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国外网约车掀起电动化浪潮 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正在提速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0-09-17 18:07:21
热度:

国外网约车掀起电动化浪潮 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正在提速当中国网约车激战正酣之时,国外也掀起了一股浪潮。近日,在中国消声已久的Uber宣布一项重要计划:到2040年,平台所有车要换成

当中国网约车激战正酣之时,国外也掀起了一股浪潮。

近日,在中国消声已久的Uber宣布一项重要计划:到2040年,平台所有车要换成电动车。为此,Uber将拿出8亿美金的补贴,用于司机租赁或购买Uber汽车合作伙伴的产品。

Uber公布电动化时间表,意义非同一般。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出行平台,截止到今年2月,Uber司机注册量已经达到500万,即使只有十分之一换成新能源,也有50万的体量。

例如,本次Uber还透露,将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与通用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展开合作,在2030年之前把该区域车辆全部过渡到新能源。如果真的执行,这意味着,无论是对合作车企,还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都有较大影响。

而且还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Uber的单独行动。全球范围内,不少网约出行平台在尝试推广电动车。并且这些平台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跨国车企的身影。

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疫情的意外冲击,加速了巨头们电动化进程。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市场,网约车成为了逐鹿的沙场。随着网约车电动化提高,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局势将越来越白热化。

全球网约车掀起电动化浪潮

据了解,早在2018年国内网约车刚刚兴起之时,Uber就推出“电动汽车冠军计划”,该计划拟推出司机接单奖励,给使用混动或者纯电汽车的司机每单1美元的额外奖金。不过,因为前两年全球汽车市场形势并不是特别严峻,因此该项目并没有很多实质性进展。

这一次,Uber“老调重弹”不仅提高了司机接单奖励(每单1.5美元),还明确提出了电动化时间表,并拿出8亿美金的购车补贴,可以看到其发展新能源的决心和诚意。

一定程度上,网约车电动化是行业共识,只不过是早和晚的问题。疫情的突然袭击,加速了电动化进程。

“未来的出行取决于对电力的使用,而后新冠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那就是加速全球范围内对电动车的使用。”在OlaElectric Mobility的创始人兼董事长Bhavish Aggarwal看来,本次疫情就是促进网约车电动化的良机。

一直以来,习惯学习和借鉴中国发展模式的印度,也很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虽然自身汽车产业并不雄厚,但是印度政府还是在2013年发布了《印度电动汽车发展规划2020》,力争2020年将电动汽车的销量增至七百万台。在2017年发布的交通转型规划中,提出到2030年电动汽车在印度私人乘用车领域销量占比达到40%、在集体采购乘用车领域占比达到100%的目标。

作为印度共享租车独角兽,Ola肩负电动车推广任务,因此制定了2022年提供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不过鉴于国民经济水平和出行习惯,Ola决定从三轮电动车开始突破,宣布未来一年内推出1万辆电动三轮车,作为电动化计划的一部分。

为了实现电动计划,Ola还特别成立了专注于商用电动汽车提供充电解决方案的子公司Ola Electric。因为看好印度电动化潜力,该公司获得包括软银在内,诸多国际著名资本的投资,已经成为印度出行领域的新晋独角兽。

不只是Uber和Ola,其他国外网约车巨头也开始尝试使用电动车。

在东南亚,最大的打车租车服务供应商Grab也在尝试使用电动汽车。据了解,目前在新加坡,Grab已经推广超过200台电动汽车;在2019年12月,Grab与印尼政府达成合作,将在雅加达地区推出电动汽车及电动自行车试点。

而在北美,Uber最大的竞争对手Lyft也制定了电动化时间表,承诺到2030年将百分之百使用电动车。

网约电动化背后 跨国车企的野心

单单从中国市场来看,2019年网约车用户规模已经突破4亿人次,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放眼全球,如果将所有网约车规模加起来,足以撼动新能源乃至整个汽车市场格局。

近几年来,全球汽车市场疲软,各国车企一直在寻求破解之道,体量巨大的网约车自然成为进攻的重点。事实上,各大车企巨头一直在低调布局。

在北美,曾经一度断血休克的通用,自然明白网约车的重要性。早在2017年,就将旗下的汽车租赁服务Maven Gig扩展到洛杉矶、波士顿、凤凰城、华盛顿等地,想为Uber、Lyft和Instacart提供租车服务。

本次Uber油换电,率先展开合作的就是通用以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在日韩车系,现代两度投资Grab,其中一笔高达2.5亿美元,希望借此加大对东南亚市场的投资力度,在电动化上赶超对手。据了解,Grab在新加坡投放的电动车就是现代的。

汽车老大哥丰田布局更广。在本国,和软银联手,共同出资成立MONET公司,与日本17个地方团体合作,推广网约车服务。在中国投资了滴滴,二者与广汽丰田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在共享出行方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丰田先后投资了Grab、Uber、滴滴等网约车巨头,投资总额达到数十亿美元。

在欧洲市场,目前形成了“一对多”的市场格局。早在2011年,宝马就与全球领先的汽车租赁公司Sixt合资成立了高档汽车共享服务品牌DriveNow;2017年与上汽旗下分时租赁品牌EVCARD合作运营,在成都投发纯电版i3,进军中国市场。

为了与Uber抗衡,守护欧洲市场,2019年宝马放下成见与“宿敌”戴姆勒斥资10亿欧元打造mytaxi(现改名Free Now)。

不过遗憾的是,虽然两位大佬重金打造了网约车出行平台,但是因为自己量产的电动车型不多,可提供的选项有限,此前mytaxi在采购电动车时,毅然选择了特斯拉,场面一度有点尴尬。

网约电动化加速全球新能源竞争

毫无疑问,网约电动化的发展,将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进展,或者说,网约电动化只是一盏红绿灯,在传递一个信号:停在路口的新能源汽车要加速向前行驶了。

借鉴中国产业的发展经验,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网约车不仅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在市场教育以及数据积累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前几年市场的飞速发展,一定程度上离不开网约车的助力。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也要加速了,这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可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方面,中国市场起步较早,并且这几年一直保持市场中心地位,出现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全球汽车产业话语权明显更强。

但是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实力不容小觑,自从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以来,国内电动汽车销量榜一度被屠;自从欧美启动新能源汽车补贴之后,上半年全球销量冠军瞬间易手,宁德时代被日韩电池拉下神坛。

在网约车电动化上,目前中国企业的优势还保留国内,除了比亚迪等少数企业,大部分品牌目前还没有走出国门。

可是要警惕的是,不只是走出去,国内市场也面临全球竞争的压力。此前国内网约车由国内品牌主导的前提是,之前国内市场还在温室里,外国汽车势力也没有真正发力网约车。随着市场保护机制放开,跨国车企的发力,国内网约车市场也将面临全球市场竞争格局。