8%;新能源客车装机量为11.98GWh,较2019年下降了17.8%;新能源专用车为4.01GWh,较2019年下降了25.8%。

相较2019年,2020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客车、专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一升两降”的背后,反映出随着动力电池技术不断成熟、成本持续下降,新能源乘用车真正成为市场驱动的主力,政策逐渐回归到引导、监管、规范和支持的角色。

另外,从新能源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的产量也可以看出这种变化。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9.64万辆(合格证数据),较2019年增长了10.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量较2019年增长了14.5%,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则分别下滑了24.1%和10.6%。

从市场占比来看,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比高达90.28%;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市场占比分别为4.67%和5.05%。后两者市场占比已不足10%,新能源乘用车的增长势头则非常强劲。

01

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比亚迪领跑

回顾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几款明星车型在中国市场可谓春风得意。宏光MINI EV、Model 3、比亚迪王朝系列、荣威系列、欧拉猫系列、广汽Aion系列抢尽了风头。得益于上述热销车型的带动,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特斯拉(上海)、上汽集团、长城汽车5家企业分列2020年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产量第1-5名。

数据显示,2020年乘用车市场产销量排名变化还是蛮大的。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排名前5的企业分别为比亚迪、北汽、上汽集团、江淮汽车和上汽通用五菱。但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凭借宏光MINI EV低端车轻松在下半年实现逆袭,而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量产,也直接让其排名稳居第3(上半年曾一直处在第1位置),另外,其对比亚迪的冲击和威胁也显而易见。

值得一提的是,广汽乘用车和一汽大众在2020年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广汽乘用车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54553辆,较2019年增长了48.6%;一汽大众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38069辆,较2019年增长212.9%。

上述车企乘用车相关车型产量的飙升,也带动了相关配套电池企业装机量的猛增。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上汽通用五菱相关车型的配套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瑞浦能源、力神电池、星恒电源、鹏辉能源等多家电池供应商;特斯拉(上海)电池供应商主要为LG新能源和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则主要靠比亚迪控股旗下的弗迪电池;广汽乘用车搭载的动力电池则主要来自中航锂电等客户。

受益于热销车型产量的快速增长,宁德时代、弗迪电池、LG新能源、中航锂电、国轩高科分别位列2020年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第1-5名。

此外,瑞浦能源、星恒电源凭借供货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2020年在乘用车市场装机量也明显大增;塔菲尔2020年在乘用车市场装机量也增长了83.3%;蜂巢能源2020年在乘用车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也达到472.85MWh,产品主要供应长城汽车。

02

造车新势力产量增幅较大

在乘用车领域还有一个现象颇为值得关注。造车新势力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影响力开始逐渐显现。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仅这5家造车新势力,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就超过15万辆,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比已达13.1%,已经是乘用车市场非常强劲的一支力量。

同时,新势力在车型、智能化设计、新技术应用方面也敢于尝鲜,多数造车新势力拥有互联网基因,在车型设计上大胆使用自动驾驶、智能化软件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受到关注也相对较高。2020年造车新势力的整体产量增幅远高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整体增幅水平,且更远高于多数乘用车车企。

值得注意的是,造车新势力的快速崛起,对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从目前配套电池企业来看,目前蔚来汽车的电池由宁德时代独供,理想汽车供应商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已进入公告目录),小鹏汽车主要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威马汽车、合众新能源电池供应商相对较为分散。

事实上,目前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都在打造类似于造车新势力的独立品牌,迎合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大潮,并与国内外车企竞争。如上汽集团联手阿里巴巴、宁德时代推出智己汽车,广汽将广汽Aion 独立出来。预计,打着新品牌、新技术的电动化车企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竞争,而这也将利好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因而,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更为可期。

撰稿丨数据有锂

来源丨电池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